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17》拿下了金球BP与最佳导演,影迷们就在苦等引进,本来是奥斯卡后趁着热度上映,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拖就是半年。

DVD画质资源早就有了,看了15分钟后,我删掉了文件,直觉告诉我《1917》是应该在电影院看的作品,多高清的资源都糟践了。

它终于来了,它配着粉红色的樱花款款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儿跟夕阳老师约了个下午场IMAX,全程我俩都在讨论(影院里也没人),卧槽刚才哪儿爆了.....此处应该有个剪辑点.....这个那个场景是怎么调度的?执行力太强悍了!导演牛逼!!

看完我心服口服的走出影院,很庆幸憋着没看资源,在家和在影院,《1917》完全是两部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是个年份,此时欧洲大陆上打成一锅粥,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后半场收尾阶段。

一战刚爆发时,人们此前享受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所有参战国都没想到战事会如此惨烈,此时正值新旧时代交替,战场上既能看到坦克大炮也能看到骑兵,各国真正见识到了现代武器的杀伤力。

在1916年著名的“索姆河战役”中,双方断断续续打了5个月,共伤亡130多万人,曾有过一天死6万人的记录,基本相当于排着队枪毙。

所以一战又被称作史上最恐怖的绞肉机,表现一战的电影不算太多,导演萨姆门德斯拍完007后一直没找到心仪的剧本,此时他想起参加过一战的祖父,就亲自上阵,创作出《1917》的故事。

一战最典型的作战形式是堑壕战,就是下图这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数百公里土地上,双方士兵手持步枪蹲在潮湿的战壕里,每天忍受着炮弹甚至毒气攻击,老鼠、虱子、跳蚤无处不在,当时重机枪已经普及,只要堑壕僵持局面形成,就进退两难。

这种消耗阵地战是对人类心理的极大摧残,还时不时爆发传染病,简直人间炼狱。

故事就发生这样的恐怖战壕里,布雷克与斯科菲尔德(以下简称小斯)是两个普通的英国士兵,想着战争结束了要回家过安定小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上级命令布雷克挑一位战友,你们一起去指挥部,将军在里面,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实是大事,将军说德国人刚刚出人意料大撤退,空出一大片战场,二营的麦肯锡上校觉得这是追击的大好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总部通过空中侦查,发现这是诱敌之计,德国人在后面设置了大规模埋伏,一旦追击就会掉入陷阱。

更要命的是,所有通讯线路都被切断,如果明天总攻前不制止,上千名战士就得跳了火坑。

布雷克与小斯的任务就是赶到离此9英里(大约16公里)的二营驻扎地,拿着将军的信阻止麦肯锡上校的进攻。

这就是整部电影的主轴剧情,简单说就是一战版的“鸡毛信”。

为什么会找到他俩呢?因为布雷克的哥哥就在二营服役,有这层血缘关系,那就不止是个普通任务,布雷克会更拼命。(将军有点小腹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斯比较郁闷,难道就因为我跟布雷克关系好就.....算了,军令如山,拼一拼了。

领命后,二人穿过崎岖的战壕出发,此时观众会意识到镜头一直没有断,《1917》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所谓的“一镜到底”,比较复杂,一会儿咱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公里说起来虽然不算长,但路途中充满未知的风险,当镜头从战壕上第一次拉起,看到的是无数弹坑与铁丝网,除了蚊虫没有任何活物,马与士兵的尸体正在污泥里腐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上第一个情节点出现在德国人撤退后留下的地堡,由于僵持时间太长,战壕内部被全部掏空,安上床铺,俨然是个地下宿舍,小斯机警的发现有地雷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没想到,此时跑出一只老鼠,碰到了引线,我靠这里吓死了,IMAX厅音效极为逼真,就像脑后爆了个手雷,小斯被埋在砖头里,幸亏布雷克不离不弃,二人才逃出地堡,这场戏的光效把握的太精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演门德斯与摄影师迪金斯用整整九个月时间,营造了影史最具真实感的一战现场,钱也确实花到位了(成本一亿美金)。

