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历史上经历了朝代等更迭或者政权的变化,受封建礼教文化的熏陶,历史上的君臣文化有着浓厚的积淀,“食君禄、分君忧”是最直接的表现,甚至在很多朝代的末年,有少数的臣子宁死不降,以行动表达了对前朝的忠心。其中就有三个朝代的的忠臣代表。我们先后来了解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位是南宋末年的文天祥

对于文天祥,我们从他的一句诗来开始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表明了文天祥对大宋的一片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天祥殉国的那一幕是非常壮烈的,其实早在文天祥去与元军谈判被扣押的时候,就受到了各种威逼或者诱降,但是文天祥一直从容淡定,就连忽必烈的账他都不买,还说过:“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忽必烈其实不忍心杀文天祥,不杀颜面过不去,杀了又很可惜,所以在众臣的劝谏下,本来已经下诏处死的,后来忽必烈又改诏阻止,不过,这个时候的文天祥已经被行刑完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天祥在临刑的时候,还特意找到了南面,并且面向南方跪拜叩首后才被行刑的,因为此时的大宋朝廷正在南方。可见,文天祥的忠心可昭日月,真像他讲的"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

第二位是永乐初年的方孝孺

方孝孺在洪武年间有名的大儒,也是太祖朱元璋遗训里的托孤大臣,他的老师就是朱标的老师宋濂大学士。建文帝登基后召方孝孺入阁,此时的方孝孺几乎成为了文班领袖,被委以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孝孺的名气很大,不光是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而且他还是朱元璋非常看好的一位儒士,就连当时分封在外的诸王都对他非常尊重,其中就有朱棣。自从建文帝在齐泰等文臣的极力削藩的建议后,朱棣为了自保,发动了“靖难之役”,以八百兵勇成功取得胜利,最终攻下来南京城,并且荣登大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登基后,对方孝孺爱惜有加,虽然他也是赞成削藩的人物之一,但是如果能将方孝孺笼络过来,将会为他自己以后的施政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准备让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但是方孝孺却只写了四个字——“燕王篡位”!因此激怒了朱棣,虽然以杀头威胁,但是方孝孺却没有丝毫的害怕,表达了即使就是死也不会与篡位者同流合污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孝孺的一句“要杀就杀,诛我十族又如何?”让朱棣在登基第八天大开杀戒,果真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共计873人。眼见了文武百官多见风转舵投靠燕王,但是方孝孺宁死不降,最后被施以凌迟处死于江苏南京的聚宝门外,年仅四十六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除了文天祥和方孝孺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的忠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足迹!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