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训我众,未及敌人。"——《文心雕龙》

檄文源于虞舜,这时候的"檄"是为了在战场上鼓舞士气,传递军令;后至春秋,诸侯割据,天下纷争不断,檄文开始有了以"檄"为名的文章,如张仪的《檄楚文》,这时候的檄文有了另一重的作用:以威让之辞去谴责敌人,以达到战之有因,稳定军心和收揽民心的作用

檄文盛于唐宋,唐代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空前强大,亦是文化发展的盛世,檄文在社会中也开始"举足轻重",它的作用开始多元化,题材也涉猎广泛,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教学、政治和军事都可以成为檄文的"可取之材"。檄文的形式也整齐、对仗,读起来气势磅礴。

宋代初期的檄文延续了唐代檄文的多元化,受宋词的影响,檄文的词藻颇为华丽。但到了宋代末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外族大举入侵,檄文的撰写也大多充斥着国仇家恨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战事诞生,于盛世繁荣,斗转星移檄文经久不衰

因战事诞生,于盛世繁荣,斗转星移檄文经久不衰

《说文解字》中说到"檄,二尺书也","檄"也就是写有文字的二尺长的木简。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写在二尺长木简上的文章称作檄文,俗语里也根据它的特点称其为"二尺书"。文中又说道:"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以号召;若有急则插鸡羽而遣之,故谓之羽檄,言如飞之急也。"如果需要传递的事态紧急,则插上羽毛传递,也有"羽檄"一说。

檄文在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充当的是军事告文的角色,檄文多表现独具特色的军事性和战略性,有意的夸大于自己的的强大,贬低敌人,并披露敌方的恶行,鼓舞军心,威慑敌军,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檄文的内容包含了对天时、地利、吉凶、时政、历史等进行战事的分析,目的性明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到了唐代,檄文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日趋成熟和多元化。从唐朝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在唐朝初年,还是贞观之治和李隆基时期的大唐盛世,檄文都发挥了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作用。高祖李渊本来是隋朝的臣子,后建立唐朝,在封建思想中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当了皇帝,所以当时的时局非常不稳定,乱象丛生,大小战事不断,优秀的战事檄文也层出不穷。

比如《为李秘檄窦建德文》,全篇不足三百余字,其目的就是奉劝窦建德归顺,檄文开头不惜辞令的恭维窦建德,以博得对方好感有看下去的兴趣,后文则开始劝导投降和罗列不投降造成的损失,这片檄文把"情"和"势"运用的极为巧妙,真正做到了从心里去引导,从侧面去威慑,让对方去权衡利弊。

后面到了唐朝中期,社会因素的重点从战事转向了政治和经济的建设。由于唐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檄文在政治和文化舞台开始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方面代表如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他在文中去丑化武则天,描述她犯下的种种恶行,但是由于文采出众,武则天没有杀他,更肯定了骆宾王的才能,世人因此也对这件事津津乐道,骆宾王也在历史里画下了一笔。

描述文化方面的檄文《檄告西楚霸王文》,是狄仁杰大侦探写的,当时民间把项羽当作神仙来祭祀,狄仁杰则借批判西楚霸王来说他不应当被当作神仙来祭祀,也反映了当时百姓迷信和祭祀盛行的世道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上消耗国力,下影响百姓正常生活。

檄文相比与流传千古的唐诗宋词,艺术性差距是很大的,檄文没有唐诗宋词那般掺杂了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写作方式,它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务实,具有被动写作的性质,但檄文是我们研究历史非常宝贵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证了大唐的兴衰,檄文在宋人的绝望中燃起希望的火光

唐代的檄文是檄文发展的鼎盛时期,它在唐朝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无论从唐朝统治者实行的一些政策,还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和选官制度都为檄文的发展奠定的牢固的基石,并助推着檄文在唐代的发展史添下浓重的一笔。唐朝发扬了隋朝的科举制度,摒弃了选贤唯亲和门阀制的官员选拔方式,削弱了贵族门阀的优势,也为许多出身贫寒之士铺就了一条通往庙堂的路。

为了从万千有学之士中脱颖而出,檄文这种立意鲜明又不乏文学艺术性的文体开始流行于科举考试之中,考生会用檄文发表自己对时政和军事的看法以得到君王的赏识,尤其是在唐朝崇尚诗歌风尚,檄文融合了唐诗的审美性和作为政治工具的实用性,檄文被广泛的应用在政治场合。

其次,唐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们大多饱读诗书,对于有能力而且又有文采的人才特别青睐有加。武则天掌权的时代,依然是一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她必定走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天下各处的反对者必定应接不暇,但是她依然保持了唐朝帝王对有识并有文采人士赏识的习惯。

