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朋友圈里好多人在晒着图。

图片上大概是一张秋叶,几句小话。

说起来,我家这里,立秋远比不立夏隆重。

立夏要寻草药,煮鸡蛋, 祈愿夏天无病。

立秋呢,如果不是朋友圈里这么多人提起,还真就这样过了。

不过,立秋时节,装掰装得最好的,是张翰。

他的传记里写道——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所以,今天搞条鱼吃吃,才是最正点的。

前面讲到,立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如,我们来讲讲,装鱼的这玩意。

竹盘。

用我们这里的话,叫小篮盘。

显然,它是竹子做的。

竹器,可说是中国最为源远流长的器物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不过,到了现在,哪怕是农村,都用得很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除非要晒晒干空心菜、红薯叶、白辣椒,否则,基本用不上了。

我家还有个大篮盘,直径大概在一米五以上,大概,有三十年历史了吧?

有些地方都开始脱开了,拿的时候,塌下来。

但还在用,晒辣椒最好了。

那时是请篾匠做的。

很多农村80后,小时候最盼的就是篾匠来家。

为何?

因为家里有师傅,要搞好饭好菜啊。

小葱煎豆腐是必须的。

豆腐在当年,已算客气了。

三餐里,少不得还要煎块鱼。

鲢鱼,刺多。

却是大菜。

肉吵辣椒,也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来家一次,会编席子、织茶篮、做篮盘……

砍竹、破篾、打光……

全部做完,得一个星期左右。

这个星期,无疑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光。

有好吃的,还能看篾匠“耍魔术”。

为何是耍魔术呢?

原来,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把二十公分长,背厚刃尖的篾刀。

砍、削、拉……全靠这刀一把。

更觉得奇怪的,他们又不戴手套,居然不怕篾尖刺到肉里。

被刺过的,就知道那种感觉,跟刀割,完全是一样的。

当年的农村,木匠和泥瓦匠,是最受欢迎的职业。

很多人拜师去学。

那个篾匠,却是家传,似乎是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

不知破了多篾,才练得满手老茧硬皮,不再怕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现在,也快五十岁了吧。只有去年在邻居家见过一次。

当时,他正用那把篾刀砍竹子呢。

我说,用了几十年了吧?

他说,是啊。

人家早不以此为业了,只不过耍得好的喊帮忙,也就帮一下。

现在席子超市有买,大小篮盘,街上也有店里专门卖。

自然,都是工厂出产的,速成的那种。

我父母的席子,还是二三十年前编的。

闪着竹子特有青光,光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