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富有“神秘感”的帝王,直到今天,在他身上还有这许多尚未破解的历史“谜团”,而这其中,影响最大、争论也最为激烈的,便是所谓的“雍正继位之谜”。

那么雍正到底是继承的皇位,还是篡夺的皇位,他是不是康熙最为心仪的继承人,而的继位是不是康熙的本意,这里为大家进行了一个的梳理和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同时也是康熙朝的第一任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在康熙“智擒鳌拜”的过程中,赫舍里氏家族的索尼、索额图等人皆立有大功,再加上这一时期的赫舍里氏很好的处理了后宫的关系,并且给予了康熙皇帝以重要的安慰与支持,所以这就使得康熙对于整个家族充满了感恩,同时也与赫舍里氏皇后本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康熙十三年(1674年),赫舍里氏皇后在生下胤礽两个时辰之后不幸去世,康熙皇帝伤心不已,并且在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的时候,便将当时只有13个月的胤礽册封为皇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让胤礽成为自己合格的接班人,康熙皇帝可谓是耗尽了其半生的心血。

一方面,康熙皇帝在生活上给予了胤礽无微不至的照顾。

除了安排自己当时非常宠爱的荣妃马佳氏抚养胤礽外,康熙也时常亲自照顾胤礽,特别是在胤礽得天花的时候,康熙放下所有的政务十二天之久,只为胤礽能够顺利康复。

另一方面,康熙对于胤礽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

康熙先后为胤礽安排了四位老师,即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这四人不仅是当世之鸿儒,学识卓越、才能出众,更是皆以清廉著称,由此可见康熙对于胤礽学业的看重。

不仅如此,康熙更是将胤礽经常带在身边,对其进行施政的演示与指导,随后,还在其亲征噶尔丹期间,委以其监国的重任,让其进行独自处理政务的实操。

“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

可以说,康熙皇帝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百年之后,由胤礽继承皇位来做着安排和准备,然而胤礽回报给康熙的却是无尽的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胤礽在面见在生病的康熙皇帝的时,全然没有伤心之意,甚至还表现出了兴高采烈的神情,随即遭到了康熙的训斥。

而在这之后,胤礽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逐渐展现。一来,胤礽的生活极度奢靡、铺张浪费严重;二来,胤礽本人极度贪婪,甚至利用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公然索贿;三来,胤礽对于朝臣和兄弟们的态度是非常的傲慢,并且常常越权行事,挑战皇权。

起初康熙皇帝将所有的原因归结为胤礽这是受到了与之关系非常密切的索额图,也就是胤礽的叔姥爷的影响,随即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下令将索额图圈禁,进而将其活活饿死。康熙本想借助惩治索额图给胤礽以提醒,可谁知胤礽却以一种近乎于报复的心态,其表现也愈发的荒诞与恶劣,使得其与康熙之间的矛盾越越来越深。

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时候,康熙与胤礽的矛盾彻底爆发,康熙也在热河秋闱期间以雷霆之势,当即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一废皇太子”让其他皇子看到了争位的希望,纷纷参与到夺嫡斗争之中,于是为了稳定朝局,维系皇权统治的根基,再加上此时的康熙已然对于胤礽抱有极大的希望以及他自己内心对于这半生心血付出的不甘,康熙随即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时候复立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可谁想,康熙此举,非但没有缓和皇子之间的矛盾,更为关键的是,胤礽本人也是完全没有任何悔改之意,甚至还就此开始了“缘结朋党”。

最终,伴随着“托合齐会饮案”的勘破,太子胤礽一系列不堪入目的罪行也就此被公之于众,康熙也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皇太子胤礽复立以后,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断非可托付祖宗弘业之人,故予拘执看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从康熙的本意来说,他是非常希望让胤礽继承皇位的,这其中除了有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尊重与贯彻外,还有他与赫舍里氏皇后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更是康熙不忍自己为培养胤礽所耗费的半生心血毁于一旦。但胤礽终究是“烂泥扶不上墙”,为了王朝江山,康熙也只得最终将胤礽放弃。

在胤礽遭到废黜并被圈禁在咸安宫的时候,他的儿子弘晳却依然得到了康熙皇帝极大的宠爱,并将其抚养在宫中,而这也更加说明了康熙对于胤礽不同于其他皇子的感情。

由此可见,如果要说谁是康熙最希望继承皇位的皇子的话,从情感上来说,胤礽绝对的康熙的唯一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不少人开玩笑的说,康熙是一次性将清朝能当皇帝的人都给生完了,所以才导致后来清朝中后期开始国家因为缺乏强而有力的领导,进而不断走向衰落,直至最终灭亡。

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是不可否认是,康熙的皇子们确实能力非常的出众,堪称“清朝之最”,而之所以如此,除了这些康熙皇子们本身的天资外,康熙皇帝培养也与之密不可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来说说三阿哥胤祉,他可以说是所有康熙皇子中发展最为全面的。

