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自上世纪40年代独立以来,就一直是中国交情非常好。在那个年代,与中国交好就意味着与美国对抗。因此,二战后美国对印度、巴基斯坦两个南亚大国的态度一直是泾渭分明,跟印度好,而对巴基斯坦阴晴不定。

直到1968年尼克松当上总统,美国才突然开始对巴基斯坦抛出橄榄枝,甚至一度把巴基斯坦拉到自己的阵营。那么,号称巴铁的巴基斯坦,当年经历了怎样的惊魂一刻呢?

一、尼克松的借口:通过巴基斯坦和中国交往

尼克松1968年上任。当时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1969年,尼克松突然亲自出访巴基斯坦,并一度答应向巴基斯坦提供一定军事援助和粮食。

这两样都是巴基斯坦急需而无处可得的。当时东巴基斯坦(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遭遇了大洪灾,急需粮食补给。好哥儿们中国力量尚弱,提供不了足够的需要。而印度自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惨败后,一直愤愤然想报仇雪恨,联络英联邦国家(巴基斯坦当时也是英联邦国家)孤立巴基斯坦。美国此举可谓是雪中送炭。

为什么尼克松不惜得罪印度而援助巴基斯坦呢?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

当时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在出访巴基斯坦时,提到了美国想和中国改善关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说,这没问题啊,中国是我铁哥儿们,我给你们传话。

尼克松闻讯大喜,立即和巴基斯坦私下里许诺,如果能帮助中美缓和关系,美国一定会帮助巴方。

巴基斯坦当时有求于美国,频繁到中国递话,甚至恳求中国总理周恩来与美国总统直接见面。周总理说,要谈就到北京来,用不着拐弯传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尼克松成功访华,中美破冰,成为中美关系史上最具标志性转变。而美巴关系也突飞猛进,甚至一度要结成盟友。

然而,国与国的交往,真有这么透明这么简单?尼克松虽然号称美国历史上对外最友好的总统,但他毕竟是个美国人,毕竟要为美国的利益服务。

只因为缓和了美中关系,就和巴基斯坦结盟,可能吗?

二、笑面虎尼克松:挖中国墙角

巴基斯坦有着独特的地缘政治意义,这是尼克松拉拢该国的核心关切。

第一重关切,平衡南亚。巴基斯坦与印度互相制衡,东西两部分巴基斯坦,像铁钳一样把印度夹起来。尼克松上台之后,推出一套被后人称为“尼克松主义”的新战略,核心意思是,美国不再充当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而应当让各大洲的人管自己的事。

一贯号称世界警察的美国人为啥突然这么保守呢?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越南战争,美国长期无法从越南脱身,仗越打越稀烂,美军死人越来越多,国内反战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政府承受的压力太大。

所以尼克松第一步就是要扶持巴基斯坦,避免印度哪天红了眼把巴基斯坦肢解,拉到印度洋里放血。说白了,这和当年英国人玩大陆制衡是一个路数,谁弱就扶谁,扶均匀了你们互相掐,我坐壁上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重关切,牵制苏联。冷战阴霾笼罩之下,美国一直对超级大国苏联非常忌惮。两国之间你来我往,互相往对方眼里撒石灰、往软肋插刀子。巴基斯坦相当于苏联的一个软肋。

怎么说呢?

苏联一直有渗透到印度洋的宏大愿望,一般来说人们都把这个愿望视作苏联式的笑话,但苏联不这么认为(后来苏联毕竟按捺不住,按住阿富汗打了一顿,不过在那片帝国坟场苏联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一个笑话)。苏联和中国闹翻后,立即和印度眉来眼去,企图联手把巴基斯坦勒死。50年代巴基斯坦就因为这个愤而和美国联过手。

然而巴基斯坦不是波兰,沙皇想水煮想红烧都随你便。巴基斯坦背后有广阔的穆斯林世界,你动我一个,背后有千千万万个我。苏联只敢磨刀不敢亮剑。

如果把这块关键之地捏在手里,美国就可以把苏联死死摁在中亚,想饮马印度洋?对不起,你只配在梦里拥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重关切,挖中国的墙角。这一点就不太好理解了,尼克松当时不是上赶着要和周总理见面,怎么还要挖中国的墙角?这就得说说尼克松的长远战略眼光。

在他的算盘里,亚洲只有两个强国需要防范,一个是日本,一个是中国。日本脖子上已经套上狗链,只要看紧点,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但中国不一样,这个国家太大了,大到吃不下啃不动,也没法儿瓦解。君不见当年八国联军就差把清朝皇帝活捉了,却仍然不愿意直接占领中国。而且经过朝鲜战争的检验,美国对中国实在是心有余悸。

