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想课堂:寻找共鸣与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悦 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哲学博士。现为宁波效实中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大赛金奖。 致力于“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理想课堂的实践研究,专著有《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等,近百篇研究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或学术杂志。

什么是理想课堂的关键因素?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课堂达成需要知识、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而我,一直走在寻找理想课堂的路上。在我看来,好的课堂教学,总是“酝酿”着美丽的相遇。如同茶道的“一期一会”,它蔓延着知识的茎须、摇曳着生活的花影、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师生在课堂中一路相伴随行。

语文:与未来人生的意义关联

好的课堂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先从一个课堂教学实例说起。学习《师说》时,课堂上有学生这样提问:短短几百字,为何能穿越时空、经历岁月淘洗,成为当下语文课程不能忽略的学习内容?小组讨论中学生达成共识:《师说》解答了当时社会(尤其是士大夫之族)“求师”与“为师”的困惑,文中的知识观、师生观对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具有深远现实意义;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对东汉以来逐渐形成以至鼎盛的骈文的形式主义进行批评,强调了文以载道的传统。

我觉得,韩愈的影响远胜于此。《师说》可以看作是从韩愈生命里“流淌”出来的作品,如何引导学生往《师说》的纵深之处再走一步,如何让韩愈的人生故事启迪学生的未来人生呢?我设计了课后作业:韩愈生活史(写作《师说》前后)研究。学生查阅了韩愈创作《师说》前后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从丰富的资料中整合了很多之前全然不知的真实素材:韩愈先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位学术卓然的教书先生;韩愈升任监察御史,是一位以命相搏的万民好官;韩愈被贬为阳山县令,是一位心系家国的眷眷士子……创作《师说》前后的韩愈,正经历着人生的跌宕,他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圭臬,虽然历经坎坷却从未放下自己的担当与使命。学生说,原以为《师说》就是意义世界的全部,没有想到的是,《师说》只是意义世界的冰山一角,《师说》成为经典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原因,那就是《师说》背后站立的大写的人。

学习就是这样一场意义搅拌的过程。当学生从《师说》中看到作品与人生隐秘而真切的联系之后,我又跟进提出一个问题:创作《师说》时的韩愈大约35岁,试想,35岁的你会是怎样的呢?学生们争先发言:“我会是一个律师,我会永远站在正义这边”“我想我应该已经成家立业,我不一定是人生赢家,但我一定不负年华”“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媒体从业人员,以自己的笔,传递时代强音”……

教学永远联系着学生的未来人生。我所理解的理想课堂,永不放下语文课程在“成人”方面的社会担当。若我们只是在文字、文章、文学的格局里兜兜转转,也许永远也跳不出知识学习的“深坑”,至多只是知识学习的“平面的滑行”而已。

文本:历史在场与现实观照

语文教材中的《长亭送别》是元代杂剧《西厢记》里非常重要的一折,但实际教学遇到了瓶颈,因为学生与之“相距甚远”。如何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点燃阅读的“生长点”呢?反复斟酌文本,我觉得打开阅读通道的密钥一定藏在文本里。《长亭送别》整折戏都是崔莺莺的唱词,但又是非常独特的唱词——女主人公是含着眼泪唱的。我设计了课堂学习的探究型小课题“泪光盈盈处的离愁别绪”,通过品读眼泪,走进崔莺莺的内心世界,了解崔莺莺送别张珙时复杂的心绪,以期让崔莺莺的眼泪成为教学意义的引爆点。我觉得,文本是自在、自洽的,它有自我运行的规律与独特性,朝向文本的我们,只有“入得其里”深味其意,方能“出得其外”获其启迪。

