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亲密关系也有退出自由。

8月4日,女大学生李某月失联案有了新进展。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警方通报,经警方侦查,发现李某月男友洪某等有重大作案嫌疑。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洪某与张某光、曹某青在南京合谋,张某光、曹某青前往勐海县于7月9日晚将李某月诱骗至该县城郊外的山林中杀害并埋尸。李某月父亲称,洪某曾和他一起去报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谋杀害女友李某月的洪某,为何如此残忍地终结亲密关系?两人发生了什么,竟使男友不留一丝善念,如此“黑化”地向恋人施害?

撇开种种猜测,人们联想到同样在近期发生的杭州杀妻案。两个嫌疑人都是亲密关系的一方,甚至杀妻案嫌疑人和受害人已有亲生骨肉,而两人作案手法甚至事后反应,均让人不寒而栗。杀妻案从报警到破案,嫌疑人“贼喊捉贼”,自导自演了“离奇”的失踪案,而洪某则表现得“置身其外”,陪受害女生父亲一起报案。与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憧憬向往不同,嫌疑人的种种表现,让人们感受到亲密原来能如此危险。

谋杀案件引发社会共情,让人们开始推敲亲密关系的脆弱一面。

社交媒体上,人们竭力拼凑谋杀案的细节信息。一方面希望还原凶杀案前导致亲密关系滑向危机的蛛丝马迹,受害人是否有免遭杀害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事实细节,也便于对暴虐一方作人格画像,究竟是人格污点扭曲亲密关系,还是亲密关系缺陷扭曲了人格。在复杂难辨的因果面前,人们只有不断寻求确定性,才能避免陷入对亲密关系的惶惑。

有的分析理性有力。在家庭婚恋关系中,男性占据身体优势,某些案件发生前,有男性家暴等暴虐前兆,如果家暴频发,女性早日从“亲密关系”中抽身,未尝不是远见。对大众而言,有些心理画像,也能使人们对导致亲密关系的危机有清晰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有些分析就很难谈得上建设性。比如有人产生施害者都是男性的印象,表露出“恐男”情绪;有的则将凶杀案事发地描述为危险区,振振有词地掀起一波“地域黑”。诸如此类思维,不仅无助于认识悲剧事件,总结教训,反而会造成误伤,影响人们对事件的合理判断。此外,围绕悲剧事件的谩骂谣言,也透露着消费悲剧的无良冷漠。

亲密关系意味着人与人的间隔缩短,但不意味这段关系完美无瑕。有时,双方心理距离贴近了,理解和包容度会有所丧失。《消失的爱人》讲了一对关系濒临崩溃的夫妻,当爱意渐渐退潮,双方猜忌报复愈演愈烈。这不是亲密关系该有的样子。

近些天,杭州杀妻案小区,陆续有居民搬离,之所以离开,有人说是迷信,但同样有居民的心理应激因素。或许人们只有和案发现场拉开距离,才能更好消化这起凶杀事件,抚平它给接近者精神世界投下的诧异、惊惧和心灵创伤。

面对凶杀案件,人们需要归纳总结,避免类似悲剧再度发生。同时,要看到那些无法被归类,但必须反思的曲折人性。人们要继续相信那些温暖人心的亲密关系,能够安放爱和信任;同样,亲密关系也有退出自由,尤其是当威胁生命的危机苗头初显,更要有暂停或终止的勇气。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出入亲密关系,享受爱和善意带来的温暖,而不被失控的危险吞噬。

来源/中青评论 撰文/白毅鹏 编辑/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