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刻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对做好当前经济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

围绕中国经济“怎么看”“如何干”,人民网金融特别策划中国经济“育新机开新局”系列访谈,以飨读者。

近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该如何把握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要求?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如何把握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对此,人民网专访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等专家,聚焦经济发展大局。

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率先转正,体现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发展动力和韧性。对于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专家们认为,一方面经济发展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面对经济复苏中的分化问题和外需疲弱问题,中国要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释放结构性潜能,提升国内外有效需求,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全面的均衡性复苏。

人民网:如何看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表现?哪些因素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率先转正?

刘世锦:疫情“压力测试”中,中国经济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

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总体符合预期,出现了一些超预期的亮点。在疫情“压力测试”中,中国经济表现出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出口行业迅速恢复,6月份已恢复正增长,上半年仅为小幅负增长,而此前几乎所有预期都是出口行业将会大幅下行。中国出口行业的竞争力,在此次疫情之中突出表现为“应变能力”和“韧性”,再次证明中国出口行业是能够经受大风大浪的。第二,前段时间需求的恢复速度慢于供给。对此,我试图给出另一种解释:供给侧的机构更多,需求侧的个人更多,在行政和市场力量下,机构的反应速度一般快于个人,行动能力更强,更容易受到政策驱动,因此供给侧的恢复速度会快于需求侧。第三,需求侧近期逐步回升。其中,“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值得关注和研究。疫情以来,线上经济、在线需求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部分线下需求可能会出现减少,比如过去参会需要坐飞机、住酒店、在餐馆就餐,而现在由线下转到线上开会,这些需求就会降低。

刘元春: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经济保卫战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率率先转正,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彰显了制度优势。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制度优势,使我国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上取得很好的成效,也为经济保卫战创造了先决条件。

此外,科学决策、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齐全的产业链和工业布局、较大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力度,以及及时出台的一揽子规模性政策都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的重要因素。

张竞强:精准施策增强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考验:资金紧张、需求不足、稳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等。为应对疫情冲击,上半年来多部门、多地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力度大、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在各项精准政策中,减税降费满意度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普惠金融政策,获得小微企业普遍点赞。普惠金融政策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近2000万户小微企业受益,同时还降低了融资成本,平均贷款利率为6.82%。普惠金融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了商业银行敢贷、愿贷、能贷的问题,突破了大银行不能给小微企业贷款的障碍,广大小微企业从中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张燕玲: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与此同时,注重科技发展,突出科技创新,突出质量和效益,加快深化改革等因素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卞永祖: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展现出应对疫情灵活调整的韧性与活力

上半年,中国利用体制机制优势,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蔓延,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持经济的政策,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体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韧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拥有相对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因此,在经济受到冲击时,能够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的需要进行转产、增产,这对于打赢疫情攻坚战、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民网: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形势主要的挑战因素有哪些?

刘世锦:宏观政策调整需关注资金流向

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度”把握得较好,既保持了充足的流动性,也没有搞“大水漫灌”。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均创近年新高,增发货币的流向值得关注,既要考虑到中远期的债务兑付问题,也要考虑到近期如何对付泡沫,以及资金流向问题。有些方向不希望资金过度流入,比如房市、股市;有些方向则希望资金流入,比如实体经济。要达到政策预期,相关的工作努力也还需进一步加强。

刘元春: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复苏出现分化

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此外,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冲击范围和总体规模都超出预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加大。

目前,我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是经济复苏出现分化。主要体现在:供给快于需求、工业快于服务业、非接触性服务业快于接触性服务业、大企业快于小企业等。

卞永祖: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经济发展做出适应性调整

从内部看,疫情的影响还会长期存在,经济发展需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同时,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要深化,这需要在经济增长、疫情防控、转型升级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从外部看,疫情仍在蔓延,全球产业链面临重组,会对我国国际贸易带来持续的负面影响。西方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吹大资产泡沫的同时,也有可能埋下潜在的重大金融风险,让全球经济发展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唐建伟: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一是全球疫情的演变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二是中美经贸摩擦的不确定性;三是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震荡风险。欧洲债务危机有再次爆发的风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滑坡和政府收支压力加大,应对冲击的政策空间有限;四是疫情冲击带来的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逆全球化”举动。

程实:年内全球经济难以走出深度衰退,外需仍将疲弱

展望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面临公共卫生风险、金融市场风险等多重风险相互激化的巨大不确定性。年内全球经济难以走出深度衰退,总需求亦将保持疲弱,因此外需仍将疲弱。

人民网: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因素?

刘世锦:释放结构性潜能,进一步深化改革

在经济逐步转到正常轨道之后,中国应对疫情冲击促经济发展的下半场,要重点转向落实中央战略部署,加快形成开放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这个过程中,“结构性潜能”应担当主角。

结构性潜能的内容很多且相互关联。在此,我想提出一个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 3 2”结构性潜能框架。“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3”指实体经济方面,现阶段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三大短板: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这是未来要重点补足的三大领域;“2”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

释放结构性潜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除宏观政策的制定,还需要抓住“1 3 2”的重点,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推动空间规划和公共资源配置改革;推出补齐“三大短板”的针对性措施,带动有效投资,降低实体经济和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成本;改进和完善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在“保基本”基础上,重点转向人力资本“提素质”;在创新居于前列、科教资源丰厚的若干城市,营造更有利的机制和文化,形成一批新型大学教育和研发机构等。

刘元春:进一步推动分化性复苏向均衡性复苏转变

如何使分化性复苏向均衡性复苏转变?首先,快速提升有效需求。第二,全面帮扶中小企业,使国内经济循环常态化,刺激中小企业复苏的内生动力。第三,强化民营企业复苏和民营企业对经济复苏的作用。民营企业复苏和民营投资的反弹,是各项政策、各种改革的试金石和重要落脚点。

卞永祖:深化各领域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首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坚决抵制住疫情的蔓延趋势,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深化各领域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减少行政干预,加快要素市场化步伐。加快金融领域尤其是资本市场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深化科技体系改革,促进创新和科技能力的提高。第三,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自贸区建设,成为吸引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的高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分工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公平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