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千年时光,让我们回到汉代的西域,曾经的三十六城邦诸国,在西域大地上演绎着时代的变迁,它们在经历打打杀杀的争夺之后,一些弱小的国家逐渐被强大的国家兼并,然后更改了原来的国名。这也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法则,弱小则被蚕食,强大的则兴盛数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温宿县地域就是古代的姑墨国地,而真正的古代温宿国则是在如今的乌什县境内。名字的修改和确定,要从清代光绪帝十九年(1893)说起,当时的温宿国已不复存在,姑墨国亦也消失,于是清政府就在今天的温宿县境内筑温宿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置温宿县,一直被延用至今。

追溯历史,今天的阿克苏和温宿县都属于古代的姑墨国地,直到清代以后才有了现在的名字,这是时代的发展规律,我们不必去纠结名字的由来。毕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老去的是岁月,逝去的是时光。只要从史料中明白每个地域的渊源,知晓从汉代就归属中央集权制管理,这就足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宿是汉代西域地名,在维吾尔族语中称“阿克苏阔纳协海尔”,就是阿克苏旧城的意思,也有解释为“温宿”是“多水”的意思。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商埠,并留下了张骞、班超、鸠摩罗什、玄奘、李白、林则徐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在史料中,我们都可以查寻到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温宿县城北面的土山上,有一片延续千百年的古墓地,矗立着王子墓和王母坟,它们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时过境迁,我们依然能从那些历史遗迹中找寻到曾经的古国文明。

经过历史沉淀和时光过滤,如今的温宿县,是一片瓜果飘香的绿洲。几十年来的开荒播绿,在县城北面偌大的戈壁滩,按照建设十万亩大果园的长期规划,县里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常年在野外战天斗地,终将戈壁滩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每年春天各种果树花香四溢,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简直就是一幅田园风光的自然和谐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宿县北靠天山,天然牧场和草场随处可见,帕克力克、塔克里克都是较为有名的草场,还有神木园、托木尔峰大峡谷等人文景区,博孜墩乡有远古岩画,还有汉代时期的破城子关隘等。在历史时光的交替中,温宿县继承了厚重的人文和历史,抓住时代发展机遇,成为南疆林果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水源丰富,温宿县种植的水稻在全疆也是闻名的,由此号称新疆的“鱼米之乡”。每年从这里销售的水稻,极大地满足了全疆市场需求。很多养殖水产的农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养鱼产业,冷水鱼是温宿的特产。

说起美食,温宿县有卤鸽、烤全羊、还有以干果做成的特色食品等,特别是核桃、红枣、香梨、红富士苹果等,远销全疆和内地市场,为农民实现了持续增收。

温宿和阿克苏共同打造“阿温一体化”建设,如今新城区基本和阿克苏市连成一体,高楼大厦、教育学院、大型超市、物流、建材、汽车和生活小区等,城市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绿化、亮化和规划等越来越美观,随便走走,你觉得这里就是一个偌大的花园。

温宿绿洲,是一个值得久居和留恋的地方。如果有机会,你一定别错过了南疆的瓜果之乡、鱼米之乡,因为这里有属于你的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