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毅导演之首部剧情长片《怪胎》,对台湾电影而言,或许是一个有趣的尝试。曾任《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六弄咖啡馆》执行导演的廖明毅,时常辅助经验不足的新人导演,实现影像创意,若这些青春卖座强片,除了他们出自作家的故事号召力之外,影像上面的执行成果也是吸引观众的重点,那廖无疑要被记上功劳。从他亲自担任首部剧情长片之导演、编剧、摄影、剪辑,观众可以发现廖对「首部剧情长片」的爱护,像是一位终于可以孵育自己作品问世的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皆知,《怪胎》采用iPhone拍摄,是宣传上的最大卖点。以iPhone拍摄剧情长片,国际影坛已有作者先行尝试,大导演索德柏早已是不需要证明自己定位的名家,他拍《空中飞鸟》,以iPhone做工具,但已经不需要特别强调,观众同样也能乐在其中,或许早一步证实iPhone可以仅仅作为一种实现创意判断的器材,而非行销上「手机也能拍电影?」的卖点。廖明毅也对这种具改革意图的拍摄工具有理想,论执行面而言,许多人看完电影的第一反应是:「不会特别在意是不是用iPhone拍摄」,或许反过来证明了廖这次的尝试是成功,带着手机影像离开了它原本可能具猎奇意图的层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乎跟所有观众一样,我认为《怪胎》在影像上的活力是其最趣味之处。廖明毅在视觉上采用大胆鲜艳的配色,跳脱台湾电影一贯的社会写实与人文关怀包袱,在表现形式上面直接踩入爱情电影的类型魔力。廖本人最自豪的分镜执行,还有剪辑上的趣味协作,也为作品的成熟度加分,甚至不时让我回头思考过往观赏青春爱情电影的记忆,猜测哪些影像趣味可能是他直接或间接的手笔。从美术配合主题强调的「一丝不苟」,还有演员肢体律动的准确,《怪胎》的用心与完整是明确而大胆的,往台湾电影的娱乐面向跨出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廖明毅的首部剧情长片,在他首要注重影像协调的前提之下,也有些许不足之处。我认为较大的问题会发生在剧本写作,此处并非指「故事」有问题,而是廖在将这个故事扩充为长片的时候,情节与情节间的活力有落差。当故事进展到中后段,廖执行一个大胆的风格转调,但银幕上的「情节」则没有这么强健的戏剧张力,可能说,身为一个观众,我们是跟着故事走的,故事走出第一步,我们就会去试图理解它的意图,廖的意图大胆,最后面也摆了漂亮的回马枪,但在观众已然会意,故事却尚未生效之间存在时间差,此时也缺乏电影前段的活泼欢快,相较而言就相对苍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将《怪胎》丢回台湾电影的产业脉络来看,我会认为,廖明毅在影像尝试上的精准执行之外,《怪胎》另外一个大胆、讨喜之处,或许是它追根究柢讲的是一种「大人的爱情观」。廖对爱情的犀利观察与残酷手笔,或许不能说独有创见,但无论如何都是狠狠地将台湾电影从「青春恋爱」的面向中拉出。青春恋爱的男女主角只会被外力拉扯,时间、误会、生命易逝,而两人回忆永远要甜美如昔,但《怪胎》却让爱情关系发生内爆,它拉扯的问题跳脱了青少年层次,讨论的不是「会不会我们不能在一起」,而是「会不会我们不想再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为一部具有商业野心的爱情电影,《怪胎》其实在主题方面更让我惊讶。为了观察台湾商业电影的走向,我追看许多热门的台湾爱情电影,但就算是看似在描述大人世界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2018),都改写韩国版本男女主角的冷调对应氛围,成就一种「台湾味」的青春伤怀。《怪胎》的尝试是否能成就一种新方向,并获得观众的回响,成败我们还不确定,但无论如何,都值得在此处先记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