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该第六句了。

又曰:“力谓骨体,子知之乎?"曰:“岂不谓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长史曰:“然,'。

:音同替。

在书法里,这个字是永字八法中的钩法。

通俗意义是跳跃。

如果用跳跃来理解“钩法”,多数会迷糊的。所以《说文》在阅读古文的时候,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说文中,趯有“踊”的意思,而“踊”这个动词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往上跳的那一瞬间。

蹲下或曲腿蓄力,然后上跳。

理解这个动作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外话:每次写文,总会有人要求把文章再简洁一点。我无言以对,从写文的角度来说,这样确实啰嗦一些,但上述内容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同样看一句书论,为何有人理解的更深?能从单字理解到笔法动作?肯定是背后下的功夫。

如何去清晰简洁的理解每个字在古代口语中的含义,这是需要多方面去查证代入的,如果仅以结果论,只想文章简洁:

笔,就是提笔的动作,所谓钩法,就是提笔法。

一句话就完事。

看起来是简洁了,然后呢?下一句书论看不懂依旧看文章?别人的文章写对了还好,要是写不对。。。。。写不对就写不对,我见了很多,但不会说,毕竟影响不了我。

再者,对古文动词溯本求源的过程,也是对用笔动作的体察,所以看古文如果只看结论,看了也白看,体会不到不如不看。反正我文章就这样写,我希望看文章的人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也好给我文章挑错误。所以如果觉得烦了,废话多了,请不要说出来,可以默默关掉,取关,拉黑。我并不在乎粉丝数量和收益,写这玩意对涨粉丝和收益没甚帮助,我只是把自己这个阶段对古论的思考总结出来,没准过几年还会总结一遍。

回正。

蹲下或曲腿蓄力,然后上跳。

这个动作是。

落实到永字八法“钩法”上就是跪笔弹锋这个动作。

落实到笔法上,就是按笔后提起的动作。

这是三个理解层面,一层层递进,不是要重复解释三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懂了这个动作,才能解释下边这句话。

①力谓骨体 ②趯笔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之谓乎

力谓骨体,也就是说骨体能表现出“力”。

何谓骨体

体就是笔画的外形,骨为笔画中心。

落实到笔上,就是锋和毫的关系,也就是笔尖和笔肚的关系。(这个不懂可以去看专栏,基础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下为笔肚,提起为笔肚到笔尖。

提的过程就是。

则点画有筋骨。

从笔肚到笔尖为何会显示力量呢?

因为提笔是“按”着提。

是用笔锋的弹性来完成,弹性是一种力量。

也是从笔肚按下,到笔尖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中锋的。

所谓铁画银钩,就是这个意思。

提按时,用锋准确,会表现出字的自然雄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颜真卿张旭用笔偏雄

按的力度大,提按节奏慢,线条厚,中锋多,所以雄浑大气

二王一路偏“媚”,清雅好看

按的力度合适,提按轻快,线条多细,侧锋多,所以显得飘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说得其实是提按时的用锋,锋对节奏对则笔力对。拓展:不同的天节奏,力度,用锋,会对字体产生不同的美感。

原文一大句,解释完就一下句,甚至可以简单解释成“提按时的用锋”这六个字,但过程却要写一千多字。所以书法理论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关键看过程。

总不能正文比题目字少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