从地堡出来,沙地上到处是德国人撤退后留下的炮弹壳子,和子弹壳一模一样,从这个角度看,就像是两个人缩小了,荒诞感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从影院出来后目瞪口呆,我发了条微博吹彩虹屁,几位同学留言说拍的挺牛,但故事没什么新意。

此话不假,现实主义战争片在情节上已经搞不出来太大花样了,无非就是战争惨烈最后落到反战和平可贵,《1917》的主线就是要完成一个任务,甚至没什么剧透的必要。

然而在单线故事里,门德斯尽力追求曲折性,比如一开始小斯的手受伤,后来还摸到腐烂尸体,我还以为这是个死亡信号,没想到领盒饭的并不是他。

死亡让两人的心态转变了,等于来了次视角转换,小斯之前处于纯帮朋友的位置,后来他获得成长,除了国家使命外又加了一层友谊使命,那场推车的戏巧妙而充分的宣泄了他的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我对故事是基本满意的,结尾鼻子还小酸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门德斯的拍摄手法。

首先是“一镜到底”。

自从希区柯克上世纪四十年代用“一个镜头”拍了《夺魂索》后,这种形式每隔几年就会出来一下,《鸟人》还拿了奥斯卡BP。

但《1917》的“一镜到底”无疑难度更大,我想门德斯选用这种“偏执”方式,并不完全为了炫技,而是为了营造主视角战场氛围,每个观众仿佛进入一个超高清互动游戏,感受了两个小时的一战。

当然,绝大部分所谓的一镜到底,都是“伪”的,导演会千方百计的寻找“剪辑点”以求瞒住观众,真一镜俩小时拍下来除非是封闭空间(或者你完全不追求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那个必要。

《1917》里唯一肉眼可见的剪辑点是小斯中弹后两眼一黑,睁开眼已经是夜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就是隐形剪辑点,要把两组镜头无缝连接起来,一般来说是两个办法。

一是黑场,上一段最后一帧与下一段第一帧都是黑的,就自然连上了。比如二人走出地堡时,镜头故意照在士兵的背包上,营造了一个“黑场”,导演偷偷剪了一刀。(希区柯克大多就是用这种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就是动态模糊或者遮挡物,镜头只要一模糊,就容易动手脚,比如下面这个镜头,你看到剪辑点在哪儿了么?(这里肯定后期还处理了一下,显得很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天有同学说《1917》应该上高帧数,就不会有眩晕感了,确实,电影刚开头十分钟得适应一下,我想导演之所以不用高帧,也有隐藏剪辑点的考虑,如果画面太过顺畅,就不太好“作弊”了。

上面两种办法都有个前提:尽量规避人物,但《1917》打破了规范,在小斯被德国兵追击跳河那里,竟然有个剪辑点!你能看出来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还跟夕阳讨论,这个镜头是怎么连上的,摄像机必须自由落体到水里,太难了。

回来一查,原来实际拍摄是酱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后半段的落水,是CG造的假人,因为是动态,模糊度较高,不太容易穿帮。

这不是单纯炫技,此镜头如果不连上,正反一切的话,氛围就出不来。

还有一些非常隐蔽的点,比如小斯上军车一场,车厢已坐满,绝不可能是摄像机直接跟上去,就算用斯坦尼康也办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剪辑点,长镜头操作本身也非常难,小斯过断桥那里用了一个超大摇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对细节的追求,最触动我的是布雷克受伤一节,刚被捅时脸上还有血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头往旁边一甩,回来脸上就因失血一片煞白,连这点都考虑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如此牛叉的制作能力,门德斯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观。

小斯在废墟城镇的那段奔跑简直惊掉我的下巴,照明与镜头的配合天衣无缝,再加上磅礴的BGM,营造了类似于歌剧的错觉,太太太牛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大冲锋是几百人无数次排练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7》是一次好莱坞超强工业能力的检阅,电影里其实没出现什么太炫目的东西,但细细一琢磨,全是硬功夫。

有些创意可能咱国内的电影人也想得到,但没有多年积累的深厚专业能力支撑,想到也没戏,落不了地。

行了,我也不多BB了,总之一句话:《1917》是一部专属于大银幕的电影,买票优先级依次是:IMAX大于杜比大于普通2D。

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