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馆藏有一件先秦时代的珍品;它是十枚鹅卵石,贵就贵在每一枚石头上,以大篆字体刻有先秦的文字;而且文字有意义,都是一首四言诗,诗的内容是描述天子祭祀、狩猎之事;因为石头是圆圆的鼓形,所以这些文字被形象地称作“石鼓文”;多年来,专家一直在研究:是谁在石头上刻了这些文字?然而关于石鼓文,它还有一个更为难解的秘密;一个线索的发现颠覆了人们对它的认识;这是怎么回事呢?石鼓文的秘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鼓”出土于陈仓,即宝鸡市;“石鼓文”以四言诗形式,生动描述了天子的生活场景;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椒举言于楚子曰……成王归自奄,大狩于岐山之阳”,岐山在宝鸡境内,且石鼓文又有与有关的诗句,于是有专家认为石鼓记载的畋猎之事,与周成王大狩之事相合,所以石鼓文产生于周代。也有专家认为它产生于春秋时期;据《而师鼓》曰:“天子□来,嗣王始□”;文中出现“天子”、“嗣王”称谓,认为“石鼓文”内容与秦襄公八年,平王东迁以及的史实相符合;所以石鼓应是襄公时代之遗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专家认为石鼓文产生于汉代;根据是《銮车鼓》“趍马”这句,《古》释义为“六马”,而汉代天子的座驾是六马之制,于是专家推断石鼓产生于汉代。还有专家认为石鼓文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且在不同的朝代里,石鼓文也被认为是描述不同的“王”;就比如秦国,有专家认为它说的是秦献公,有人说是秦哀公、秦襄公、秦文公……请注意,以上众多关于石鼓文的言论,都不是现代考古学家发表的;也就是说,石鼓是在古代就发现了,发现它的年代还不是明清,是至少一千多年的唐朝;“石鼓文”这个名字也不是当代专家起的;据考证,它在历史上至少存在了一千年;也就是说,石鼓不是一直埋在地下,而是古人研究了上千年的文物,必定带着研究者的痕迹;所以,了解清楚石鼓的发现年代,对于它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对于《石鼓文 》 的出土年代,人们不论是“使用” 、 “习用” 、 “采用 ”、 “套用 ”任何依据,都说是它是出土在唐 “贞观 ” 年间;然而专家经过多年考证,最近发现新的线索,对这个出土年代提出质疑。

唐代有位书论家窦,字灵长,唐天宝年间扶风人 ,官至检校户部员外郎;他曾在 《述书赋上 》中写道:“岐州雍城南有周宣王猎碣十枚, 并作鼓形, 上有篆文, 今见。”打本即“拓片”,后面还有一段话“吏部侍郎苏勖记卷首云 : `世咸言笔迹存者……不知史籀之迹……”;这是针对《石鼓文》拓片所言的最早记录 ;后面半句话是吏部侍郎苏勖对《石鼓文》拓片中字体的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勖是谁?的 《述书赋上 》 对苏勖的注释中写道:“苏勖, 字慎行 。历唐武德年间历吏部侍郎终 。博学有美名。著书名家。”这里明确记载苏勖为唐武德年间人,且在武德年间死于吏部侍郎任上;他对石鼓文的拓片进行了一番评论,证明唐武德年间便有了 《石鼓文》拓片;所以石鼓的发现年代应该早于唐武德年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南北朝梁人刘昭对 《后汉书 》 注释时,在 《郡国志》 陈仓县下注释:“三秦记曰:有石鼓山, 将有兵, 此山则鸣 ”;这里提出了 “石鼓山 ” 的概念;而且其与 “兵 ” 牵连:“将有兵, 此山则鸣 ”,证明此山常进行军事活动;巧的是,“石鼓文 ” 有一部分内容写的就是秦惠文王率领秦军在对雍城祖庙祭祖 、 “三畤原” 祭天、 陈仓祭地 、 陈仓北阪打猎 、 千河捕鱼、 祭祀 “陈宝 ” 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也是军事活动,对军队的一次演练,“石鼓山 ”、“石鼓文”这两者难道只是巧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推测,当地人能这样称谓,必然是石鼓山有石鼓出土、存放 、祭祀 、集会的经历,有普遍称谓的共性,要不为什么要叫 “石鼓山” 而不叫其它什么山?且“石鼓山 ” 就在陈仓城的对面 ;如果说这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所以说,石鼓文的出土年代,极有可能是唐贞观年间以前,至南北朝时期。

【参考资料:《郡国志》《后汉书 》《銮车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