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市政府领导的见证下,六安最大的管道、型材生产基地——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扩大投资规模签署协议。根据协议,企业将追加10亿元投资,在园区五教路以东、寿春路以北的320亩地块上进行扩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据悉,这已是该企业落户六安后布局的第四期项目。

“来到六安不后悔!之所以一再追加投资,是因为我们对六安的营商环境有十足的信心!”日前,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军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回首来时路,他谈到最多的是对六安良好营商环境的深刻印象,“不后悔”——是他对企业落户六安最大的内心感受。

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4年初,谷军安陪同浙江中财集团领导第一次来到六安。彼时,为了物色集团安徽新基地的选址,他们已走访了省内不少开发园区。“对六安的第一印象是环境非常好,而且区位优势及开发区的基础设施等要素都很完善。不只是被这些所吸引,更主要的是被六安市及开发区领导的热情和务实打动了。”谷军安介绍说,虽然最初意向是在发达地区,但在考察、评估及综合对比后,集团领导果断拍板将新基地落户到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谷军安是河北人,他坦言,在这之前对于六安乃至安徽都不甚了解,因此,在2014年4月被集团委派至六安负责新生产基地的筹建工作时,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眼前是坑坑洼洼的荒坡,地块上原问题项目的建筑工具还没有完全拆除,仍有东一处、西一处的待征迁房屋……“一点底儿没有,担心签约前政府部门给出的服务承诺难以兑现,害怕因此延误集团给出的开工、投产日期。”然而,后面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一期项目涉及地块的16户征迁不到1个月时间完成了,2014年7月项目提前开工;项目需要配套的3.5万千伏输电专线,不到一周时间就顺利架设……“对于项目建设中的所有困难和问题,政府、部门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来协调解决。”谷军安兴奋地说,得益于此,2015年1月18日,在一期项目签约后不到10个月、开工后不到半年时间里,六安中财管道一期正式投产了,这缔造了全新的“中财速度”。

用谷军安的话说,此时他对六安营商环境已“心中有底了”。令他更加欣慰的是,政府、部门热心高效的服务并没有因项目投产停滞下来,而是与企业的后续发展“一路同行”。“不管是手续的办理,还是投资补助、研发奖励、税收返还等优惠扶持政策的申报,都服务得非常到位。而且每次政府、部门的领导走访企业,也会主动问需于企,想方设法地为我们精准解难,这让我们企业在六安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据谷军安介绍,在2015-2019年五年间,企业共获得各类奖补资金3300万元,能享受的政策“一项不落”;着眼于帮助企业构建成本优势,相关部门还帮助协调搭上了“直供电”,每年可节约电费约300万元。同时,在获悉二期、三期项目新增大口径市政管道及竹木纤维快装墙板等产品,迫切需要拓展内销市场的情况后,在市主要领导关心下,在市直和开发区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企业成功承办了六安市首届绿色环保建材高峰论坛,还参与了六安市首届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果展。“通过大力度的推介,我们的产品业内人人皆知,目前市内销售额已达1.8亿元。”

在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谷军安说,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精准帮扶同样没有“缺位”。“除了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针对我们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园区一边帮助申请开具运输证明,解决产品‘运输难’;一边想办法划定临时库位,解决积压产品‘存放难’。并且还帮助我们的员工返岗,以及通过线上招聘缓解疫情期间用工紧张问题。”谷军安对疫情中政府部门的“雪中送炭”很感动,他说,要没有这些帮助,上半年产值要维持去年同期水平很困难。“但实际上,在损失2月份整月时间的情况下,我们上半年仍然创造了10.6亿元的产值,较去年同期上涨5.3%。”

从2014年落户六安,到2015年一期项目投产、2017年二期投产、2019年三期投产;从2015投产当年实现产值3.68亿元,到2016年的8.6亿元、2017年的11.5亿元,2018年的15.3亿元,再到2019年的20亿元,落户六安的6年时间里,六安中财管道始终是集团“中财速度”的保持者。谷军安说,如今,六安中财管道在集团18个生产基地中产值排名第二,仅次于集团总部浙江杭州的生产基地。截至2019年底,累计实现产值59亿元,上缴各项税收2.33亿元,地方财政贡献1.14亿元。“我认为成绩的取得,除了自身的努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六安良好营商环境的这片沃土!”

“六安的营商环境首屈一指,要投资先在六安投。”谷军安说,这现在已是中财集团领导的共识。看好六安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中财集团已回绝了旗下的天津基地、浙江衢州基地、陕西西安基地、新疆基地等所在地政府发出的扩大投资邀请,仍然决定将整体新增产能需求布局到六安,进一步扩大在六安的“版图”。“等四期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六安中财整体项目年产值将达40亿元,实现年入库税收2亿元,每年可贡献财政收入1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已把六安视作第二故乡的谷军安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储勇 实习生 张蓓 通讯员 王康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