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乡张槐湾

魏新怀

故乡张槐湾,如同一艘陈旧的古船,静静的停泊在美丽的洛河边。古槐树、碎石窑、老爷庙是村里的代表符号,历经数百年风雨,变换的是一代一代人的面孔,积淀下的是古村黯然无语、恒久古朴的历史。

由甘泉县城出发,沿洛河逶迤而上,行约20公里,在一处路西伫立一座砖瓦小古庙和一棵老曲树,路东一座古戏楼和一棵老槐树,前面是一座石拱桥,桥两头沿沟两侧住满人家的村庄,就是张槐湾了。村名取张槐湾,村里却未住一户姓张的,全村上千口人,几乎全部姓魏,洛河川上下方圆几十里,一提起张槐湾,便都知道是个魏姓人家的大村庄。在中国,地名的获取大多与地形特征、宗族姓氏、名人名字、或故事传说有关,而张槐湾魏家却与其村名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听爷爷讲,张槐湾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最早住的全是张姓人家,故取名张槐湾,但因兵祸、疫病等缘故,张家人丁越来越不兴旺,不知在那个朝代,被用绳索绑连的魏家兄弟四人,随队行走到张槐湾天黑歇脚,张家人同情怜悯魏家四兄弟,商量后探问是否愿意上门招女婿,流落途中的四兄弟商量之后,同意让老二带老四留在张槐湾做上门女婿,老大带老三随队沿洛河继续南行,至今,张槐湾魏家只有二门和四门,没有大门和三门。就这样,魏姓人在张槐湾落了户,与张家成了一大家人。魏家俩兄弟倒插门张家,经过几代繁衍生息,张家人丁依然难以兴旺,倒是魏家人丁有所留存,到最后,张家人或迁居他处、或葬于距村子北三里处老陵沟里张家陵湾,至此,张槐湾就再没有了张家人。张家在张槐湾村的自然繁衍中消逝后,魏家人继续沿用了张槐湾这一村名,应是取不忘根本与缅怀感恩之缘故,但魏家在张槐湾的生存亦极为窘迫,特别是在人丁发旺上,虽比张家强,却未显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化缘道人,族人善待数日,对村情有所了解,临别时告诉族人,村子因住人的这条沟与河对面的沟端对相冲,两沟相交汇入洛河,人脉、财脉就都被冲走了,只有在村头沟口修建一座庙,将对面沟遮挡着,才能聚集人气、财气。于是,族人按道人的指点,在村口修建起了保存到现在的这座老爷庙,庙里供奉着关羽关帝爷,以求祛灾避难、保族人平安,日日香火侍奉不断。按风俗,有庙就要给庙神唱戏,所以,族人又在庙对面按照修庙的规格,建了座高大的戏楼,这戏楼同样从地平处修起,先用四层石条垒成长方形戏台,南、北、东三面用大方砖砌墙,白灰勾缝,蓝瓦铺顶,楼脊、挑檐也都极为考究,西面正对古庙,庙和戏楼中间是一棵三人合搂的古槐,每逢庙会都要唱几台大戏,人们在古槐下乘凉看戏。说也奇怪,自那以后,张槐湾鸡犬相安、人畜太平,村境一年胜过一年,族人无不为之赞叹涕感。在村口平地上建庙,洛河川上下是不多见的。所以,这古庙、古槐、古戏楼也就成了张槐湾古村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更替,时光流转。经过一代代生生不息的艰辛努力,张槐湾魏姓人家由单边小户逐渐繁衍壮大成一个整村大户,大约因无其他杂姓,在洛河川上下独具声名,提起张槐湾,便知是魏家。随着人口增加,村庄日益发展扩大,土地等自然资源日显匮乏,张槐湾村的贫穷也就渐渐出了名,上下川人都知道张槐湾是个穷村子,为了生计,村子里有人开始外迁,于是在县境内的魏家沟、王坪、南义沟、老人仓等村子,有不少魏姓人落户生根、繁衍生息,亦为一方发展抛洒着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张槐湾魏姓人人脉的历史传承,因囿于无文字记载,仅凭代代口传,难免有口误、遗漏或讹传,故还有其他几个版本,只是大同小异。现在,要还原其历史真实面目,恐非易事!但从口传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姓入驻张槐湾应与明朝几次移民大潮有关,爷爷常说的“解手”一词,系明朝移民专用词,今天在村里老一辈,仍有人沿用这一词汇,说明张槐湾魏家应是明朝大移民时迁徙至此的。

历史是不应忘记的。对于迷宗失谱,不论是一个人、一个宗族、还是一个民族,都是莫大的悲哀。因为这样会失去历史、失去根系,也就失去了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槐湾,我的故乡! 古老的关帝庙是你福佑子孙的一道齐天屏障,老槐树的年轮是你承载过去与现在清晰的纹路,碎石砌就的小石窑是你历经沧桑最好的物证。 走过历史,走进现代,今天的你,虽然依旧清贫,依旧寂寥无声,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像村前坪那一排排绿油油的大棚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永远焕发着无限生机与活力!

(图均来自网络/侵删)

文学顾问:刘虎林 孙新社

文学指导:魏新怀 张湛武

文学编辑:李绥宁 刘 焕

解说编辑:陈 军 杨延萍

解 说:白 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魏新怀,男,大学本科学历,陕西甘泉机关干部。业余时间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尤其喜好写风土人情散文,其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借助丰富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溢情于言志,表达作者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统一,展现出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曾在《延安日报》等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数篇。

END

监制|高延平

总编辑|吴生斌

责任编辑|陈军

编辑|刘强 崔春娥 刘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