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出生,如果他是怀着父母家人的期待而来的,那么他无疑是幸福的;而如果他的降生令所有人不喜,那么,他以后将会面临许多的痛苦和磨难。

天刚微微亮,村子的一角传来一阵阵响亮的啼哭,附近的人家都听见了。正在笃笃笃剁菜的媳妇、吆喝着喂鸡的大婶、扛着农具准备下地的大叔小伙,都不约而同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互相望一望,彼此的眼神里带着询问:哦,好像是李家媳妇生了,这次生了个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撇了撇嘴,恨恨地说:“这样的人家,老天爷为什么还让他如愿以偿,就该让他一个接一个地生女儿才对!”

旁边的人立马接话:“唉,女儿生在他家,不是受罪么?干什么做这个孽?”

说起李家,众人纷纷摇头。因为大家都还记得李家三个女儿的遭遇,只要一想起来,就心有戚戚焉。

八年前,李家媳妇第一次生孩子,生下了李大丫,虽然大丫一出生,家里人见她是女儿很不高兴,但好歹没把她扔了,也给了她一个潦草的名字。但因为终究不是家里人所期待的儿子,所以大丫从小就没感受过亲情和疼爱。

大丫五个月的时候,有天李媳妇给她喂奶,大丫把她咬疼了,李媳妇立马气冲冲地将大丫摔在了床板上:“臭丫头,老娘早不耐烦喂你了!”她因为生的不是儿子,心里本来就有气,大丫在床板上哇哇大哭,李媳妇也不理,从此不肯再喂一口,每天只偶尔喂点米汤,大丫饿得皮包骨头,周岁的时候,还没人家五六个月的孩子大。

大丫长大后,爹娘、奶奶没有一个给她好脸色,大丫从四岁就开始帮家里干活,小孩子手上力气不稳,干活自然没有大人利索,但是李媳妇不管这些,大丫干的不好,李媳妇就对她又打又骂;李奶奶把孙女当婢女,让小小年纪的大丫每天给她捶背、洗脚,一个不顺心扭头就去扯大丫耳朵、拧大丫胳膊;大丫的爹李大海,更是个浑人,平常正眼都不看大丫一眼,但凡喝了两口酒,看到大丫,就拿脚去踢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丫记得,那天她正在院子里扫地,李大海在外面敲门,大丫去开门,看到李大海两手空空,她心里扑通扑通直跳,她第一次鼓起勇气问他:“爹,妹妹呢?”

李大海的脸上泛起古怪的笑,他看着大丫说:“送给山里的豺狼了,大丫不听话,以后也扔到山里去喂狼。”这之后,大丫连续做了一个月的噩梦。

她害怕他们,但是她又在心里鼓励自己:没事的没事的,当初自己出生的时候,他们没害自己,以后肯定也不会害的。再过几年,等她长大了,有机会离开这个家,就好了。

她甚至想:等她长大,不管爹娘把她嫁给瘸子、傻子哪怕年纪大的鳏夫,都无所谓,总不会比她在这个家过的日子更苦。

却没想到,她的亲人比她想象的更恶毒,有个人家死了儿子,那儿子在世的时候没有成过亲,想买个媳妇成亲。她当时天真地想:嫁给死人也没关系,以后在婆家,好好过日子。

却没想到,爹娘、奶奶收了银子,当晚给她做了一碗面条,她吃着吃着哭了,是感动的泪水,以为他们还是有些舍不得的,谁知感动的泪水还没擦干,她的鼻子、耳朵、嘴角就开始流血。原来,那家人要的是死了的媳妇。

这就是李家三个女儿的故事。

现在李家有儿子了,李大海抱着儿子不撒手,来回在屋子里踱步,李奶奶在旁边直喊:“脚步声轻点,轻点!别把我乖孙闹醒了!快让我来抱抱!诶哟!我的宝贝大孙子诶!”

李媳妇坐躺在床上,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儿子饿了吧?快抱过来让我喂奶!这小孩子啊,多吃几顿才能长的好!快过来快过来!”

就在村里人以为这家人从此只有欢声笑语的时候,没过几天,就发生了奇怪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是李媳妇夜夜做噩梦,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胡话:“对不起,是我错了,你饶了我吧,你别杀我”;其实,是李奶奶早上洗脸,洗脸盆里就那么小半盆的水,她低下头去,居然差点溺死在水盆里,要不是李大海正好进来,李奶奶就断气了;再后来,李大海见李媳妇精神状态不好,瘦了一大圈,李大海怕儿子营养不够,去山上捉野鸡、野兔,不曾想脚下一滑,竟然从悬崖上跌落下去,要不是有个道士恰好经过,李大海就摔死了。

道士对李大海说:“你们一家人作孽太多,死去的大丫头不能原谅你们,投成了儿子,来找你们报仇。他现在还小,你们才侥幸捡了一条命,要是长大以后,谁也拦不住他了,本来就是你们欠他的。”

李大海听了这话,战战兢兢跑回家,然而不管是已经疯了的李媳妇,还是李奶奶,甚至是他自己,都舍不得这个儿子,哪怕知道他是大丫变的。

李奶奶恨恨地对着孙子:“臭丫头,快从我宝贝孙子身上离开,不然我打死你!”然而她举起手,却始终舍不得落下去。打在孙子身上,疼在她的心里。

最后,一家人终究没舍得像对待曾经的三个女儿那样对待儿子,他们请人来做了法事,期待将大丫赶走。

李大海的儿子李宝儿长大后,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和村里别的小伙子没有任何不同。但因为家里人的溺爱,他不学无术、整天惹是生非、还爱赌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里人谈起李家人,都不胜唏嘘:儿子女儿,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只是性别差异,别的又有什么分别呢?儿子不一定比女儿聪明,女儿也不一定没儿子有出息。从此,村里人对待儿女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