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8月7日讯(通讯员 吴靖 张维夏)8月7日,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20学术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承办,湖南省康复医学会、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协办,湖南省康复医学会2020年综合学术年会同期举办,会上,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教授邓景贵当选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湖南省首位康复医学界担任此项任职的人。

选举产生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

会议进行了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邓景贵教授当选为第六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大会共有119名候选委员参加,选举产生了中国康复医学脑血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7人,常务委员27人、委员82人。此外,会上还成立了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重症康复学组。

大会分1个主论坛,15个分论坛,国内知名专家就脑血管病康复的理论基础、新冠期间的卒中远程康复、偏瘫患者数字化训练技术、偏瘫患者步态生物力学分析及康复、命名障碍与命名性失语、《中国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专家共识》解读、脑血管病重症康复等脑血管病康复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专题讲座。从事康复医学、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医学、中医中药、临床护理、康复工程等的医务人员参加了会议。

通过积极康复,90%的脑卒中患者能重新达到生活自理

临床医学给患者以生命,康复医学给生命以质量。康复医学是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和预防、临床、保健一起被列为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邓景贵表示,在我国,脑卒中仍然是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问题,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每年因脑卒中死亡的患者高达200万,居十大死亡疾病之首,脑卒中患者幸存者中75%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但如果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达到生活自理,30%的患者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工作。

39岁的赵先生去年年底突发脑干出血,经抢救度过急性期后,一直都处于神志模糊状态,转入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二科进行康复治疗,经过昏迷促醒等系列治疗,赵先生已经可以与人简单交流,正在进行肢体康复治疗。

邓景贵指出,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将不断提高脑血管病临床诊疗技术,推动脑血管病防治领域的学术发展,探索学术研究合作方式。同时,专委会也将聚焦重点人群,推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新型“医康结合”的“大康复”医疗模式,提供符合需求的、个性化康复医疗服务,为康复医疗搭建一个广泛持久的跨界合作平台,在推动健康中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构建覆盖诊疗全流程、生命全周期的“大康复”医疗体系

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康复医学成为国家“防治康养”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上的重要环节,以骨科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为例,常规来讲,完成膝关节置换的手术需要一个小时左右,但置换后的人工关节要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则需要数月乃至更长的时间,甚至有的病人不能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即使置换关节也只能勉强行走,因此能否进行完善的康复训练,往往决定了病人的预后效果。有研究表明,一般的骨科患者功能恢复只能到50分,而做了系统康复训练很多人能达到90~100分,可见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要充分认识康复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和诊疗全流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早介入、全过程、大康复的思想理念。”中国康复医学会会长方国恩表示,在临床治疗中,只要患者病情许可,就可以开始康复介入,过去人们较多地关注病人的救治而不是远期康复,但在疾病的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干预 ,对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残疾,改善预后及缩短病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吴靖 张维夏

编辑:易锐华

本文为健康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20/08/07/781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