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工作枯燥,环境相对封闭,外界对我们的工作了解不多。”东阿县黄河河务局大桥管理段段长、47岁的郝荣安见记者来采访,不由得说起了他们的工作环境。

8月5日,聊城气象部门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记者冒雨驱车来到东阿县黄河河务局大桥管理段,体验“黄河人”的汛期工作。

“穿上雨衣和雨靴,不然一会儿就被泥水打湿。”大桥管理段工作人员黄伟扔给记者一套崭新的雨衣雨靴。刚刚穿好雨衣,记者就感受到了闷热。

上午10点多,31岁的张学帅和37岁的井长虹收拾好工具,几个人开始沿河巡查。黄伟驾驶着黄河养护车向西行驶在黄河大堤上,雨水淅淅沥沥,大堤两岸一片葱绿。“东阿县黄河河段57公里长,大桥河段16公里,我们管理的河段是聊城最长的一段。”郝荣安说,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是黄河的汛期,而现在伏秋大汛,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

“我们的河段巡查频次根据水流量来定,像这两天黄河水流量稳定在每秒两千八九百立方米,我们需要一天两次巡查,如果上游小浪底水库开闸放水,我们下游来水量大了,就会增加巡查频次。”经验丰富的黄伟说。

“我们先从井圈险工段开始巡查。黄河大堤是土堤,治河工程的稳定,关键在于根石基础的稳定,我们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探摸根石。”黄伟说着拴好了防护绳,年轻的张学帅站在中间紧紧拽住绳子,绳子的尾部在郝荣安手上。“别看黄河水水面平稳,没有波浪,其实河面下暗流汹涌,到处都是漩涡。”郝荣安说。

黄伟拿着不锈钢杆插进靠岸的河水里,黄河水在黄伟脚下奔涌。杆子与石头碰撞的阻滞感明显,黄伟朝岸上作记录的井长虹喊话说:“这里没问题。”接连查探了几处,根石都较为稳固。“如果一杆子下去,插到了河泥里,没有碰到根石,就意味着根石被冲走了,黄河水开始冲刷大堤的土层,这些土层被黄河水浸泡的松软,时间一长可能发生透水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补充石块,加固堤防。”黄伟说。

探查完根石和水势,雨势渐渐小了。捂着不透气的雨衣,大家的脸上挂满了汗珠。郝荣安、黄伟等4人又来到大堤外侧的淤区外坡,检查是否有渗水现象,这也是汛期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汛期水量较大,黄河大堤主体是黄土层,也有一些野生动物如獾、老鼠、蚂蚁挖坑凿洞,黄河水会通过洞穴、缝隙渗进大堤,造成渗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就是这个。”郝荣安解释说,哪个地方最容易出险情,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4个人保持间距,齐头并进向前察看。

据了解,如果黄河水流量超过6000立方米/秒,就得需要民兵、武警官兵和河务段人员全天24小时分组交叉地毯式巡查,以防出现险情。

雨渐渐停了,黄伟又驾车来到了水位尺的位置察看水位。下车后,黄伟忍不住脱掉了雨衣,身上的短袖已经全部被汗水浸湿。在水位监测处,智能遥测水尺和传统刻度水尺并列。“7月初的3天是黄河东阿段水流量最大、水位最高的时候,连续3天水流量接近4900立方米/秒。如果水位突破警戒线,就需要河务段人员在河边扎起帐篷,24小时守在水位尺旁。”黄伟告诉记者。

看完水位已经中午12点多了,整个巡河过程4个人没顾上喝一口水。像这样的沿河巡查,下午还要再进行一次。

大桥管理段有十五六位工作人员,郝荣安和黄伟两人工作时间最长、经验最为丰富。由于长期在户外工作,郝荣安和黄伟都被晒得黑黝黝的,黄伟掀开袖子,一条胳膊晒出了两截不同的颜色。

“我俩都是‘黄三代’,我们的爷爷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黄河河务段的工人,接着就是我们的父辈,然后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现在的‘后浪’是张学帅这样的90后‘黄河人’。”郝荣安说,除了经验丰富的父辈们,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懂”黄河的人,尽管信息化手段日益提升,但是巡河、护堤仍然需要河务段人员一步一步实地查勘。

因为汛期形势紧张,所有河务段工作人员都不允许休假。黄河一年10个月的汛期,除了夏汛还有凌汛,只有三四月份较为平稳。每年孩子的暑假,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