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廊下

很多人会想到打莲湘

其实廊下土布也是一大特色

土布的发展

也折射着时代的印记

走进位于廊下镇山塘村的江南莲湘民宿,莲湘文化与江南风情主题随处可见,其中由廊下土布制作而成的旗袍、手包、桌布等手工艺品更是精巧可爱、别具一格,吸引了不少客人的视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宿的经营者曹月芳是个土生土长的廊下人,土布对她而言,既是她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是她心目中的时代新风尚,回忆起来,土布伴随她走过了风风雨雨、岁岁年年,那是一段又一段“布”一样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月芳的记忆中,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是穿土布制成的衣服,那时大部分的农村妇女都会纺织,孩子们就帮忙去田里采摘棉花,过年时的新衣也是这样织就的。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家不得不放弃对服装美的追求,衣服款式往往单一、色调也较为沉闷,通常以黑、蓝、灰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的确良”等面料的逐渐普及,身着土布衣服的人逐渐少了起来,款式也日益丰富了起来,喇叭裤、连衣裙等新颖款式逐渐走进市民的生活。在曹月芳的记忆里,那时候大家有点羞于穿土布衣服出门了,感觉穿土布是有点“土”的。“不过啊,那时候我们都喜欢拿土布做床单,干净的旧床单还能用来做孩子的尿布,柔软干燥还环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机杼“轧轧”,木梭来回穿梭,转眼时间来到了20世纪。曹月芳记忆中的土布,在越来越多新颖款式和新式面料的冲击下,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藏到了衣柜深处,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月芳去一户远房亲戚家做客,恰好遇上家里的老太太在晾晒自己的土布衣服。曹月芳诧异地发现,那些衣服的对襟、滚边、盘扣等细节都做得很到位,款式也颇为别致。她赶忙去询问老太太,这才知道原来老人算是“大户人家”出身,每一件衣服都是当时颇有水平的裁缝精心制作的。“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不是土布做成的衣服不够漂亮、不够时髦,而是我们没能充分挖掘它的美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天起,曹月芳就深深沉迷于土布的魅力无法自拔。收土布、裁新衣、组织土布走秀、经营一家满是土布元素的民宿......这些年,曹月芳的工作和生活中,随处见土布的元素。在曹月芳经营的民宿内部,一幅横批为“布衣不老”的对联,正是曹月芳对于土布的态度,既道出了土布的复古和时尚的双重属性,也寓意着她挖掘土布之美的“不依不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时尚元素的注入,土布更是成为了备受欢迎的时代新风尚。从早先在金山区各类舞台上抛头露面,再到繁华的南京路崭露头角,甚至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土布的魅力正多角度多形式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这让曹月芳很是感慨。“从不得不穿土布衣服,到不愿意穿土布衣服,再到现在又开始喜欢带有土布元素的衣服了,我感觉这就是我们生活越来越好的表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绕民宿一圈,一件绣着凤凰纹路的土布旗袍格外引人瞩目,精巧之余又依稀可以感受到土布的质朴韵味,它也是曹月芳的最爱之一。曹月芳常常会在一些隆重的场合穿上它,显得得体又独特,回头率颇高。对于曹月芳和越来越多喜爱土布元素的人而言,这每一针、每一线、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成为了勾勒当下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一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丨朱悦昕 熊雪寒 封健炜

通讯员丨戈晓莉

编辑丨孙进

责编丨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