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追完《三十而已》了,你们估计也看了吧。

我看网上大家都对这个结局不满意,编导本人还出来回应了,哈哈,说明大家都追剧上头了。

不管情节细节多狗血,顾佳的抗挫力我是真的很佩服。

尽管我和你们一样都希望有个对她更好的结局,但她就是那种,面对任何困境,都能靠自己走出来的人。

也许有人会忿忿不平,就是她太“厉害”了,到头来辛苦自己。我倒是觉得,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过,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选择依靠自己。

挫力不是人为去找挫折,而是遇到困难挫折难过后,可以马上收拾心情,再继续的修复力。

趁着刚看完这个剧的热乎劲,我和大家聊聊打造抗挫力的4C法则,大人小孩都适用。

1

能力(Competency)

没有能力谈抗挫,那是空谈。

所谓的抗挫力,第一点就是“心气”,就是沉在谷底还有那股劲告诉自己,“我曾经可以做到,这次我也可以”。

顾佳即使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她不慌的一个原因就是她很清楚自己曾经的能力,和现在仍然具备这样的能力。

第一次找疑似“勾引“老公的女下属说的这段话,就是她的底气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申到孩子养育,我们就需要多指出孩子的能力和优势。

低龄孩子还没建立完善自我,他们是需要我们来完成自我评价,去发现自己拥有的能力。

但这里要注意,评价不是空泛的表扬,“你真棒,你好聪明”,这些无法让孩子具体地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我们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她的优势。

“你很会动脑筋思考,这真的是个好问题,而且你不仅发现了问题,自己还解决了问题”,这样的评价就会变成孩子心中的印记。

那么下一次再遇到困难做不到的事情,这些印记就会浮现出来告诉孩子,“我很会动脑筋思考的,这次我也要试试”。

与之相反,如果我们只是泛泛夸,“你真棒,你很聪明”,这些印记不仅不会帮助孩子,反而加速了孩子的畏难,“这次我做不到,我大概就没这么棒,这么聪明了”。

2

自信(Confidence)

顾佳和许幻山的模式其实也是我们养育孩子需要警示的。

顾佳就像家长那样总在“善后”,那么许幻山这个巨婴就慢慢“习得 性无能”。

尽管顾佳仍然对着老公很崇拜,但许幻山内心遇到麻烦事就是第一时间逃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信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整天对着孩子说,“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最珍贵的”,也无法让孩子自信。

真正的自信都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展现自己“搞得定”的能力。

发现了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后,多提供机会,哪怕是很小的机会让孩子去体验“成功”,然后进一步去反馈,这是她的能力。慢慢地,孩子真正的自信就建立了。

举个例子,培养独立。发现孩子愿意在厨房“捣乱”(帮忙),我们反馈,“宝宝真的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打下手了”,这是指出能力。

之后可以主动邀请孩子洗菜、分配碗筷,进一步指出,“今天的蔬菜都是宝宝洗的呢,宝宝 独立了,是大孩子了”。

她经历过,真的做到了,我们再给予真实的反馈,她就有了自信。

那试着反过来呢,“宝宝,别动,妈妈来,你不会的”,自然她的自信就被打击了。

3

联结(Connection)

哈佛幸福课就提到过,一个人的心理幸福感来源于人际关系,家庭、爱人、朋友、同事之间的联结。

没人可以活成一个孤岛,当我们可以有紧密的情感联结时,我们的自尊水平就会相对高,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也会觉得安全,自然遇到挫折时“反击”的能力就会更强。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剧里的三个女主,每次遇到自己生活中的巨大波折,都是找闺蜜倾诉,某种程度这就是联结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更为重要,我经常会说,对于眼前的小小孩来说,可以独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已经差不多“耗尽”了他们所有的能量。

如果这个小孩还总处于焦虑害怕不安全的状态,那么她就是“超耗能”模式。

其实这也是解释了为啥我们总在反复说“高质量陪伴”,就是帮助孩子充电。孩子越低幼,耗能越快,所以会感觉很粘人, 需要反复多次给予“爱的充电”。

这样他们在探索这个陌生世界时遇到困难,也能用“满格电”的状态去迎接挑战。否则,能量低的时候,就只能哭闹、退缩、发脾气。

4

Coping(应对)

在看最后几集时,顾佳直面许幻山出轨的情节,弹幕都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说,演的不好,没有哭, 情绪都没到位;另一方说,难过到了极致,就是这样的。

说个个人感受,我就是这样的,遇到真正的大事、危机,我一般很少会哭泣发慌,我立马进入的就是“应对模式”。

我知道有人会觉得这样不好,但说实话我还是蛮感谢我爸爸从小这方面的培养的。

因为后来的成长道路上,我遇到过太多,哭了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些坎只能自己迈过去的经历。

就像顾佳在剧里说的,“人不担心后路的唯一方式,就是要把前路走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复力的最后一个C就是“应对”,应对是有方法的,所以我们经常会说是“应对策略”。

往小里说,哭、慌了神和直接进入解决问题模式,这些都是应对策略;往大里说,应对策略直接影响的就是我们可以把“前路”走的多长。

如果在孩子早期,我们可以多向他们展示除了哭如何进入解决问题模式,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有更多的应对策略,抗挫力自然就会更好。

我现在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小D玩“你能这样做吗?”,比如会右手拿勺吃饭了,你能换左手吃饭吗?你能两个手同时吃饭吗?

把已经熟练可以做到的事情,设置一些小小的障碍,需要孩子去挑战一下的。这其实是帮助孩子提高他们对于“挫折”的情绪阈值。

孩子慢慢就会发现,这些原本会让我大哭的事情,原来都是“小事”,生活的常态就是随时有挑战,遇到了解决了就好。

小D遇到做不到会发脾气,那下一步就是复盘,复盘其实就是把我们父母的人生经验,应对策略教给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自己的经验是分为两类。

真的做不到,和自己和解,我对小D经常说的口头禅就是,“啊偶,生活嘛~”

--认怂也是一种应对策略,你不会为了“非要做到而做不到”,对自己的无能生气。

想要做到的,分析原因找方法,我对小D经常说的口头禅是,“我们来想想,可以怎么解决”

-- 父母的人生经验很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教会孩子拆解任务,把一个“难的”大怪兽,一部分一部分击退。

当这些都成为日常化状态,这个孩子的抗挫力也就提高了。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下,学会应对和哭不矛盾的,低龄孩子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哭,这是非常合理的。

我们之所以要带着他们复盘,就是展现给他们看,你看,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除了哭,还可以怎么办。

所以大家不要纠结孩子有没有哭,更加不要总是花精力在阻止孩子不哭,而该多花时间去提高4C,才是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钻石有4C标准,希望我们每个人也拥有这样的坚韧又珍贵的4C内心。

愿我们和我们的孩子,

都能自强到无需有人宠有人惯,却依然幸运到有人宠有人惯!

都能幸运到一生顺遂、没有波折,却依然有随时战斗、披荆斩棘的勇气!

正在团

正在团

而昨天留言里最开心的就是有个朋友对我之前出的《品学儿童分级阅读》的反馈了。这套课程是送给我女儿和所有云宝宝们的,孩子的反馈就是对我课程的最高褒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