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丽江古城大研花巷,一个年过四十的中年妇女在捏面人。

“这是我保持了多年的一个小爱好,这个爱好来源于……。”

古艺术 面塑诠释儿时乐

袁俊霞,1979年出生于北京市, 早年间受祖祖辈辈影响爱上面塑。 12余载以来,她潜心从艺、开设“阿西达家”店铺, 致力于面塑艺术创作。店铺位于丽江古城大研花巷内,民谣广场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阿西达家”小店, 陈列着用雕塑泥材质雕塑面人, 看那一个个肖像 塑造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袁俊霞介绍,每年她都会制作百余个生动逼真的面人雕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俊霞说, 因为内心一直有份“面”的情结在,所以她才能捏了十二年的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袁俊霞介绍,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做什么都是用面比较多, 连过年贴对联都是用面弄的浆糊。与“面”接触得多了,自然就喜欢上了。

那时候, 还在读小学的袁俊霞就已经释放了想象力, 以面团为源,用双手搓、捏出各式小物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周边人惊叹的是, 在所有人一起捏面人时, 袁俊霞总是捏的最逼真。

或许,天分就是从那时候显现出来的。

塑肖像 人物彰显技艺精

袁俊霞的塑像作品中, 有中央领导、网红等名人雕像, 这些作品都是她对着照片仔细观察和塑造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件雕塑都是一个故事,都要认真对待。”  袁俊霞在塑像时, 会反复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神态衣着, 还会与雕塑对象聊天, 反复观察对方表情,揣摩其个性, 然后再精雕细琢,力求做到“形似神更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约1个小时, 袁俊霞就能塑造出一个1:1的泥塑头像,且做到神形逼真,塑谁像谁。

不言弃 作品展现人生百态

袁俊霞的雕塑艺术 以雕塑泥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更见艺术功力。 她的作品, 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动漫小说中的角色, 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 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也体现了生活的千姿百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我在坚持的艺术,在原料雕塑泥上施以微雕,再用彩绘的形式逐描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使得普通的泥巴变成栩栩如生的人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它的价值,也传承了面塑的技艺。” 袁俊霞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袁俊霞的面塑世界, 那些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玩意显得格外耀眼。 展柜上、案台上都摆满了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面塑。 这些面塑或是人物肖像; 或是彩塑作品, 一件件面塑的背后, 无不包含袁俊霞的心血和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中,包含了她经历的沧桑。

守传承 艺术成就硕果累累

十几年一门心思地钻研泥塑艺术,让袁俊霞的技艺日渐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精, 她的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她的艺术成就也越来越高, 而这其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她的近百件作品, 先后被美国、日本、韩国等外国友人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技艺人”, 很多人慕名而来向袁俊霞拜师学艺。 而为了将面塑技艺传承下去, 她免费教授了许多 慕名而来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塑像, 和更多人分享面塑艺术, 并招收了十余名学徒。 但坚持学下来的只有一两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 前来学艺的人虽多, 但是因为学手艺是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守得住寂寞。

传承之路任重道远。就像袁俊霞说的那样, 传承的东西一定要有市场, 这样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

为此,她创作了一大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物面塑作品,受到人们的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俊霞的面塑越来越被市场和社会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定制面塑头像。甚至有人开始喜欢并专门收藏她的面塑作品。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也许我们想的,大概就是袁俊霞这样的人生吧!

采写:和琪

责编:杨江芹

文中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主编:杨江芹 编辑:李丽明

初审:李丽明 二审:章丽清 终审:杨江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