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上尖山寺,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堆瓦砾几截兽脊卧在荒草里。彼时四月八的庙会由附近的七家沟尖山村两村轮流设坛举办。以后庙宇逐年增修,庙会也重新移上尖山寺。每年四月八浴佛节是会路所属四十八庄人翘首期盼的日子,女人们翻出平时舍不得穿的衣裳,娥眉要细勾,脂粉要薄施,供神的花儿要请匠人认真粘糊,香烛纸马要素净的柳条篮子装盛。男人必须洗净满身汗渍和衣上泥垢,备上香烛并把牲口提前赶到尖山附近。祈神的信众手持燃香,密匝匝一直跪满山门。寺外的松林里挤满红男绿女,寒暄问讯不绝于耳。摄影师忙着帮着摆pose按快门,这些照片现在已发黄破损,在压箱的包裹里你或许会看到它们。夕阳在山,朝山的人才趁兴而返,心里尚有不舍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尖山寺下三百米开外即是农田,纵横穿插向山下沟沟岔岔延伸开去。当地流行一句“种上尖山寺,荒下红河川”的口头禅,前半句早应验了。山上的土地分属山庄、立志湾、七家沟三个村(南边多村多地,因不接壤故了解不深),三个村子算是交耩田地。七家沟人瞧不起山庄人,说他们是喝冷风长大的,山庄人不服七家沟人,说他们让山沟沟夹扁了。

土地产豌豆、荞麦、莜麦、洋芋。黎明时雾锁尖山云遮沟垴,牛的铃当声,人的吆喊声湮没在雾海深处。七家沟人最勤快,起身最早,立志湾人次之,山庄人最懒,开犁时已日上三竿。农人们吆喊牲口的调儿不同,说话的口音不同,骂人的习惯迥异,秦地礼地的语言在这儿高密度接触碰撞融合,闹出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耕种结束已近十一点,碧蓝的天幕上缀满碎碎的云絮。七家沟人的犁柄黑犏牛健硕的脊梁清晰地映在碧空里,牧群疾疾卷过山粱,似乎要卷进那碎碎的云朵里去,男人们来几句山歌,愁愁的要牵出人的眼泪来。

我给永杰和老榆讲:尖山脚下的山歌应该进行抢救性保护,这些古老的民歌现在储存在四十岁以上山民(主要是七家沟人)的记忆,应及时提取并整理保存。我的幼年直到中年的大半时间是泡在这些山歌里过来的。

女人们的唱腔急促短小,调子比较单一。男人的调子高亢嘹亮,一句下来有数匝折转迂回,穿透力较强。有时调儿掺进了青海花儿腔。男人们唱腔起调高,腔儿细,圆润少杂质,有点娘,像今天的李玉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家沟的山歌内容大半是传承,也有即兴创作的成分。有信天游式的随物起兴,两句一节,如:

隔山的烟雾缠嘴里,白天黑夜想你哩

也有大段的告白和倾诉,如:

大大娘娘(念nⅰα)心思瞎

把娃成召飞飞家

大大娘娘你上心

你的憨娃站炕塄

鼻子一皱脸一

不由娃的短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情窦初开的闺秀,过门不久的媳妇,穿清一色白的确良衬衫,月白色或粉色的马夹,草帽后露半边粉嘟嘟汗涔涔的脸,半弯细细的眉。胆大的骑在骡子背上,勤快地驱赶着牧群,在百亩荞花海的空地,或山顶的草地上尽兴唱上半天,你应我和,此起彼落。徜遇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挑逗,就泼辣生猛地顶回去,直顶得牛气冲天的爷们咽涶沫,这用今天的话叫“一剑封喉”吧!说到尖山文化,山歌应该给留一个重要位置的,惜乎这次礼县文艺界尖山釆风英才云集却没让山歌崭露头角,这怕是永久的遗憾了。

白居易《村夜》诗有“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两句,白诗的荞花深秋开,类似我们这里的茬荞。尖山周边的荞花五月底开。白诗抑郁悲凉,尖山的荞花则奔放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戏台垭豁往下,爷殿山梁到窝子地蒿湾一路东去,汪洋数十里荞花海。阡陌村舍,尽陷其中。胭脂红的、曙红的、粉红的、素白的……蓝天荞花主宰的世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日光里,看万朵荞花耳鬓厮磨;风过处,看万树荞花联袂起舞;雨来时,看一山荞花“惊”出一身香汗。蜂群漫天来,空气里便漾着醉醉的蜜味,蚂蚱们摆开琴畅弹,低沉雄浑的蜂鸣作了和声。背着背篓头顶冰蓝头巾的村妇小心翼翼在荞花底下釆摘苦苣,乳白的汁液染黑十指,手在空气随便一扬,便带出一种苦涩腥咸的味道,我常叫它“农民味道”。

不知这些算不算尖山文化的一份子,也可惜盛景不再,徒有感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上尖山寺,荒下红河川”,一句熟语成谶语。后半句的应验等了若干年。尖山四周,似乎一夜之间,废了农事,没了牧群,失了山歌,少了人影,红河川的上好田地居然见到了疯长的蒿草。通往尖山寺的各条小道被疯草封堵。某年冬,郭永杰率秦州作协团队登尖山,让我作向导,居然找不见司空见惯的旧路,二三十号人在荆棘衰草里折腾三四个小时,这是让人汗颜无奈的事。

我是一个惫懒而怀旧的人,总爱躺在往事的光影里一咏三叹,我敬重抛雏别子出门求生路的人。因为这不单单靠技艺,还要靠魄力和毅力。人一挪窝,立马就活了。他们不论在哪里干活也不论干啥活,心里总装着他的尖山和尖山寺,那里是他们的精神的家园和梦的依托。而今,水泥硬化路盘山而上一直通到戏台垭豁。公路两旁种了苜蓿,一拢一拢的干苜蓿立在地里,沟门的河沿上办了牛场,养了百十头牛。李收粮算是返乡搞农业开发的第一人,他话少,默默干着他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月八的庙会人少多了,倒是一年之中,游客络绎不绝,其出行的目的登临的心境应迥异于往年。人总是觉得自己背负太多,别人轻车快马。也认为现在的人背负太多,过去的人轻松愉悦。其实人都一样,啥时都一样。只不过有些东西会被选择性忽略。海拔两千三百米的尖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平台,不妨搭上一半天时间呼朋唤友来次登临,放下该放下的、带走该带走的、打开该打开的、关上该关上的、这样难道不好吗?

琐琐碎碎说了许多,算是尖山文化的补漏。其实不管叫尖山文化或尖山寺文化,农耕文化怕是它们的主流或者叫根吧!今晚心情少有的平静,膀子也不太疼,该踏踏实实睡一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李文玉,甘肃天水秦州区杨家寺人,教师,文学爱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