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8月7日下午在区行政中心大会堂开幕。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卢一先出席会议。南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谭均主持会议,南沙区区长董可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南沙区政协主席钟华英出席会议。区政协委员等应邀列席会议。

董可表示,2019年,南沙区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3.23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754.58亿元、增长2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亿元、增长11.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90.63亿元、增长99.5%,一般公共预算八项支出220.76亿元、增长46.8%,上述5项经济指标增速全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8月7日下午开幕。刘伟拍摄

产业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科创要素加快集聚,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首批项目已动工,冷泉系统实验等3个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创平台正加快推进,国际IPv6根服务器已落户,全年新增国家、省、市、区级高层次人才约3200名、增长80%,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3家,集聚人工智能企业180多家,华南技术转移中心进驻科技服务机构近70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占全市的1/5。

先进制造业持续壮大,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1155.08亿元、增长12%,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芯聚能、联晶智能等项目动工建设,恒大南沙纯电动汽车基地装配车间基本竣工,南砂晶圆半导体中试线项目已全面投产,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船舶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60.12亿元、增长237.6%。

航运物流及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676万标箱,水上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居全国第二,上线运行全国首个线上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开工建设华南唯一的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首创汽车平行进口“保税+会展”新模式,落地全国首单二手车出口业务和广东自贸区首个文化保税展示项目,汽车平行进口保持全国第二,邮轮出入境旅客量稳居全国第三。

创新金融蓬勃发展,全年新增金融和类金融机构189家(累计6522家),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28.91亿元、增长8.2%;成为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国际金融岛启动建设,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汇丰全球培训中心动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商环境:发展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和财政管理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出台全国首个制度创新促进试行办法,落地实施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

自贸区挂牌以来,累计形成6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3项、112项和202项分别在全国、全省、全市复制推广,全年新增92项制度创新成果,开办企业最快10分钟领取营业执照,政府、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70和15个工作日以内,人才引进入户10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项目实现“交地即开工”,7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动”,全年营商环境模拟世行排名第24名;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

建立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编制实施首批26条与港澳规则衔接的工作清单,推出342项“湾区通办”事项,全年新设港澳企业824家,投资额433亿美元。

城市综合能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优化提升明珠湾起步区、南沙湾、大岗、万顷沙、庆盛枢纽区块等片区规划,明珠湾起步区落户总投资约901亿元的32个金融商务总部等产业项目。

统筹推进总投资约1713亿元的113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南沙港铁路龙穴南水道特大桥合龙,地铁18号线土建工程完成67%,南中高速、深茂铁路江门至深圳段开工建设。

54个城市更新项目加速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率和增速全市第一;依法拆除违法建设362万平方米。完成20条河涌整治,巩固提升潭州滘涌治理成效,3个国考断面全年平均水质达标;100%的村庄达到省定干净整洁村标准,6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累计78条村建成市级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社会事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和10.6%,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2%;全年提供就业岗位超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近1.8万人,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水产规模和产值均居全市第一;“二次报销”医疗救助政策惠及群众17.4万人。

新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3间,建成长者爱心食堂75个,服务群众67.07万人次;全年新增幼儿园学位6500个、公办中小学学位4710个,新引进执信中学南沙实验学校、湾区实验学校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安排3210个公办学位解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新落户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等高端医疗项目。获评“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府建设: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

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40件、政协提案165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公共法律服务感知度测评位居全市榜首,法治广州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区(县)级“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今年以来,南沙构建疫情防控“四级责任体系”,精准有序做好疫情防控。率先在全市建立疫情防控指挥系统,入选工信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名单,加强“四个关键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筑牢境外疫情输入防线。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确保疫情期间“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

今年以来,南沙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迅速出台“关爱企业10条”“人才8条”“提振经济37条”等一系列政策包,集中签约和动工总投资额超2500亿元的113个项目,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5.31亿元、增长0.3%,在全市率先实现正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等五项指标增速全市第一,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要把握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广深“双城联动”的重大机遇,按照区委“1235”发展思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建设,持续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功能,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三区一中心”建设全面上台阶,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更大贡献,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勇当排头兵。

会议提出,今年南沙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是突出稳预期强信心,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提升服务效能,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二是突出保就业保民生,全年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7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三是突出挖潜赋能,大力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四是突出创新驱动,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超6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47%,R&D占比提升到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沙蕉门河中心区航拍。刘伟拍摄

2020年,南沙将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聚焦保底增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全面保主体优服务,着力扩投资促消费。

二是聚焦深化改革攻坚,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更实举措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更大力度优化投资自由便利政策措施,更高标准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更深层次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

三是聚焦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共建合作示范新格局,推进与港澳政策机制融通创新,加快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建设。

四是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打造高水平原始创新和战略产业策源地。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汇聚创新创业资源。

五是聚焦航运贸易金融创新,推动开放型经济再上新台阶。提升国际航运枢纽能级,拓展国际贸易新动能,加快现代金融要素集聚。

六是聚焦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绿色智慧宜居的广州城市副中心。推进国土空间利用提质增效,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七是聚焦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增进美好生活新福祉。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促进教育事业提质扩面,推动医疗卫生跨越提升,增添文体旅事业新活力。

八是聚焦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法治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行政效能,持续强化作风建设。

【南方日报 南方+记者】宾红霞 柳时强

【通讯员】南宣

【作者】 宾红霞;柳时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