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浪漫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明明已经注定的结局,提起来仍令人感慨万千。在北京西城区陶然亭公园里,两座墓碑对立而放,当地人说他们是民国版的梁祝,他们至死相爱,却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不已。这两座墓碑的主人是高君宇与石评梅。

石评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民国才女 

石评梅出生于山西阳泉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里。石家在当地是大户人家,父亲石铭是清末年间的举人,老来得女的她对女儿非常宠爱,3岁起就教她读书识字,视为掌上明珠,按现在的说法,石评梅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石评梅自幼爱学习,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畅游在古诗词中,家中丰富的藏书被她翻了个遍。她个性坚贞强大,爱慕梅花的俏丽,希望自己像梅花一样傲立与风雪。“五四”运动爆发时,在太原女子师范读书的石评梅顺应浪潮,在学校组织学生运动,结果被校方开除。随着形势的改变,加上她在学校的“才女”身份,最后又恢复了她的学籍。

在新思想的影响下,石评梅决定前往北京求学,思想开明的父亲支持她的决定。但女儿一个人在外面他不放心,于是拜托一位北京的朋友帮忙照顾。这位朋友又把石评梅给了山西同乡、当时在外交部工作的吴天放。

石评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初恋受挫

1919年,石评梅考入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除了认真读书外,开始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并很快展露头角。与此同时,她也得到了吴天放无微不至的关爱。

两人初次见面,吴天放看她字中带梅,又手帕绣梅,猜到她喜欢梅花,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信笺上有一株梅花,看得石评梅怦然心动。再加上吴天放北京大学毕业,写的一手好诗词,在各方面帮助了石评梅许多,于是两人渐渐走在一起,谈起了甜甜的恋爱,这一谈就是三年。石评梅自认为找到了一生所爱,现实却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石评梅、高君宇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她到吴天放家拜访,意外发现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询问下才得知对方竟然是吴天放的妻儿。愤怒的她质问吴天放,随后大哭一场,断绝了与吴天放的联系。然而情伤是最难愈合的,石评梅不愿破坏别人的家庭,自己却深陷其中,又一次次拒绝吴天放的到访。在此之前,石评梅的诗词里更多是对爱情的憧憬和生活的向往,分手之后,她的风格大变,越来越多的冷艳之词出现其中,她感觉自己的心已经死了。

三、获真爱却止步不前

在石评梅渐渐放心那段失败的感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中时,又一个大好青年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在于吴天放热恋期间,石评梅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山西老乡高君宇。经过一番交谈,石评梅发现高君宇竟然是父亲的优秀学生。他学习成绩好,有理想有抱负,在他身上可以看到蓬勃的生机。当得知石评梅是老师的女儿后,高君宇亲近感油然而生。

高君宇和石评梅一样,在很小的时候被当做“别人家的孩子”,家境好、学习好。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学生社团中的骨干人物。1921年10月,高君宇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领导学生运动。

高君宇(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君宇对石评梅颇有好感,但始终将这份感情埋藏心底,直到石评梅分手,他才鼓起勇气表白。然而石评梅拒绝了这份爱意,她在给高君宇的回信中写道:“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

虽然两个人感情没有进一步发展,但始终保持着亲密的联系,石评梅生病住院,高君宇始终陪伴左右。两人闲聊之余,高君宇向石评梅道出自己已有家室,但自己很快会离婚,并告知石评梅自己的工作很危险。高君宇如此坦诚令石评梅大为感动,也更明确了不能破坏别人家庭的现实。

后来,高君宇以和家庭决裂的方式结束了那段包办婚姻,他用二十页纸的一封长信向石评梅传递“喜讯”,但初恋的情殇让她执着地认为,友谊比爱情更纯粹也更长久。

陶然亭墓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高君宇随孙中山先生南下广州,临行前定制了两枚象牙戒指,其中一枚交给了石评梅,让她等自己回来。然而半年后再次回到北京的他身患重病住进了医院,石评梅戴着那枚象牙戒指前去探望,然后留在医院照顾他。然而这一切来得太迟,1925年,高君宇病逝,石评梅才知道自己的思恋和眷恋有多深。石评梅坦言自己已死,活着的只是一个去壳。三年之后,石评梅离开了人世,随高君宇一起埋在了陶然亭。

参考文献:《疲倦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