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节不去上坟,却去游春,还要找个馆子喝一顿;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宋代诗人高苏卿的诗,写出了清明节中国人祭祖时泪作倾盆的悲伤。

清明节可以祭祖,可以踏青;可以忧伤,可以欢乐,为何在清明节,人们的情感可以如此截然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有关,因为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作为一个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文化系统,中国人的节日大多与农事相关,清明节尤为如此。清明节其实并非单一的节日,它是一个系统集成,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

清明何来?按照古人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祭扫传统,自西汉已经形成。但作为农事上的节气,也在西汉时期形成。公元前103年,汉武帝命令大史学家司马迁等人作《太初历》,正式将清明节定为农事节日,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清明节处于仲春之尾暮春之头,阴气收敛阳气上升,天朗气清万物萌动。于农事上,人们开始了一季的耕作;于身体心理上,蛰伏一冬的心灵开始萌动,人的生命意识随着春天的到来逐步上升。所以说清明节既是农事,又是心灵清洁明澈的时刻,清明!清明!清澈明净的生命!

清明节其实由三个节日组成。以清明节为原点,往前几天是寒食节,往后几天是上巳节。寒食节不能动火,所以大家就吃冷食,这源于先人换火开始新一季耕作的传统。

但寒食节还有一个特别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说。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大臣介子推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他吃而救了他一命,重耳重返权力之巅后,介子推却跑到山里隐居起来,重耳为了逼他出山而放火烧山,却把介子推烧死在山里,为了感恩和纪念,晋文公文公令这一天不准动火。

这是一个特别中国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体现了道家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思想。

清明节的后几天,就是三月初三上巳节。《诗经》中经常读到的男女之间河边的情事,基本上是写上巳节的。因为这一天,青年男女都去河边洗澡,洗去一年的晦气,洗出荷尔蒙洗出多巴胺,洗出百无禁忌的爱情。史书上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男生撩妹、女生撩汉甚至“野合”乃至带回家,都不在禁止之列。所以上巳节可以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

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要带上酒食纸钱供祭先祖墓前,于先祖的墓前培土插柳,叩头行礼寄托哀思,然后吃掉酒食,踏青赏春各回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常有趣的是,清明节既可以悲伤又可以欢脱,既要祭祖扫墓,又能踏青赏春,甚至几天后的上巳节,又能在无边的春色中谈一场春天的恋爱。清明节把中国人的死与生、过去与现在,完美融合在一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如此奇妙的文化现象?

首先,与中华民族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有关。先人们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亲人死后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另外一个世界。因此祭祀先祖是个人与国家的头等大事。孔子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把祭祀和军事当成国家的头等大事。这就是中国人强烈祭祖意识——慎终追远。慎终就是严肃的对待死亡;追远就是追根溯源的意识。

其次,与中国人的生死观有关。中国人认为死亡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延续,是极其自然的事情。儒家主张“哀死而不患死”,死了固然悲哀,但不要惧怕死亡。道家则更达观一些,庄子说生死无非是气聚气散的过程,逍遥的人生应该齐生死,所以庄子的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

既然要重视死亡,就要有一系列的礼仪。儒家强调“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儒家主张厚葬。要是一个人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那就是大不孝。因此,在某个特定的节日表达对先人的哀思与纪念,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与价值准则。

第三,与中国人强烈的此岸观念有关。中国人重视死,但更重视生,人总是要好好的活着,我们都是现实理性主义者,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追求的是脚踏实地的此岸生活,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未到来,只有眼下才是真实的,才是值得把握并为之奋斗的。换句话说,追求眼前的幸福才是生活的真谛。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要求人们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天,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价值,让道德身体和心灵日新月异,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般清澈明亮。而生命的延续有赖于生殖冲动,因此在短暂的悲伤之后,人们迅速转换频道,游春赏春发春,在三月初三温柔的春风里,在温润的河水中洗浴,在春天万物萌动的背景下,谈一场天朗气清春光明媚的恋爱,这就是上巳节的价值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关。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与自然是恋爱关系,再不济也是朋友关系,就像宋代哲学家张载所说的“民胞物与”那样。西方人却选择与大自然死掐,叫做改造自然。所以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同类,人有生命,自然也是如此。春天万物勃发,人也应该融入自然。于是,清明节自然也成为旅游节赏春节,古人在这个节日显然是快乐的,万人空巷游春成为一种风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自不必说,唐朝诗人元稹的“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时一家同出游”,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说的都是中国人的清明游春的盛景。

一边是祭祖,一边是赏春;一边是哀伤,一边是欢愉;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清明节连起了中国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了中国人的死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