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井头山遗址考古成果发布,过去了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里,余姚三七市镇六一省道边8000年前的考古现场和外界一样,经历了江南漫长的梅雨季。本就深陷淤泥的考古基坑底部变得更加湿滑,同时,考古队员还不能不跟疯长的野草作斗争,一场除草“歼灭战”悄然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头山遗址入口。顾嘉懿/摄

克服种种困难,8月初,井头山考古遗址一期基坑发掘工作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技工和当地招募的30多位民工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最后几天,现场还出土一件基本完好的木碗,“可能是中国沿海最早的木碗”,这让领队孙国平倍感兴奋。

此前,外界对井头山的印象主要是“贝壳”,牡蛎、毛蚶、蛤蜊、蛏子、海螺。事实上,这里还出土了大量的木器、骨器、陶器、贝器、编织物等等人类加工过、足以体现“文明”起源与曙光的器物。这里,我们想对这些遗物中的代表作一介绍。

木器

01

木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碗需要经常被洒水。顾嘉懿/摄

在井头山遗址边临时文物库房,记者见到了这件木碗。

它可能是本期考古出土最后一件最完整、珍贵的器物,像一份惊喜与奖励,由8000年前的井头山人送给今天的考古人。

整件木碗呈黑褐色,或为桑木,碗口比今天家用吃饭的碗稍大,也深一些,碗底有一点树节疤的样子,不太平整但能立住。纵向排练一条条轻微的木纹,呈流线型,“可能是石器打磨的痕迹”,没有人类妆彩。

让人惊奇的是,碗的口沿有一截弯耳形的柄,像一只小耳朵。那是什么用?用来吊挂吗,还是用来拎?没有人知道。

许多史前文物都是这样,没有答案,只留给人无穷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姆渡木胎漆碗。资料图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过一件著名的木胎漆碗,距今6300年左右,作为国内最早的木碗,曾被印上邮票。而井头山的木碗,年代可能在8300年前,比河姆渡木碗还早200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碗。孙国平供图

木碗的壁很薄,考古队长孙国平一点点捏、一点点捏,把出土时轻微破碎的它捏出原始的样子。“在这么遥远的时间里能留下这样一件特殊遗物,我们非常惊讶于沿海地区先人创造力,说明他们的木器加工技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对着这只或将改写历史的木碗,孙国平“隆重推荐”,“它还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碗”。

02

船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出土的木桨。孙国平供图

河姆渡时代,就出土过木桨,还有一件带有似缆绳扣的陶舟形器,证明在草木密布、河网纵横、地形起伏的远古江南,我们的先人已经熟练掌握操舟技术,架着小船进行渔猎、采集。

本世纪初,浙江考古人怀着孜孜不倦的梦想,终于在距今8000年前的绍兴跨湖桥遗址挖到一条独木舟,给世人带来巨大震撼。在宁波,在河姆渡、在井头山能挖到一条船吗?

井头山遗址跟浙江内陆其他史前考古遗址不同,它的位置就在当年的海岸线上,考古环境,是海岸滩涂环境

结合气温、降水数据,孙国平将那时候的地貌还原作“古宁波湾”。在这里,海洋、溪流、河湖、山地、丘陵、平原、滩涂均有,环境多样性极佳,故而适宜人类生存。

依海湾而生,井头山人操舟出行的机会和可能性更大,井头山挖出的多支木浆也证明了这一点。“每次挖到船桨的时候,我们都格外小心,因为在船桨边上,很可能有独木舟。”可惜,每次的希望都落空。

记得有次问他,“孙老师,你对井头山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我想挖条独木舟。”向来表达周全的孙国平一丝犹豫也没有。

03

用于安装石锛的“7”字形木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出土时用于安装石锛(平整木板的工具)的木柄。孙国平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土时用于安装石斧或石锤的木柄。孙国平提供

小时候,教科书上有句话,人跟动物的区别是会使用工具。

井头山先民,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工具,狩猎工具、烹煮工具、加工工具。其中有几件,是此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

