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南首家超大网红彩妆集合店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8月7日从成都零售商协会获悉,由该协会联合中商数据出品的《成都市2020年上半年首入品牌研究》出炉。

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成都2020上半年首店数量累计开业122家,尽管与之前相比有所减少,但全面超越广深,领衔新一线城市,位列中西部第一。

不难发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扰乱品牌和城市原本计划好的步伐,但并不妨碍成都在首店经济上继续发力。

那么,今年上半年,成都首店经济呈现哪些特点?

品牌类型

餐饮首店呈现“小店快跑”趋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从首店的类型比较来看,此次成都入驻全新品牌80家,占比65.5%,旗舰店、概念店或体验店42家,占比34.5%,进驻首店主要以餐饮与零售业态为主。

报告显示,成都首店进驻各业态类型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较为均衡,零售、餐饮及生活配套均有一定比例,整体均衡发展。成都在疫情时期生活配套和娱乐业态恢复较快,上半年生活配套和娱乐业态同比增加较多,儿童娱乐、大型娱乐场所和疗养服务进驻明显。

相较2019年上半年,2020上半年经济下行,餐饮首店呈现“小店快跑”趋势,轻餐、饮品、烘焙等小型餐饮店较同期有所增加。但川菜、火锅、特色餐厅、咖啡茶饮、日料、西餐等正餐仍是成都首店主要品类,超餐饮品类70%。

从零售业来看,各类服装品牌(潮牌、设计师品牌、买手店)、美妆等成为零售首店主要进驻品类。相比2019年上半年,全国新店频开的美妆集合店、数码及珠宝品牌加速向成都布局,扩大西部商业版图。

生活配套与休闲娱乐各品类和数量都有所收缩,生活类以美容/美发/美甲及超市为主,其中超市为大型连锁新店和本土新超市为主;娱乐类以筹备许久的大型主题游乐及书店为主,新开首店中不乏livehouse、影院等业态逆势开业,凸显品牌对成都娱乐氛围信心。

2020年上半年,成都引入店各业态品牌较2019年同期首店品牌更为丰富,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为亲子和运动健身业态,但疫情趋缓后,生活配套与休闲娱乐业态开业增加。

报告显示,上半年未有全国首店和亚洲首店开业,下半年成都国际化、重量级的首店仍需提高,实现首店“增量”的同时,也能持续“提质”。

首店分布

成华区、青白江区进驻数量上升较快

2020年上半年,首店品牌主要集中于成华区、金牛区和青羊区,相较于2019年上半年,成华区、青白江区首店进驻数量上升较快。与2019年同期相比,市场相对成熟且饱和的核心城区如锦江区、武侯区首店数量减少。

上半年成都首店品牌分布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金融城-科华商圈与春盐商圈,以购物中心为主,相比2019年同期,街铺首店比例有所提升。其中,龙湖滨江天街首进品牌占据第一。

“成都依托极高商业成熟度和消费活跃度,成为‘中西部首店第一城’,品牌选择成都的同时,也在反哺成都的商业和经济,进一步与空间价值耦合。”报告指出,面对首店经济,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2020年上半年引入首店数量122家,全面超越广深,领衔新一线城市。

专家

核心商圈品牌集聚效应再次增强

世邦魏理仕成都研究部主管林晴岚表示,“首店”经济值得关注的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首店”的具体品类、选址分布以及呈现模式。此外,鉴于消费者愈发理性,首进品牌以多样化的模式呈现,最大化发挥实体店优势,如快闪店、主题店、社区店等。

“首店细分项的监测不仅给予我们更多角度透视市场发展周期,亦给市场主体诸多调整升级的新启示,继而使城市商业经济活力延续。”林晴岚表示。

在她看来,疫情之后的复苏时期,商业项目运营商的积极应对、品牌方的精准把握、内需特征转型正在共同助力成都零售物业市场回暖。在核心商圈,运营商积极利用品牌资源来调整业态/租户组合,或升级店铺,使品牌集聚效应再次增强,包括远洋太古里吸引数个服饰及餐饮首店入驻,如山本耀司中国大陆首家旗舰店、Chanel中国新概念国内首店、LeTao西南首店等,并在五周年庆联合超60家品牌推出货品限量首发或独家首发;成都IFS大规模的升级既有店铺能级,包括匡威、Evisu、Kiton等的十余个店铺升级为更高能级的西南旗舰店;伊势丹百货则持续利用日本品牌资源,招引日本护肤、餐饮首店,如Elixir、Royce。(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图据成都零售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