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过去,如今鱼愈发难钓,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钓鱼人投掷了相对经历研究、摸索各种钓鱼小药,以获得更多的鱼口,比如经典的猪母乳、大麦红薯膏、药酒、麝香粉,包括本文所探讨的重点果酸。饵料中恰当、合理添加适量小药(果酸)的确起到促进鱼开口摄食的效果,那么是否意味着越多越好,本文以此为起点,一窥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酸的诱鱼机理

某种微量物质起到诱鱼作用,要么味型突出,深受目标鱼的喜欢;要么可刺激鱼的中枢神经,促使它开口觅食,而果酸恰恰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果酸是从水果中提取出来的有机酸,包括苹果酸、葡萄酸、柠檬酸均是如此。因为提取物的差异,各种果酸的味型并不相同,所诱集、吸引的目标鱼也有区别,即垂钓什么鱼种,选择它所偏好的果酸味型。比如钓鲢鳙多选择草莓味果酸;钓罗飞多用凤梨味果酸,像混合味果酸则适用的目标鱼相对多些。果酸整体都会有酸甜的味型成分,通过气味分子在水体快速传播、扩散弥漫整个窝点水域。鱼的嗅觉敏锐,对于这些刺激较强的味型有较高的敏锐度,很容易被偏好的气味吸引至窝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酸除去利用气味吸引目标鱼外,还有降低鱼的应激反应,稳定鱼情的作用。鱼受外界环境、自身习性的影响,常出现呼吸不畅、受惊吓逃窜、围边、快速游弋的应激反应,而果酸可调节鱼的新陈代谢、机体的能量分配,从而实现减缓鱼的应激反应、稳定鱼情,不至于逃离窝点。与丁香药酒,这种刺激鱼的中枢,麻痹神经减少应激反应不同,果酸的抵抗鱼的应激反应要弱一些,想要维持较长的时间,需要不断补充果酸,但与果酸浓度逐渐增大,存在矛盾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酸并非添加的越多越好,适量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如前文所讲,每种小药、添加剂都有它适用的水体环境、鱼情状况,否则质量再佳、用多也难以发挥效果,果酸同样如此。钓鱼人清楚,果酸主要应用在夏季高水温的时候,这时水体温度高,气压低、溶氧量大幅度减少,鲤鱼、鲫鱼等活性低,摄食并不季节,常有的甜香等味型难以吸引它开口觅食。但果酸则不同,它类似于开胃药,鲤鱼、鲫鱼对它的酸甜味格外敏锐,张口摄食的兴趣大增。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就可以大量使用果酸,显然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酸一旦添加过量,意味着饵料的味型浓度显著提升。任何鱼种对某种气味、味型都有它的感知范围,一旦超过它的嗅觉、味觉的承受阈值,要么因气味过大,导致鱼群不敢靠近窝点,值得在边缘位置徘徊;要么出现死窝的情况,鱼纷纷逃窜,不再靠近。另外前文提到果酸能降低鱼的应激反应,但如果添加过量,不仅浓度过大驱鱼,它的抵抗应激的效果也无法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饵料到底添加多少量果酸呢?如果厂家有详细的使用说明,那么用量严格按照厂家指导即可。一般情况下,100克饵料果酸用量在3-5毫升的范围。如果初到某一陌生水域,鱼情、水情并不了解,建议宁少勿多:少量效果可能打折扣,但用量过多,造成死窝直接无法施钓,显然不合适。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果酸多用在夏季不假,但就算严格按照用量使用,也不见得每次都有较好的鱼情,即便在同一水域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影响鱼吃口的因素众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比如在肥水塘,含有较多的腐殖质,阻碍了果酸的挥发、传播;而鱼偏好重口味,长期摄食复杂的食物,所以对果酸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极可能增加果酸的使用量,才能发挥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后面

本文从钓友的问题入手,首先介绍了果酸的诱鱼机理,接着回到了果酸并非用量越多越好的原因。通过描述,果酸使用看似简单,只是添加至饵料,其实不然需,需要注意使用时间、水域,根据鱼的吃饵状态,选择果酸味型及用量,这样注重细节,才能更好地发挥果酸的促食效果,否则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原创:野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