现在想搞好交情不假,但不代表着尼克松对中国不设防。

对这样一个大国,从国际上看,最好的制衡办法是多树敌,同时减少其同盟。

中国和东欧国家虽然交好,但都离得太远,事有缓急也帮不上忙,类似二战时德国和日本那种忽悠鬼的同盟关系。离中国最近、能帮中国忙最多的盟友,除了朝鲜、越南,就数巴基斯坦了。

巴基斯坦虽然当年有过一阵子的亲美举动,但因为地缘关系,中印一直不对付,印巴也是水火不容,于是中巴自然而然地成了铁打的交情。

美国对这一现状并不乐见,他希望见到的是一个孤立的、邻居都是白眼狼的中国。这样才能尽可能长久地削弱并牵制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越南是不用想了,张嘴硬吃结果扎得满嘴血。现在巴基斯坦自顾不暇,如果趁机连哄带骗,把巴基斯坦拉到美国阵营,那将会是中国另一个心腹大患。

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巴基斯坦成了印度第二,那么中国西部边境将会陷入无休无止的麻烦。

从后见者的角度看,当年尼克松这个打算有多毒!

然而幸运的是,就在尼克松按部就班地推进这一计划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断了美巴同盟。

三、飞地之战:尼克松处置失策

这就是爆发于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

在讲这次战争之前,有必要先把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的现状简单梳理一下,因为这是诱发战争的直接原因。

巴基斯坦独立时,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是主体,面积占94.5%,东部仅占5.4%。但当时东部人口众多,比西部还略微多一些。

巴基斯坦存在巨大的现实危机。东西两部分国土被印度完全隔离开,东巴完全是一块飞地。东巴与西巴在民族、语言、传统文化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再加上长期地理隔绝,西巴只能绕过遥远的印度海岸线实现与东巴的沟通。

长期的政治、宗教和文化分歧,加上西巴军政府管制,终于在1971年引爆东巴的动乱。当时东巴政党领袖拉赫曼坚决提议政府文官化,清除军政府的统治,他领导的人民联盟在选举中赢得了超过半数的国会席位。但西巴的中央政府不满意,最终招致东巴动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巴的政府军逮捕了拉赫曼,印度遂借机挑起战争,发动大军攻入东巴,把东巴政府军打得溃不成军。苏联背地里强烈支持印度。

巴基斯坦一不做二不休,在西线也调集大军进攻印度,第三次印巴全面战争爆发。

巴基斯坦军事实力没有印度雄厚,巴基斯坦迅速向美国求救,请求加强军事援助。

然而尼克松正秉持着鲜明的不干预政策,而且越南战争拖住了美国大部分精力,尼克松不敢冒国内之大不韪去支援巴基斯坦。而且从实际情况看,就是天王老子下凡,也救不了巴基斯坦,毕竟东西巴分裂是自然情况,除非有人能把印度从地图上抹去。

面对印度和苏联的联手施压,尼克松软了。之前尼克松绕过国会私自批准的一部分对巴军援也被发现,在国内引发强烈反弹,尼克松也没办法,只好催促已经收过巴基斯坦那分钱的军火赶紧运出去,其他的暂时扣发。

巴基斯坦气得七窍生烟,但是怎么办?没一点招。

没过多久,印度大军攻入东巴首府达卡,驻扎于东巴的巴基斯坦军队投降。随后印度承认东巴独立,也就是孟加拉国。闹到这个份儿上,巴基斯坦难受,美国尴尬,真是没法收场。

关键时刻,中国出手了。中国在联大上提议,印巴就地停火。

之前中国一直默不作声,但谁都知道,越是沉默,越意味着有人在憋大招。中国连苏联都敢硬刚,可谓有胆有识。而且当年连三分力都没出,就把印度收拾的狼狈不堪。别看中国没出一兵一卒,在美苏中三大势力中最后一个发声,但就是这么一发声,立马改变了局面。

之前美苏一个暗中支持印巴开战,一个消极反对战争,两边扯平,改变不了进程。但中国一表态就不一样了,中美反对继续战争,苏联孤掌难鸣,二对一。而且印度已经吃到了肉,该见好就收了。

于是乎,停战。

巴基斯坦通过此事看透了美国的本质,虽然迫于苏联印度的压力继续和美国保持友好关系,但心中憋着一股被美国涮了的火始终没发出来。所以尼克松直到卸任,美巴关系也没能再进一步。巴铁,总算是安然地做了中国的铁哥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