它们中的“明星产品”,统一叫“用于安装石锛的‘7’字形木柄”,名字很长。孙国平说,在史前考古中,无法定名的东西,用描述性语言表述就可以了。

这件东西是组合器,手柄是木器,顶上有个凹槽,正好嵌入打磨过的石块。单面刃的石锛、平面的石锤都可以。如此一斧砍下去,因为受力面是石头,工具效能大大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井头山人的工具箱。杨辉/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具箱。孙国平提供

井头山的木器千年不朽,好几件刚出土时“金光闪闪”,颜色十分诱人。

很多人奇怪这些木头在泥里怎么不腐烂?那是因为木头腐烂有几个要素,阳光、空气、水。“井头山的有机质遗物,被6米以上的海相沉积覆盖,处于饱水的密封环境中,跟地表空气完全隔开,故而保存完好的程度大大超出一般遗址。”孙国平说。

较大型木器中还有一块“中国最早有复杂结构的木构件”,带有木钉,据推测或为船构件,也可能是一件乐器,可以看出河姆渡榫卯技术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有木钉的木构件,木钉旁有漆痕。顾嘉懿/摄

石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器家族。顾嘉懿/摄

除了石锛、石锤,出土石器还有斧、砺石、圆盘状石块等。

考古发掘中,石器相对单调,往往不被看重。它们以实用为主,比如砍伐树木,打磨、平整木器,较少投入人的艺术情感。

出土遗物中有几颗圆形小石球,据介绍,可能是“弹丸”,用于狩猎或游戏。如果是远距离狩猎,石球可充作飞石索或皮筋式弹弓的“子弹”,但效果可能不会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器特写。杨辉/摄

陶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下角这件陶器上有明显的“方格纹”。杨辉/摄

目前,井头山出土的陶器修复率不高。器型中较典型的有陶釜、陶釜支脚,还有圈足盘、钵、敞口盆、小杯、折扁腹罐、陶拍、器盖、小陶玩等。

陶器材质以夹砂陶为主,还有夹炭陶,以及少量夹细砂陶、加贝壳碎屑陶等;陶色以红褐色为主,部分陶器经火烧,呈红色,称红衣陶,还有黑衣陶。

这些陶器没有河姆渡后期那些精彩纹饰,只有比较朴素的绳纹、浅方格纹、刻划纹,以及少量简单的红彩。

绳纹在一万年前的陶器上已经开始出现,有压紧陶胎,和一定装饰、美观作用;方格纹也有时代和地域特征,在河姆渡一点看不到;有几件陶器上安装一圈“小耳朵”,就像电饭煲的小耳朵,手端着烧过后发烫的陶器不会被烫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器家族。顾嘉懿/摄

这些陶胎厚薄不均,烧制火候看似不高。器形制作多用泥条叠筑加拍打成形,无明显慢轮修整技术。

井头山遗址的平均年龄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两处遗址有联系也有区别。陶器上,区别表现非常明显,井头山纹样更质朴,具有早期特征,而河姆渡时期,精彩纷呈,人类已经同时能考虑到实用和美观。

井头山的红衣陶,或可同浙江内地新石器早期遗址,如金华地区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对比,别的联系就比较少了。

骨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器家族。杨辉/摄

井头山还出土有不少动物骸骨,比如鹿角、动物肩胛骨、水牛、狗头、猪骨,还有海洋鱼类的脊椎骨等,哪些是狩猎而得,哪些曾被驯化不是很好判断。

这些骨头,比较坚硬的部分,被制作成骨器。

遗物中有上百件骨器,器形有镞、锥、鳔、凿、针、匙、珠、笄等。制作方法有敲砸、打凿、锉磨等。

骨镞,显然是比石球更好用的狩猎工具,与弓箭配套,相当于手枪里的子弹。它们多用动物碎骨精磨而成,对人的生产效率而言,经济和高效。

锥和凿主要使用部位在刃部,因此,除对刃部精磨外,大部保留着骨、角的自然面。

骨针作为缝纫工具更显光滑。

笄即发簪。井头山人的发簪多用鸟类肢骨做成,玲珑纤细,样式朴素,没有纹饰,而在河姆渡文化中,簪头多有精细雕刻。

贝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器合集。顾嘉懿/摄

井头山出土贝器,一点也不让人意外,毕竟这是个贝丘遗址,最多的就是贝壳。

这些贝器,先民选用其中最大、最硬、最坚韧的贝类打造,比如牡蛎和生蚝,里面相对比较平的一面,稍加打磨就可直接用作刀、铲。

但因为这是浙江首个发现的贝丘遗址,所以是浙江第一次发现贝器。

现场看,贝器颜色晶莹,光滑,份量也重。

“当年的贝壳怎么能长这么大?”

