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谷雨天

中学退休教师、思想潮专栏作家

来源 | 思想潮

关于浙江考生作文《树上的生活》,已经有好几个“译”本在网上流传了。自恢复高考以来的43年里,考生的白话作文需要翻译才能让人们读得懂,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仅凭此,本次语文高考也足可以在中国高考史上留下浓重一笔了。更何况,需要翻译的《树上的生活》经过“仔细”反复阅读研判后,由浙江高考语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拍板,给该作文满分。

按大组长的说法,是阅卷老师们“高度一致地”给予满分的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也反复阅读(初看确实没太明白)了《树上的生活》,不禁为一个高中毕业生的阅读视野如此深入和广阔感到惊讶和欣喜。 他在文中罗列引证的西方哲学家,就连高校非哲学专业教师都少于涉猎,更何况绝大多数中学教师?

在这及其浮躁功利的年月,教师们懒于阅读已成为常态,学生的阅读情况可想而知(教科书、教辅书除外)。 在这种境况下,竟然还有如此热爱阅读和思索的高中生,怎不令人感到欣慰。

惊讶、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忧虑和担心。如此堆砌生僻词语,如此罗列经典哲学家的只言片语,如此为了博取阅卷老师青睐以获得高分而不顾伤及作文的阅读体验,还是让我深感意外。

诚然,倘若我有招生权,我还是愿意录取该作文的作者的。毕竟,就作文中透露出考生的宽广的知识视野来说,非常难得。但这并不能掩盖《树上的生活》一文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折射出背后作为教育者的问题。

1、公开,就意味着赋予公众评判的权力

有着几十年阅卷经验的陈建新副教授,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陈老师是浙江省高考阅卷语文大组组长。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一定是所有语文高考教师中最受考生及家长关注的。

某种程度上,组长先生决定着浙江考生在语文这科中的生与死。虽说作文的60分总分与剩下的90分相比还不是大头,但却由一支笔可定“江山”,因为那其余的90分是由若干道小题构成,由许多只笔来共同判定分数,即便某一支笔判分失误,其对考生的总分影响程度与作文相比毕竟小得多。

所以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并不为过。不管陈组长愿意否,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要么比明星受捧,要么比阎罗小鬼还要遭受避讳。

按理说,既然考试院任命了陈老师为大组长,也就赋予了他在作文阅卷中的权力。怎么给分,组长先生依规依章执行便是,用不着别人说三道四。

但问题是,大组长阅了几十年的语文(作文)卷,可遇不可求的碰上一篇“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的佳作,一激动,就把作文和他对作文的评语公诸于众了。我并不知晓对于高考作文可否公开,何时可公开以及怎样公开。

只是一旦公开,就必然面对各方意见,或抨击或褒扬。从陈老师的评语看,公开是很有底气的,可算是自信满满,想必完全能理性对待各界评说吧。

几天功夫,对同一份作文,就有了数以千计或者万计的业余阅卷者,包括我。

2考生有才华,作文有问题,我给38分

为了慎重起见,我把《树上的生活》先看了三遍,然后又认真看了作文要求,再读《生活在树上》;隔了一天,再次阅读作文要求,然后又把作文看了两遍,再三斟酌,尽量想象自己正坐在阅卷场上,小心翼翼地给了38分,这比陈组长在评语中提到的最低分39分还要少1分!真是对不住了。

好在我是业余的,怎么给分都不会影响考生的作文成绩。

我之所以给不了高分,理由其实很简单:20个字——晦涩难懂、佶屈聱牙、故弄玄虚、哗众取众、堆砌(生造)辞藻——全都是写作大忌。也许还可以加上玩弄概念,拉大旗作虎皮之类。

算是我的简评的一部分,因为还有对他的肯定,比如文中凸显难能可贵的思辨能力和知识视野等等。我批评得比较直截了当,是想到考生是高中毕业了的,理当是完全的成年人了,完全可以理性对待批评的吧。

我们大致知道一个简单的作文常识:深入浅出、晓畅明白。把作文深刻到大多数人(包括众多教师和阅卷教师)都看不懂的程度了,那你(考生)的“深入”或者“深刻”便无所谓深入和深刻了。

看着《树上的生活》,让我想起我曾在一篇小文章里讲到,我去一些中学听语文课的事,听得我几乎要抑郁。对有些(说实话,还真不少)语文教师的课你无论容忍度多么高都难以容忍,因为他(她)们非常卖力地把语文教得让学生讨厌语文了才罢休似的。

