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入夏以来,持续不断的降雨给我国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带来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虽然今年全国多地汛情严重,但相比1998年重大洪灾,此次我国抗洪行动却显得更为从容且高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近年来一系列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

从新安江水电站规划建设伊始,我国水电七十年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一支规划设计队伍的默默付出,他们是中国水电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领者——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简称“水电总院”)人。

成立七十年来,水电总院始终牢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的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走向高质量发展,为世界能源变革贡献“中国经验”。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水电总院的“足迹”

水电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燃料工业部成立的水力发电工程局,在七十年的时间长河里,全程见证、参与并引领了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从建国之初起,我国水电事业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都伴随着水电总院人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身影。

从成立之初,水电总院就开始参与众多的河流规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有河流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水电总院勘测者到过的“足迹”。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过3年的恢复治理,国民经济日趋发展。华东地区工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也随之增长,需电殷切。为了解决华东地区用电需求,1954年,水力发电建设总局(水电总院前身)通过地形、地质、水文等补充勘测、调查和分析工作,证实在新安江干流上的铜官坝段,修建百余米高混凝土坝的可行性,经过审慎的权衡比较,推荐新安江一级开发方案并列为第一期兴建的工程,由此拉开了我国自主建设水电站历史的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云南小湾水电站开发研究启动,在水电总院锲而不舍的科学论证下,1999年7月,小湾水电站开始筹建,工程建设条件异常艰苦,湿热的河谷气候,狂风骤雨是家常便饭,建设者们在深山峡谷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到2011年10月工程全部落成,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水电总院和建设者的“十年砺剑”,迎来了我国水电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近年来,我国水电技术进一步“炉火纯青”,尤其是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的顺利完工,在世界水电开发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最初的勘测、设计,到最终的验收评审,水电总院全程参与了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的诞生,为该工程日后得以享誉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9年12月8日,“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红色鲜艳的主席台上,国家最高质量奖——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正式授予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这一创造了10项世界第一、10项国内第一的历史性工程,让中国水电“当惊世界殊”更加实至名归。

七十载峥嵘岁月,水电总院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成就了一段又一段传奇,在一代又一代水电总院人的卓越追求下,近年来,随着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等标志性工程的顺利推进,我国水电事业已成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多年领跑的飞跃。

服务国家战略 不断引领中国能源变革

作为核心业务之一,产业规划与政策研究服务是水电总院的立足之本。在七十年的发展中,水电总院涉足了整个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宏观政策研究、规划、勘测、设计、科研,同时承担着我国大中型水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等产业的前期工作管理技术服务、工程安全鉴定、工程建设验收及一大批重大水利项目的评估工作,不断引领着我国的能源变革。

茫茫戈壁,赤日炎炎,在新疆哈密,一条连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正源源不断地向中部地区输送着来自新疆的清洁电力。作为国内首个风光火打捆外送的示范工程,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备受瞩目。2014年,水电总院完成了新建9条输电通道“风光火打捆外送”研究。

推动风光火打捆外送基地建设,是水电总院不断求索,助力可再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15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水电总院加快变革,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智库型咨询公司”。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智囊”机构,水电总院在2015年和2019年,分别牵头开展了全国“十三五”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规划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工作,为我国能源革命谋划蓝图,并推动我国能源体制改革、能源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快。

从2015年开始,为加快推进光伏行业产业升级,水电总院会同国家和地方开始规划“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等新型模式。首个重点项目是打造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示范基地,提供从前期规划工作开展、示范基地工作方案到项目优选、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技术服务。而今,这座昔日的“煤都”正在加速向“清洁能源之都”转型。

首批领跑者基地成功建成后,水电总院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指示又陆续开启了第二批、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以及光伏技术领跑基地的建设。在“领跑者”项目实施的数年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不断提速增效,领先技术层出不穷,成本下降举世瞩目,并衍生出诸多“光伏+”跨界融合和创新的新业态。在此过程中,从最初的“策划”,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的建设,水电总院全程引领了光伏行业的这一重大历史变革,助推我国光伏产业引领世界风向。

在水电总院的助力与推动下,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逐渐步入快车道,并在全球实现遥遥领先。近年来,一大批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光储国家级示范工程、亚洲最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和单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等重大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扎根祖国大地,蓬勃生长。

成果丰硕 创新求变谋未来

除了推动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水电总院还通过积极参与技术服务工作、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助力可再生能源行业提质增效。

水电总院注重科技创新,建立了开放式、立体式、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能源领域政策研究和科技攻关,取得了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尤其是在水电领域,通过组织行业技术力量持续开展科技攻关,有效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水电坝工技术、泄洪消能技术、地下洞室工程、高边坡治理及大坝抗震技术和水电施工技术水平全面跻身世界前列,一大批世界巨型水电工程已成为全球水电建设史上的“标杆”,成为“大国重器”。

水电总院院长郑声安表示,近年来,水电总院持续做好项目前期、建设期技术服务工作,护航高质量发展,承担审查、验收、质量监督、评估、安全鉴定、咨询等任务。水电总院持续推动项目管理,有效促进资源合理调配,加强项目过程控制,协调跨领域跨部门复杂问题,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

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的组织者和推动者,2015年以来,水电总院紧密围绕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出台的标准化改革文件精神,结合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实际,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标准化改革,为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

此外,水电总院还积极开展标准“走出去”研究工作,行业标准化管理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为解决绿色能源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2019年,水电总院主导的《风电技术标准“走出去”》《太阳能技术标准“走出去”》等重大标准化课题研究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验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2015年以来,水电总院紧抓信息化重大发展机遇,依托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开辟全新经营业务,全力推广国家级、省级、地市级能源基地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

未来,在水电总院和全行业的努力下,中国能源产业仍将面临诸多历史机遇,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聚力,为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