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这首壮美又凄清的民谣形象地描述了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地理地貌。作为首批援青干部,2010年8月,沈卫东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以都兰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身份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青之旅。

抗缺氧,战风沙,脸上是褪不去的高原红——

从东海之滨来到雪域高原,援青干部首先面临的是自然条件的考验。刚到都兰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失眠乏力及干燥流鼻血等症状成了沈卫东身体的常态。

刚到都兰不久的一个深夜,因身体极度不适,沈卫东到县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内脏功能紊乱,需要吸氧输液。担心输液过程中睡着出现意外,沈卫东的爱人每隔半小时给他打一个电话。就这样,他爱人流着眼泪拿着电话,为远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沈卫东守了整整一个晚上。每每想起这些,沈卫东的鼻子总是有些发酸。

2013年沈卫东回到嘉兴,在道德讲堂给机关干部们讲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很多人潸然泪下。经过那个特别的晚上,沈卫东摸索出了一些高原生活的门道,可以概括为几句话:“吃饭不能饱,话音不能高,走路不能跑,睡觉不能早,衣帽不能少。”为什么吃饭不能饱,因为吃得太饱消化不好容易难受;说话声音不能高、走路不能跑,都是因为缺氧,动作要舒缓,说话做事要慢慢来;睡觉不能早,因为缺氧会使人的大脑保持轻度的兴奋,经常会一两点钟醒来再难入睡,所以干脆睡得迟一点,能够睡到清晨五六点;衣帽不能少,是因为温差很大,一定要带件衣服在身边,另外由于紫外线强烈,为了防止晒伤必须备顶帽子。

至今每到夏天,沈卫东两颊因高原阳光灼伤形成的“高原红”仍会加深加重,好像在向世人宣示“我也是高原的孩子”。

援青三年,让沈卫东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为难得的是,三年的经历真正让沈卫东把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作风融入日常工作,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引资金,建项目,留下的是浙江儿女的深情厚谊——

都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要突出科学援青。上任后,沈卫东首先提出了“跳出青海,设计都兰”的思路,协调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都兰县编制各项长远规划。从2010年底启动至2013年8月第一轮援青期满离开时,这一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果。又经过后任援青干部的持续推进,逐步为都兰县构建起了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产业互补的规划体系,这是他们在都兰留下的基础性成果。

沈卫东先后从浙江援青指挥部、派出单位争取各类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当地医院、学校、游牧民定居、人畜饮水、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没有亲自参与援建是无法理解项目建设对于当地的意义,沈卫东从2011年开始为热水乡赛什堂村七道班、尼热合地区谋划建设了总投资100多万元的畜饮水工程。当他去为该项目挂“浙江援青”牌匾时,一个藏族同胞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我们感谢您。”

三年时间,沈卫东走遍了都兰县大部分村庄,去的最多的是牧区的贫困户和残疾困难家庭,一方面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也尽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在这一过程中,沈卫东也深深被都兰人民的善良淳朴所感动。

炼党性,强能力,提升了精神境界——

首轮援青初期以干部援青为主,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沈卫东与其他援青干部一样,化孤独为慎独,变压力为动力,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度的使命感坚守都兰,在雪域戈壁树立了援青干部的良好形象。

2011年8月24日,《青海日报》以“跳出青海,设计都兰”为主题,对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都兰县编制规划及有关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2011年12月28日,青海卫视新闻联播以“点滴爱心总关情”为题,对都兰县援青干部所做的工作以及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全面报道。

2013年7月29日,海西州召开对口援青工作总结表彰暨第一、二批援青干部欢送欢迎大会,沈卫东代表浙江援青干部发言。在8月1日召开的青海省对口支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他又被评为“第一批优秀援青干部”,接受省委、省政府表彰。

……

回首那段岁月,沈卫东有“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成就感,也有“时光飞逝、做得太少”的遗憾。他告诉记者,今年是援青十周年,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首批援青干部,八百里瀚海柴达木是永远的故乡,衷心祝愿海西的明天更美好,祝愿都兰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