枯燥乏味、零零碎碎。再好的文章、再好的句子,在这类老师那里都成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词语零件。《树上的生活》没有这么糟,经过“翻译”后,总体还是不错的。

我有点疑虑,标题这么直白,且有意味。可是一看具体内容,却不明就里了。本想在这里逐句逐段对《树上的生活》具体分析,为我的批评的词句佐证,但放眼一望,几天功夫,谈论《树上的生活》的文章已经铺天盖地了,有的文章分析得犹如解剖教学一般细致,而且相当到位。我再写,也只能重复多余。

我只想说明一点,创作文学作品、理论文章也好,考场作文也罢,写作目的虽各异,但有一点儿是共同的,就是尽量让别人能看懂。

尤其是考场作文,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凑够那千儿八百字,你都不能深入思考,反复斟酌,更何况阅卷教师面对堆成小山一般的试卷呢。考场作文极其要紧的就是要阅卷老师快速看懂,看出你想表达的名堂。

技巧上你也许可以设置几个引起阅读兴趣的“弯弯绕”,以及吊胃口的“坎儿”,但肯定不是为了让阅读者无论怎样费功夫都搞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吧,如果后面两位教师和组长不太在意你读没读海德格尔和卡尔维诺,更在意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原则,那就惨了。

还好,运气在你这一边,组长已经认定那个给你39分的教师没看懂你的《树上的生活》。(我觉得那位给低分的教师也挺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说不定卡尔维诺看了也会皱眉头

我手头正好有一套伊塔洛.卡尔维诺的集子,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大概十九本(记不清了,本想打开书柜数数,一懒便作罢)。

考生引述了《树上的男爵》中的一两句。主人公柯希莫追求自我存在空间和自身价值的历程,与《树上的生活》从意思、意境上看倒还是契合的。只是自己在发挥的时候用了生、冷僻的字词,导致了阅读障碍。

卡尔维诺在小说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的,意蕴、寓意巧妙而丰厚。读者要理解深入固然不易,但他的寓意和深刻的哲思,却是通过晓畅明白,直白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海德格尔哲学著作的难懂是学界公认的。

可他是大哲学家,是真的深刻,甚至深奥,哲学著作必然大量使用特有的哲学语汇,没有受过专业西方哲学教育和训练的人确实很难读懂。他的难懂是理所当然的。不过读一读海德格尔,你也看不出他在语言上故意设置了什么阅读障碍。

另外,《树上的生活》这篇作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如此短小的作文里,一口气罗列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韦伯、麦金泰尔、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众多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学家和伦理学家,确实令人惊叹。

从考生的作文主题、写作考试提示,以及作文内容看,罗列(或者说“引证”也可以)众多大师的只言片语以支撑其立论,完全没有必要。考虑到考试时间上的限制和字数规定,你的作文内容之“胃”并不具备消化吸收大师们思想的能力。

不管主观上有无卖弄之意,客观上的确起到了这种效果。卡尔维诺和海德格尔“们”如果知道这样“使用”他们,也会不高兴的。

4、赞扬与肯定一不小心会变成“捧杀”

这几天我老是在想,一名阅读广泛、并且敢于引述连学界都公认难读难懂的哲学家著作的高中生,怎么会在压迫感极强的考场上如此作文呢?我不愿想象考生是有作文模版的,尽管这是应试作文训练的通行做法。

看了陈组长的评语,似乎可以明白他为什么如此看好《树上的生活》:

  • 第一,奇才被他发现了。

  • 第二,只有看不懂的才会给出低分

  • 第三,陈组长称赞其为完美之作,是反复细读,慎重研判的。

  • 第四,晦涩难懂、堆砌卖弄、故作高深、佶屈聱牙,都成了《树上的生活》完美的佐证。

考生确有才华(如果真是考前就碰巧被好的作文模版的话,另当别论)。但才华的展示是需要讲究的。不当的炫耀才华恰恰打了这篇作文的折扣。

更要命的是,它获得了满分!

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阅卷老师的评判就是教与学的具体导向。这一次的“高考满分作文事件”,由此产生的讨论和辩论,在我看来,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满分作文”得当与否本身。

请我们的中学老师们和阅卷老师们在为一篇作文喝彩、给出满分的时候,慎重、慎重、再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