这里就不得不说罗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触动的女皇的内心,她被骆宾王的文笔所惊艳,前面那些带有人身攻击的文字已然被她忘记,她觉得这种才子应当为她所用,不仅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怅然若失。正是由于这种爱惜人才的风气,使得许多文人志士不惜耗费精力去创作檄文,并对自己的创作精雕细琢,檄文也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发展得空前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檄文逐渐开始走向没落,宋人在文学方面更为追求文字艺术上的美,词在宋代逐渐代替了唐诗在社会上的地位。唐诗大多简短精悍,有工整的对仗和押韵,并寄托诗人志向和报复,大多数唐诗的主题以激励自我为主,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宋词则融入了民间情爱,词藻颇为华丽,传唱于教坊之间,更贴近生活,加上统治阶层也青睐于这种词藻华丽的词曲,重文抑武,檄文这种带有政治色彩和军事色彩的文体逐渐淡出了社会的舞台。

直到内忧外患,国破家亡的时候,撰写者利用檄文独特的文体鼓舞着族人去抗争,《南宋抗蒙古檄文》中写到"万众悲歌,气吞山河。以此敌虏,何愁不催。诸君但尽人事于日下,必垂青史以永芳。"这个时间段的檄文大多带有悲壮的味道,是最后的反抗,也是仿佛是最后的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一片檄文,道一段历史

撰一片檄文,道一段历史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政治目的是抨击武则天的恶行,剑指武后谋朝篡位和残害忠良。但在这片檄文中我们也会读到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武则天的为人。虽然唐代女性的地位比较高,但是唐代还是一个被男人们统治着的社会,那个时代女性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离婚可以做生意,能有所作为的寥寥无几,更别说成为至高无上的君王。

这篇讨武檄文中说道"伪临朝武氏者,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大致意思就是说武则天的出身比较卑贱,只是凭着更衣的机会用美色魅惑先帝,后面又与唐高宗李治发生不顾伦理道德的关系,还成了李治的嫔妃。

武则天的出身并不好,她依靠着男权和血腥的手段才站到权力的巅峰,都说一将成名万骨枯,更何况是帝王,还是一个女性,这在当时许多人的心中肯定难以接受一个女人站在他们头顶,就算是依附于她的那些官员和宗室,骨子里也觉得这天下之主不应该是一个女人,就算她改唐为周,更名为武曌,杀了很多人,选贤者任能,政令通达,依然撼动不了几千年形成的男权主义思想,反对她的浪潮源源不断。

杀,难道能杀尽天下人,活,也不过数载岁月,这位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就像流星划过夜空,瞬间闪耀后留不下一丝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现在宋代末年的檄文都有一个统一的"腔调":国仇家恨。有类似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悲壮,也有岳武穆在《满江红》中豪迈的吟唱"笑谈渴饮匈奴血"。绝境的南宋人不仅仅面临的是国破家亡,更是要面临汉人种族灭亡的危机,在这样黑暗的日子他们需要希望,虽然胜利渺茫,但是不抗争就是灭亡。

《南宋抗蒙古檄文》中写到"故知胜负之道,不在众寡,存亡有数,无分弱强。蒙古灭金屠夏,拓地万里,挡者披靡,可谓强矣。然不施仁义,终遭天弃",蒙古军所向披靡,天下大势已定,胜负已分,但由于汉人种族人数优势和文化先进,他们害怕被汉人文化侵蚀,被汉人同化,所以蒙古国国统治者妄想用杀戮来解决问题。

杀戮终究只是杀戮,杀不死千年传承的民族之魂,弱小的南宋之所以能抗击强大的蒙古军队长达半个世纪,一方面是天下处于群雄割据,更重要的是沉淀了千年的民族气节在危机时刻筑起一堵坚实可靠的城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尽人事于天下,必会名垂青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历史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各方面都存在檄文的身影,一片檄文,有时能避免一场战争,有时能赢得军民的拥戴,有时能从中揭开一段历史,有时也能从中读懂一个人。

当读到讨武檄文,首先会惊艳于骆宾王绝妙的文笔和犀利的言辞,也会读到她迈向权力巅峰的路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也会感受她被天下人反对的孤独;当读到千年之前的《南宋抗蒙古檄文》仍然可以血液为之沸腾,读到了华夏民族气节,也读到了绝望中的坚持,仿佛听到了宋人们的呐喊,也仿佛看到了战场上最后的冲锋。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程朱理学与八股取士成了官方正统的科考内容和科考制度,檄文这种具有煽动性和明确目的性的文体再难有容身之地。统治者为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想尽了手段,妄想用禁锢文化来囚禁世人的思想。但历史向我们证明,这样的禁锢只会换来更激烈的爆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南宋抗蒙古檄文》

《檄告西楚霸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