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文字上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秋的含义,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在古代,人们对“立秋”非常重视,因为古代没有天气预报,节气是他们调整作息时间和耕种的重要时间点。

所以,立秋这天,有不少风俗习惯,你知道的都有哪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秋天的来临意味着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到了。因此,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周代,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在唐代,每逢立秋日,也要祭祀五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生活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的人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这种习俗在我国不少地方慢慢淡化。“晒秋”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作的素材,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每年吸引十万人去赏秋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时候的商贸不如现在发达,一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商品贸易。秋忙会就是典型的代表,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秋忙”而准备的。规模和夏忙会差不多,主要目的是为了交流和购买生产工具、买卖牧畜、交换粮食和生活用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瓜果多在这一时期成熟,需要集中收割和采摘,农事繁忙。农村普遍有“秋收互助”的习俗,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社会,“秋收互助”的习惯仍然存在。以新疆为例,秋季棉花成熟,需要集中采摘、拾花任务重,再加上劳动力短缺,当地会组成“秋收互助组”来完成棉花拣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俗有“苦夏”之称,即是指由于夏季气温升高,容易出现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身体乏力、疲倦,体重减轻等现象,再加上古代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富足,平时难得吃一次肉。

立秋代表着暑热减退,胃口会逐渐好起来。所以,人们选择在立秋这天吃肉,增加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在清朝,立秋这天还流行“悬秤称人”,把体重和立夏时相比,看体重是少了还是多了,从而得知人们的健康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部分地区的人们会选择在一张红纸上,写上“今日立秋,百病皆休”的条语,然后将其张贴在墙上,寓意一家人健健康康。还有的人会用红布剪成一个“葫芦”,然后缝补在孩子的衣服上,希望好运和平安能够紧随孩子左右。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气候越来越了解,“立秋”对现代人来说,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不过,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来的传统,大家也要适当继承。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