“大概是当年海产品多,吃得人少,所以贝壳可以自然生长,不像现在,还没长大就被人吃了。”一向慎重的孙国平难得露出狡黠的笑。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呀!

编织物

01

席子?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扇面。孙国平供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木柄的扇子。顾嘉懿/摄

刚看到的时候,完全不相信这是8000年前的东西。瞧这放大的纹理,跟现在夏天用的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井头山出土的编织物大多用芦苇、芒草编织,且比别的地方出土数量多,可能跟埋藏深,又是海相沉积环境,淤泥较软有关系。

据推测,这些编织物可能有扇子、席子等,先人的生活很讲究呀!

02

鱼篓、鱼罩、鱼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篓形编织容器(材料芦苇、芒草等)。孙国平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罩。孙国平提供

除了生活,还有生产用的编织物。鱼篓、鱼罩、鱼篮,毕竟这是一个靠海吃海的聚落。

专家推测,这个聚落的人口也不多,大约在几十人左右,但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很长,从距今7800年到8300年,时间跨度达到500年。

想想,这个贝丘是500年、十几代人的“生活垃圾”,大概也该有这么高吧。

背篓、罩子、篮子外,基坑底下还曾挖出一小段渔网。欲知成分,7月中上旬,中国丝绸博物馆来提取了样本,目前还在处理和鉴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图正中有一段线,很可能是渔网的组成部分。杨辉/摄

其他有机物

01

炭化米、水稻小穗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量炭化米。顾嘉懿/摄

植物考古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郑云飞的工作。当年,田螺山遗址的水稻田也是以他为主勘探的。

井头山有很多植物种子、果核,比如橡子、麻栎果、桃核,说明先人会采果子吃。其他如漆树、黄连木、猕猴桃、紫苏、灰菜等木本、草本植物种子的出土,丰富了我们对那个世界的想象。

然而,更多人关心的是,他们会不会栽培水稻?

基于现有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确定地说,井头山是中国百余处贝丘遗址中,唯一既出土贝壳,也出土水稻的遗址。井头山人生业方式是一种复合经济,既有渔猎、采集、也有种植。

虽然现场出土完整炭化米的数量不多,但是稻谷壳和水稻小穗轴很多。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大概对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砻糠”比较熟悉。小穗轴,就是砻糠后面带着的“小尾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小穗轴,可以鉴别出野生稻和栽培稻。”野生稻的小穗轴会然脱落,而经人类驯化后的栽培稻则不会。郑云飞的显微镜下,井头山遗址里出土的一些小穗轴和稻壳仍然连在一起,并且数量不少。

由此专家推测,8000年前,井头山人可能就已经在种植水稻了

不过,产量和面积,有待进一步考察。

02

灰坑、食物储藏坑、烧土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灰坑。梅术文供图

这是基坑里体现人类生活痕迹的部分,包括灰坑、食物储藏坑、密集贝壳堆积上面局部的烧土堆、树根以及器物加工、食物处理场所等。

“麻栎果这样的食物只有在海边浸泡一段时间,脱壳磨粉才可以吃。”孙国平说,先民的食物储藏坑看似随意,其实都有道理。

在整个考古基坑的最东边淤泥里,已经没有贝壳的地方,有一个用木料围起来的圆形坑,“有可能是海边养鱼池,临时储存用的”,不能不说是一个美妙的联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临时养鱼池。梅术文供图

考古,

就是把无数琐碎细小的东西拼起来,

拼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文明的曙光,

就这样一点点从海岸线跳跃起来,

一丝一缕,

直到光芒四射,满地金黄。

也许你会说,

这不都是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东西吗?

但你要知道,

这些东西,

年逾八千!

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