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有人相信卢龙节度使刘仁恭能够击败契丹铁骑,一镇之力压制契丹部落,于是我随手翻了一点资料,推翻这个错误的观点,以下是参考资料:《辽史》、《旧五代史》、《旧唐书》、《资治通鉴》......

(1)刘仁恭击败契丹战绩

“北荒寒早,至秋,草先枯死,近塞差暖,霜降,草犹未尽衰,故契丹南下,并塞放牧。焚其野草,则马无所食而饥死”。

“刘仁恭穷师逾摘星山讨之,岁燎塞下草,使不得留牧,马多死。契丹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仁恭许之。复败约入寇,刘守光戍平州,契丹以万骑入,守光伪与和,帐饮具于野,伏发,禽其大将。群胡恸,愿纳马五千以赎,不许。钦德输重赂求之,乃与盟,十年不敢近边”。

以上是所有刘仁恭取胜契丹的史书记载。

(2)契丹击败刘仁恭战绩

公元902年,耶律阿保机出兵40万击败唐朝节度使,攻陷九郡,俘获牲口9.5万,战马无数。

公元903年,契丹铁骑南下攻打唐朝节度使刘仁恭,杀得唐军一溃千里,攻陷略地蓟北(河北)。

公元904年,契丹讨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全歼数万唐军,活抓唐朝大将赵霸。

公元905年,耶律阿保机讨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作垂死挣扎,强征15岁少年参军,契丹全歼数万青年军,攻陷数州,焚毁城镇。

公元906年,契丹铁骑讨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全歼数万唐军,横尸千余里,燕云十六州百姓大逃亡。契丹铁骑在边境上的军事行动,甚至震动了后梁,梁王朱温派人渡海奉上书币、衣带、珍宝前来和契丹交好。

公元909年,刘守光篡位卢龙节度使,号称30万大军(“燕有精兵三十万”),兄长刘守文向契丹借兵讨伐其弟,4万契丹铁骑立即挥师南下,在鸡苏(津蓟)大破卢龙节度使刘守光,杀得卢龙军一溃千里。

公元911年,耶律剌葛领兵攻陷平州(河北),屠杀数万卢龙军。

辽史:“明年秋七月,以兵四十万伐河东代北,攻下九郡,获生口九万五千,驼马牛羊不可胜纪。九月,城龙化州于潢河之南,始建开教寺。明年春,伐女直,下之,获其户三百。九月,复攻下河东怀远等军。冬十月,引军略至蓟北,俘获以还。先是,德祖俘奚七千户,徙饶乐之清河。至是创为奚迭剌部,分十三县。遂拜太祖于越、总知军国事。明年岁甲子,三月,广龙化州之东城。九月,讨黑车子室韦,唐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发兵数万,遣养子赵霸来拒。霸至武州,太祖谍知之,伏劲兵桃山下。遣室韦人牟里诈称其酋长所遣,约霸兵会平原。既至,四面伏发,擒霸,歼其众,乘胜大破室韦。明年七月,复讨黑车子室韦。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遣通事康令德乞盟。冬十月,太祖以骑兵七万会克用于云州,宴酣,克用借兵以报刘仁恭木瓜涧之役,太祖许之。易袍马,约为兄弟。及进兵击仁恭,拔数州,尽徙其民以归。明年二月,复击刘仁恭。还,袭山北奚,破之。汴州朱全忠遣人浮海奉书币、衣带、珍玩来聘。十一月,遣偏师讨奚、霫诸部及东北女直之未附者,悉破降之。十二月,痕德堇可汗殂,群臣奉遗命请立太祖。曷鲁等劝进,太祖三让,从之”。

“三月,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为弟守光所攻,遣人来乞兵讨之。命皇弟舍利素、夷离堇萧敌鲁以兵会守文于北淖口。进至横海军近淀,一鼓破之,守光溃去”。

“二月戊午,亲征刘守光。三月,至自幽州。夏四月,梁郢王友珪弑父自立。秋七月丙午,亲征术不姑,降之,俘获以数万计,命弟剌葛分兵攻平州。八月壬辰,上次恩德山。皇子李胡生。冬十月戊寅,剌葛破平州,还,复与迭剌、寅底石、安端等反”。

以上是所有契丹击败刘仁恭的史书记载。

(3)旧五代史

“仁恭师徒屡丧,乃酷法尽发部内男子十五已上、七十已下,各自备兵粮以从军,闾里为之一空。部内男子无贵践,并黥其面,文曰“定霸都”,士人黥其臂,文曰一心事主”。

“城中大饥,人相篡啖,析骸而爨,丸土而食,转死骨立者十之六七”。

从公元906年起,20万卢龙军就全部覆没了,刘仁恭需要征发十五岁的青年上战场,并且在士兵脸上纹身刻字,避免士卒出现逃跑的情况。战争更是打到人肉相食的地步,阵亡十分之六七的惨烈程度,燕云十六州百姓大逃亡。

“天祐四年(907),契丹人大举进犯云中郡,后唐武皇派遣使者与契丹人议和,因而在云中东城与契丹王阿保机会面,大摆宴席,请入帐中,结为兄弟,武皇对契丹国王说:“唐室被贼人篡夺,我想在今年冬天大举发兵,老弟可领精锐骑兵二万,与我共同收复汴京、洛阳。”阿保机答应了,武皇赐给他非常优厚的礼物,阿保机留下三千匹马以作答礼”。

“刘守光晚年苛刻残暴,军士们背叛他都逃往契丹”。

“守光逆战于鸡苏,为守文所败”。

面对契丹铁骑大举南下,晋王李克用只得派遣使者与契丹部落议和,可见当时的耶律阿保机有强大。而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完全不是契丹的对手,30万卢龙军被4万契丹铁骑在鸡苏(津蓟)一战击溃,手下的军士们都向契丹人投降了,大量燕云百姓逃亡到辽地求生。

以上是五代的史书记载。

总结:《辽史》与《旧五代史》互相印证,可见刘仁恭根本不可能击败契丹铁骑,反倒是耶律阿保机连战连胜,消灭了20万以上的卢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