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刮痧作为中医最常用的外治手法之一,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常规养生手段。

刮痧从效果来讲,确实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是操作时也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的,要是不了解反而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刮痧方面的常见问题供大家学习。

「痧」具体指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痧」是指皮肤下可见的一种红色或紫色的斑点和斑片,是经络气血中的「痧秽」

痧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故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出痧和瘀血一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争议刮痧是损伤毛细血管造成的皮下出血,那么为什么有的地方不出痧呢?为什么每刮一次出痧都会减少呢?

出痧和瘀血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刮痧后虽然会出现类似瘀血的斑点、斑块,但是却和瘀血造成的活动受限相反,原来疼痛难忍不能运动的部位,随着痧的排出疼痛会减轻,甚至消失,特别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为显著。

刮痧前后的变化及出痧的规律进一步说明了痧与一般的瘀血的区别。

刮不出痧,是力气不够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痧是不是越多越好?

有人认为出痧既然是排毒的过程,是不是出痧越多就越好呢?

其实不出痧有多种原因。第一种情况是身体状态确实很好,没有太多离经之血需要排出。第二种是之前身体瘀堵的太厉害了或者身体太虚,反而暂时出不了痧。第三种情况就是刮痧操作者的手法问题,该出的痧没有出来。

此外,一些肥胖、肌肉发达或是气血不足者不易出痧,腹部头面部等部位不易出痧,因此不可盲目暴力刮痧。

刮痧时我们要求「徐而和」的手法,操作时通过透皮入骨的手法达到临床效果。切忌使用暴力手法强行出痧。

刮痧的效果不是以出痧多少为唯一指标,还要以症状的改善作为衡量指标

刮出的痧到哪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刮出之痧颜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这个过程不是毒素被身体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排出体外了

刮拭时各部位所出现的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成为身体的异物,它们被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识别出来后,会被其化解,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

体内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活力正常,则痧退快,反之则慢。

刮痧该注意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刮痧使毛孔开泄,刮痧环境要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直接对风口,否则遇风寒之邪,邪气可从开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仅影响疗效,更易引发新的疾病,得不偿失。

刮痧后应休息片刻并喝一杯温水,建议不要立刻用冷水洗手脚,如遇雨天不要立刻外出,3小时内不要洗澡或直接吹空调。

刮痧后1-2天内所刮部位出现疼痛感(但不剧烈)或有「虫行感」,局部出现风疹块样变化,均属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