在一节借班教学公开课上,课堂讨论氛围热烈,话题正往深处“潜行”。这时我看到一个男生高高举起了手,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发言“投掷”了一块出人意料的“石头”:“张老师,崔莺莺有什么好哭的?张珙去考状元,又不是不回来了。哭就哭呗,您说要花一节课时间研究崔莺莺的眼泪,我觉得没有意义。”这块“石头”瞬间“敲醒”了我——学生们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享受着科技迅速发展带来的出行和沟通便利,的确无法深入理解崔莺莺为什么会有这么低的泪点,至于崔莺莺在送别宴会上从头哭到尾更是令人费解。

有关“有什么好哭”的问题,学生讨论之热烈也在我意料之外:文本还原了历史场景,是小农社会、农耕时代社会生活图景的真实再现;在交通、沟通都不便捷的时代,人们是将“生离”等同于“死别”的。此外,崔莺莺的担忧不仅仅限于常人的“生离死别”,还有特殊情境中的特殊原因:张珙考中状元,也许会“一去不返”,皇帝或许会招他为驸马,高门贵族也有可能招婿;若是考不中状元,张珙或许也会“一去不返”,留在京城“上复读班”“死磕”到底。这正是“中”亦忧,“不中”亦忧啊!

那节课生成了新的学习内容:文本的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情境会有逆差。如果崔莺莺生活在当下,她还会不会泪流满面?学生善于从自我生活经验出发观照文本,但文本是历史的产物,它属于自己的时代,学生应走进文本现场,贴近文本阐释意义;当然,优质文本超越时代,属于时间,这得取决于文本有没有提供“有意义的巧合”,也就是共时性价值——《长亭送别》属于后者,追求自由爱情是历史与现实都认可的审美情怀。

走进文本深处,走进的是文化历史之场,聆听的是历史与现实清音和鸣的旋律。我所理解的理想语文课堂,知识总是可以和学生的思想良性互动,即便相隔遥远,教师也要和学生一起去找寻那扇“门”,去找到打开门的那把“钥匙”。

实践:学习方式的延伸与改变

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依托语文综合实践课程,组织语言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有效策略,能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系列综合实践课程,经过五届学生的实践尝试,课程价值基本得到实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我们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通常从“青春读诗会”开始。每一届学生在读诗会的活动中,以课程内容为核心,以共同体研习为方法,以成果展示进行共享。每一期读诗会,都由学生自选篇目、自配音乐,从主持到音效、灯光、舞美设计,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迄今学生已朗诵近两百首诗歌。诗歌之美,流淌在音韵节奏里,诗歌是听的艺术。这些诗歌,穿行在岁月的阳光中,也沉淀在学生的高中记忆里,诗歌里流淌的优美质感,将永远定格在青春时光里,因为,青春读诗会链接的正是学生最美好的年华。

除了青春读诗会,我们还组织了名著阅读报告会、班级“1对1”辩论、戏剧写作与表演、“走近甬籍文化名人”等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贯穿了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学生共读的书、研讨的辩论题、自制的道具,他们的活动感言、舞台脚本、评委记录单,他们的活动照片、影像资料、花絮素材,他们专注的眼神、头碰头的对话、手把手的互学互教,都被收藏在我教书生涯的“宝匣”里,每每打开,清芬盈面,真如鲜花满树、弥足珍贵。记得一次学生们利用五一节假期去杭州采访甬籍著名音乐家周大风,而今,周大风先生已驾鹤西去,而《采茶舞曲》的优美旋律依旧在全球华人世界里久久飘荡。学生们留下的文字资料、照片、录音,还有一组采访手记都成为研究周大风先生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一篇相关的随感中,学生写道:“人生的价值,与物质无关。至少,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是不会感到物质的束缚的。久久磨灭不去的,还是周老的那句‘不与俗客争名利’。看着台历,我在5月的那一页,写下了一个词语——‘大风’。”

走进生活世界,置身真实情境,语文课程实现人的社会化延伸。语文综合实践留下的不仅仅是人生的“碎步”,更是生命的“印痕”。我所理解的理想课堂,不囿于课堂的“狭小”天地,它可以将语文实践的“触角”伸展到生活世界。(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