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一阵又一阵的汉文化风吹过之后,越来越多的汉服小哥哥小姐姐出现了,路上偶遇时,他们还会彼此行礼,那古代见面有哪些礼仪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代礼仪上的那些事儿。

一.古代见面礼仪类型

古装剧里各个朝代的行礼方式你还记得吗?其实,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行礼方式也在变化,但是行礼姿势并不是很顺利的从繁琐走到简约,这是一个繁琐到简约再到繁琐的过程。先来了解一下古人行礼的几种姿势,首先是作揖,这是古代最常用的礼节,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行礼方式,行礼的时候拱手弯腰就可以,作揖也分时间长短,也会因为双方关系不同而存在细微的差别,如果是长辈,那么作揖的幅度就会大一些,如果是同龄人,就随意一些;第二种是拱,就是简单的把双手放在胸前,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敬意,这个行礼方式有没有一种小时候去和爷爷奶奶说“过年好”的感觉呢?第三种是拜,这个字一般出现在古装剧的“跪拜之礼”中,似乎跪和拜就应该连在一起的,但其实不是,大部分的拜是不需要跪的,只需要像作揖一样拱手弯腰就好,但这时要头碰到手,以表示尊敬,除了这种简单的拜,还有跪拜就是需要跪下磕头,双手放到地上,头要靠到手上,这种大礼一般在极其尊贵的人面前才会行;最后来个更有难度的,顿首和稽首,两个都需要磕头,但是顿首时间短,一个“顿”字就说明只需要把头在地上磕一下,碰到地就可以起来了,第二个“稽首”时间长,“稽”的意思就是持续,就是要在地下磕头停留几秒,听起来就头晕。这些行礼方式在现在看来或许太夸张,但是大部分都是代表了对长辈、亲朋的尊敬,还有我国古代皇权的威严,跪拜并未流传下来,但是尊重别人的优良品格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各朝代见面礼

各个朝代的行礼方式有何不同呢?这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咱们从秦朝开始说,秦朝晚辈见了长辈要行叩拜大礼,这里的大礼其实就是作揖以示尊敬,汉朝的时候就更为精细了,文人们见了面双手要从额头移到胸口,一下子幅度大了很多,隋唐时期大家十分注重礼节,在作揖时还要发出时声音,到了宋朝和元朝见面礼更加简单,一般就是拱手抱拳意思一下就行,仿佛一切都往简单了走,但是,到了明朝,大家的行礼方式出现转折,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汉朝,作揖特别的隆重,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所有的朝代都是后人为了表示尊敬加的“大”字,比如大清、大唐,只有明朝对自己尊称“大明”,这就足以见得明朝皇室对于自己的定位之高,清朝那就更不用说,简直就是把封建制度推向了顶峰,大大小小的场合都需要行最大的礼,那就是跪拜,早上请安,晚上跪安,虽说是过于繁琐迂腐,但不得不说,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之情那是相当的浓厚。虽说每个朝代的行礼姿势不一样,但是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作揖的时候,男性是左手挡着右手,因为大人一般出的是右手,这样才代表恭敬,女孩子则正好相反,女子以右为尊,一般右手在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古人行礼的原因

俗话说,跪天跪地跪父母,男儿膝下有黄金,那古代为什么非要行跪拜之礼呢?其实是这样的,在椅子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都是席地而坐,吃饭宴会也都是跪坐在地下,这种跪就是坐在自己的脚上,至于麻不麻的那不是咱们该考虑的事儿,想象一下,如果此时的你坐着吃饭,突然隔壁老王大哥进来串门,你为了表示恭敬一定会起身,当身体离开脚的那一刻,整个人的姿势就是最开始的跪,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把人自尊扔到地下踩,但在古人看来这就是一种正常的姿势,大家都跪坐着吃饭,没有伤自尊这么一说,其实这么一说,大家不难发现,最初古代跪着的那个人不一定就是地位低下的人,学生来看老师,小辈来看长辈的时候,无论辈分大与否,坐着的总会起身稍微客气一下。于是,这种姿势被延续了下来,用来表达尊敬,当然了,后来的行礼渐渐不跪拜了,很多都是作揖就可以,大明大清这俩大佬只是个意外。

正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了解更多古代冷知识,关注我,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