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把战友送的军号、一只亲手绣了字的行军挎包、一口补了又补的搪瓷杯、一个警卫员才有的红袖章……这是一名74岁退伍老兵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军营物件。

老兵名叫朱信华,

是当年首长身边能文能武的警卫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信华爱吹军号,“牙不好,漏风了,”他乐呵地说,“年纪大了,吹得不好,但就是喜欢吹。”朱信华说,这把战友送的军号,他吹了30多年,军号响起,就仿佛回到了从前。

 跨越半个世纪的军营老物件!镇海74岁退伍老兵带你追忆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跨越半个世纪的军营老物件!镇海74岁退伍老兵带你追忆峥嵘岁月…

千里挑一的警卫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当兵名额有限,一个单位只有一个人可以去,都抢着去,当兵很光荣。”1968年,已经参加工作6年的朱信华放弃每月30元的工资待遇,一腔热血参军入伍。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通过层层选拔,成了一名警卫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武部体检合格后,第一级是被警卫员挑去了,之后再挑通信员、报务员,最后剩下的当普通步兵。”当时警卫员选拔可谓千里挑一,不仅要求形象好,还要业务能力突出,政审更是十分严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警卫员,朱信华负责照顾首长生活,以及保护首长安全,但第一次外出执行任务,就让他心惊胆寒。“我们跟首长一起出去,首长要是回不来,警卫员就不用回来了。”当时朱信华临时接到陪同首长去海岛的任务,到达舟山一岛屿时已是深夜,全岛上下因没有电漆黑一片,一群人在行走都很困难的情况下,还要防备情。“新兵胆子小,反倒是首长‘保护’我。”当时的情境,让朱信华心里不是滋味,也更坚定了自己苦练本领的决心。

朱信华说,警卫员的身份丰富了他的眼界和胆识,也让他在军营得到更好的锻炼和磨砺。如今,每当他路过曾经服役过的宁波军分区,都会停下脚步张望,感怀当年时光。

收藏满满的军旅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信华喜欢收藏,从满墙的毛主席像章到抽屉里的随军物品……一件一件,满是回忆。一口进军营时发的搪瓷杯,他补了又补;藏了多年的白毛巾没有一丝泛黄;一罐子空弹壳是他每年打靶时攒下的;还有这只绣有“为人民服务”的军用挎包,上面的字迹依然鲜亮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只军用挎包,他十分珍爱。“我心还是比较细的,包方凳上摆好,绷直,复写纸摆好,然后针拿来一针上、一针下绣,日子绣了蛮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信华还有个特别的收藏,那就是党章。“我七零年入的党,之后凡是开会,开七大、八大、九大……我全部保留着,有十多本了。”党章收于家更藏于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时刻牢记、深入践行。在部队期间,朱信华曾连续被南京军区政治部评为“五好战士”;退伍后到地方工作,也多次被评为厂里劳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岁参军,朱信华说自己赶上了应征入伍的最后年限,正因如此,他珍惜自己奉献给部队的最美年华。看着国家日益强盛,年逾古稀的朱信华说是自己赶上了好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想想,自己为国家尽了三年的义务,也非常自豪光荣。一定要去尽义务,大家都不去当兵,都在家里享福,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藏了多年的军号又一次被吹响,号声依旧激昂嘹亮、触人心弦,就如朱信华从未动摇和改变的初心,久久回响。

来源:“镇红先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