康熙除了安排其编修《古今图书集成》外,还让胤祉参与编修集律吕、历法、算法三者合为一体的《律历渊源》。

不仅如此,康熙还主动的亲自承担起教授胤礽基础数学和几何的知识,之后又安排了意大利传教士德格里传授其律吕的知识,这也使得胤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并用。与此同时,在康熙亲征噶尔丹以及后来的出巡期间,也还安排了胤祉参与协助署理国政事务,并且还曾经在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之时,命统领镶红旗出征,让其亲赴战场进行锻炼。

所以,胤祉无论是文学、艺术、科学、军事以及施政能力均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并且可以说是样样精通,绝对是特别是学识和骑射,是所有康熙皇子中最为出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说说十四阿哥胤禵。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康熙封胤禵为“大将军王”,统领大军平叛,并且还特别降旨向蒙古王公交代:

“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

这是康熙皇帝对于胤禵的极大信任,而胤禵也没有让康熙失望,率兵平叛成功,不仅成功收复了整个西藏地区,之后更是常年驻守西北,拱卫着清朝的边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康熙对于胤礽的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和对待其他皇子上,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对于胤礽,康熙是带在自己的身边,手把手的教授如何成为一代帝王,教授的是治国理政和王朝治理。

可对于其他皇子,康熙无疑是在为胤礽寻找帮手。

比如刚说到的胤祉,他的生母就是抚养胤礽长大的荣妃马佳氏,两人自幼关系亲密,所以康熙培养胤祉实际上就是给胤礽培养最为重要的帮手。

之于有些人说,康熙让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实际上就是让其积累军功,从而提升声望好安排其继位,而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看法。实际上,除了胤禵外,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等,都曾有过带兵打仗、独当一面的经历,并且也都立有卓越的战功,而这也说明康熙对于他们的定位就是“军事型人才”。

而这也无疑说明了胤礽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是其他皇子所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在临终前并不是没有任何传位给雍正的征兆,其中安排雍正代其前往天坛祭天,无疑就是最为有力的暗示。

古代帝王自称为“天子”,意思就是“上天的儿子”,所以祭天无疑是帝王们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即便是不是自己亲自前往,那么必然会安排自己最为器重的皇子前往,而这个人也最有可能、也最应该是皇位的继承人。在此之前,胤礽在尚未被废黜皇太子之位的的时候,曾就代表康熙前往天坛祭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就在康熙去世前三天,康熙亲自召见并安排雍正代他去天坛祭天。而在此之前祭天、祭祖、祭奠明陵等一系列祭祀活动,不是康熙本人前往,就是安排太子胤礽前往,可见,这才是非常明显的传位的暗示信号,就好比雍正登基后,也是一直安排弘历带他去进行祭祀活动一样。

所以,安排雍正代其祭天,也成为康熙有意将皇位传给雍正的最好的证据所在,并且不仅如此,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就在康熙临终之前,曾一天内连续召见三回雍正,而这无疑也是在做着最后的交代和安排。

“皇四子胤禛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许多人认为康熙想要安排继承皇位的十四阿哥胤禵,他曾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的时候回京复命,可康熙只让他做了短暂的停留后并重新安排他回到西北。

此时距离康熙去世仅有一年的时间,康熙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如果真的是想让十四阿哥胤禵继承大统,必然会将其留在身边,让其处于“随时待命继位”的状态。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直接将其“赶走”,这样的行为无疑也说明了康熙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清太宗实录》记载: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戊子,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十三日甲午丑刻,上疾大渐,命趋召皇四子于南郊斋所。寅刻,召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郡王胤祐、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子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裪、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闻召驰至,巳刻,趋进寝宫,是日戌刻,上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也恰恰引发了雍正到底是“遵诏继位”、“矫诏篡位”还是“无诏夺位”的争论。
一方面,雍正在康熙去世时并不在场,而隆科多却在康熙去世后随即关闭九门,并在在京城实施戒严长达七天,于是在第二天雍正赶到畅春园的这十多个小时里,两人究竟密谋了什么,做了什么,此后的几天中有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这些确实是不得而知的。

另一方面,康熙的诏书并不是在康熙去世后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宣读,并且是先宣读了满文部分,之后再宣读的汉文部分,这也使得整个雍正登基的过程变得扑朔迷离。

而也正是因为这些谜团,造就了清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谜案”,即“雍正登基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纵观康熙皇帝的一生,他心中最为心仪的接班人必然是曾经的太子胤礽,为此康熙不惜耗费半生心血进行了培养,只不过“不争气”的胤礽辜负了康熙的一片苦心,而康熙为了王朝命运也只得将他两度废黜。

至于其他皇子,康熙并没有太过于明显的进行区别对待,都进行了悉心培养。而康熙临终前安排雍正代其前往祭天,无疑成为其有意安排雍正继位的最好体现。只不过雍正在其继位的过程中“疑点”重重,加之在其登基之后又对其他政敌兄弟以及年羹尧、隆科多等人过于残忍,进而也因此遭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而这最终也使得“雍正登基之谜”流传至今,依然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