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7日,滴滴首席出行安全官侯景雷介绍,在滴滴平均每天有6000人次司机因触发疲劳驾驶被强制下线休息至少6小时,有超过17万人次司机被强制下线休息至少20分钟。

滴滴从2017年就开始试行《滴滴网约车驾驶员防疲劳驾驶规则》,经过多次优化迭代,目前已经覆盖全国所有滴滴网约车驾驶员。上述规则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要求,结合滴滴不同业务线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包括短时策略和长时策略两部分。

其中,短时策略要求,所有滴滴网约车驾驶员服务时长(从司机接到订单到订单结束计费的全部时长)累计满4小时且之间一次性休息时间不足20分钟的,需要下线休息20分钟才能再次上线接单。

长时策略则要求司机在达到一定计费时长(从乘客上车后司机点击开始计费一直到结束计费的全部时长)后休息6小时才能上线,根据不同业务线的特点有所区别。

但是,仅通过驾驶时长判定疲劳并不准确:比如有司机连续驾驶时间不足4小时,但他前一天深度熬夜,身体早已极度疲惫;比如因身体、睡眠质量、心情的影响造成的疲劳、瞌睡等都是无法监测预警的。

滴滴为此利用AI技术搭建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搭载在安全车载智能硬件(桔视)中,实时分析识别司机的疲劳状态。在司机进入疲劳状态前,通过语音提醒司机注意行车通风、及时休息,避免疲劳驾驶。当司机连续2次被识别为疲劳特征时,将被强制下线。

“2019年,滴滴通过车主端和智能硬件桔视,累计播报疲劳驾驶提醒3.04亿次,超300万司机接受了疲劳驾驶专项教育。”侯景雷表示,基于AI识别能力与司机画像输出能力,滴滴在行程前、中、后开展防疲劳安全教育,并通过岗前培训、月度培训、线上专项培训等多个渠道,预防疲劳驾驶。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