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说,一部近代中医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中医学,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中华民族一起,在近代经历了一段沉重的发展史。

比如说下面我要讲的这张配伍,就是一例。

这就是高良姜和香附子的配伍。

我记得前些年,我遇上一个男性患者,年36岁。什么毛病呢?胃疼。

他说啊,前一天,他因为工作和几个客户吃饭,喝了不少凉啤酒。回到家以后,觉得胃疼、胃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以为睡一觉就会好。但谁承想,此人晚上疼了一夜,几乎没怎么睡觉。

他来找我,问我该怎么办。

我看他的舌脉,发现舌淡苔白,脉象弦,就问他,这个情况是否经常出现?

他说,胃疼这个事儿,的确经常出现,但以往是很快好转,这回却疼了一夜。

我说,你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看是不是有慢性胃炎。这一次,你先用高良姜和香附子各10克,用沸水反复冲泡代茶饮。这样能很快帮你改善症状。如果你觉得麻烦,可以直接找含有这两味药的成药来服用。

此人听完,点点头。

结果,此人用高良姜和香附子泡水,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此人胃痛、胃胀症状消失。

这个小医案,我说完了。它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内涵。

首先说,这个人的问题啊,属于寒凝气滞。寒凝气滞所致的胃痛,在慢性胃炎患者里头不少见。

这个人,发病前一晚贪凉,再加上舌脉之象,不难判断是寒邪克犯脾胃。他在胃痛的同时兼有胃胀,说明此人有气滞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得用中药来暖胃寒,行气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什么方法呢?高良姜和香附子是不错的选择。其中的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它性味辛热,入脾经,善于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其中的香附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它性味辛甘、苦平,入肝经和三焦经,善于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和安胎。两味药配合,高良姜偏于散脾胃之寒,香附偏于行气。因此,它们对寒凝气滞的胃痛,有不错的调治效果。

读者朋友,下面的话,我希望你能认真聆听。

这个配伍啊,化自《良方集腋》。这部书的作者,叫做谢元庆。它收录的是当时的民间验方。高良姜配香附子,在这部书里头叫做良附丸,原方还要加入一点生姜汁和盐。

这部书刊载于什么时候呢?是1841年到1842年。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鸦片战争,在这时候开始。我们中华民族的国运,在这个时候开始急转直下。老百姓的生活日益困苦,几乎到了民不聊生、饥寒交迫之境。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百姓中患胃痛,证属寒凝气滞的,数不胜数。

可能正因如此,高良姜配香附子这个配伍,从出现那天起,就一直被人重视着,不断应用着。而它,也的确有良效,帮助无数人缓解和改善了病痛。可以说,在应对寒凝气滞胃痛面前,这配伍,是一马当先、任劳任怨的。

一个国家遭受困难,它的人民也受饥寒之苦。在这个时候,高良姜配香附子,挺身而出,帮助穷苦百姓渡过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这两味药的配伍,和中华民族的国运,和中国老百姓的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那时起到现在,180年过去了。它就这样默默护佑我们中国人将近二百年的时间。现代中医临床,在治疗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或者女性痛经的时候,常常用到它。

所以我说,它是值得钦佩和敬仰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和牢记的。

即便说现在,治疗胃痛的西药数不胜数。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该忘记它的贡献,相反,还要对它多一些了解。

高良姜和香附子的配伍,主要应对的是寒凝气滞,患者主要表现是脉弦,苔薄白,胃痛,胃胀,畏寒喜暖。它的辩证相对不难,我们大家要着意理解。如果辩证准确,它对于胃痛的治疗,可谓效如桴鼓。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请记住,中医学是有温度、有情怀、有历史的。感受中医学,可以感受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