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结合“互联网+公益教育”优势,促进校际间学生交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这七所高校团委依据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安排,共同发起并组建“江源2020+”云端支教计划联合社会实践团队,携手助力西部省份基础教育发展。

各校分别仔细遴选20名志愿者,组建一支有实力有朝气的云端支教队。共有两种开展方式:“线上”的远程“1对1”和“线上+线下”的团体大课。两种方式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下面记者就带你一起看看云端支教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晨皓:云端一对一,与初心同行

赵晨皓辅导的是一位即将升入二年级的小朋友,主要辅导语文、数学,以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他认为支教的意义不仅是教会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吸纳知识的能力、拓宽视野的路径,因此他一直坚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会课本知识之外,我还教会孩子如何使用字典,为其打开探索汉字世界的大门;教会孩子乘法口诀表,为小学乘法的学习打好扎实基础;下一步的计划是教给孩子一些,成语,诗词,国学知识,提升孩子文学修养,数学则是继续学习乘法以及数学广角来开拓孩子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悦蓉:“情感+逻辑”的语文辅导

杜悦蓉的主要辅导科目是语文,通过与孩子的具体对接了解到,阅读和作文是孩子觉得非常有难度的两个模块,所以她将这两个模块作为主线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计划。在上课过程中,她采用“PPT课件+交流启发式”的方法开展教学,阅读理解与作文讲解穿插进行,课堂也更生动有趣。目前已经完成了写人、植物、动物等作文模块的讲解以及文学鉴赏、阅读感受、概括解读等阅读模块的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可心:从“新”开始,从“心”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若涵:做孩子们的梦想守护者

黄若涵是本次“江源2020+”云端支教队伍中,根据支教学校课表开展“线上”大课的志愿者,并及时对接青海师大志愿者在当地的“线下”教学。“备课时,我总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去思考师生互动设计在哪些教学环节更合适、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音频何时引入更能强化同学们的课堂专注力,进而提升知识点的整体吸收效果。一堂恰到好处的精妙之课,需要不断揣摩推敲,甚至把耗时许久写成的教案不断回炉重造,更进革新,这也是我希望锻炼和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路径。”

本次线上教学,黄若涵所对接的五年级总共四个班,需在同一时间授课,这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线上大课授课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相关班级连上设备同时入会,灵活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而“云端”的重要意义之一,亦在跨越“时空”的音言传递。提及参与本次云端支教活动的原因,黄若涵认为自己应珍惜机遇,尽一份力、发一份光,怀揣教育与公益的初心,守护孩子们的可爱梦想,力所能及地带给孩子们帮助与关爱。结合“云端教学”的优势,踏实备课、认真讲课、及时答疑,孩子们收获成长的同时,自己亦得以坚韧历练。

据了解,樊丽明校长曾在第二届首届鲁青论坛的致辞中谈到,“近年来,山东大学与青海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校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于2017年正式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

“江源2020+”云端支教计划联合社会实践,积极展现着山大与青海师大的进一步对口帮扶协作,也凝聚着山大学子服务西部、建设西部的热情,东西部手拉手共成长,意义深重。而本次云端支教的契机,使志愿者的赤诚初心与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得以精准对接,西部基础教育进步的新芽,在朝气蓬勃地萌发。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申红 通讯员 马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