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肠系膜占位不多见,获取病理更困难,今天聊一聊超声内镜(EUS)在该区域的应用和探查策略。

从一个奇怪的腹痛待查病例开始说起

患者男性,64岁,因上腹痛2月入院,起初为左上腹,后转移至全腹,为持续性隐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无发热。患者既往体健,腹部查体脐周轻压痛,未及腹部包块,血常规、生化和肿瘤指标均在正常范围,T-SPOT阴性,完善腹部增强CT后发现肠系膜血管周围多发占位,肠系膜血管变窄(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腹部增强CT后发现肠系膜血管周围多发占位,肠系膜血管变窄(红箭头)

肠系膜占位并不多见,文献报道有转移癌、淋巴瘤、结核、脉管源性肿瘤、脂膜炎、血管炎、神经源性肿瘤等,上述疾病的治疗原则相差甚远,获得病理确诊尤为关键,因病灶深在、经体表穿刺困难,故尝试EUS-FNA。探查肠系膜血管时,我们意外发现病变只沿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生长,并不累及相邻的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图2,视频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病变包绕SMA生长

 肠道间的隐秘角落,超声内镜用于探查肠系膜占位 | 经典EUS病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肠道间的隐秘角落,超声内镜用于探查肠系膜占位 | 经典EUS病例

视频A

何种疾病会有如此奇怪的生长方式呢,为什么SMV得到赦免呢?我们尝试FNA来找寻答案(视频B),但很遗憾,EUS-FNA只见到散在黏膜上皮,部分增生明显,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图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EUS-FNA病理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B

EUS-FNA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且患者仍有腹痛,故行腹腔镜下探查活检。腹腔镜见小肠系膜明显增厚,可见散在分布黄白色黄豆大小结节(图4),大网膜和其他脏器未发现病灶,无腹水,遂腹腔镜下活检,最终揭开谜底——肠系膜丛状神经纤维瘤(图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腹腔镜下见散在分布黄白色结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最后的病理结果

考虑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s,PNF)是神经纤维瘤病Ⅰ型(Neurofibroma-1,NF-1)的主要表现形式,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以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与纤维母细胞增殖为主的良性肿瘤。丛状神经纤维瘤(PNF)沿着神经束轴线生长,甚至沿着周围神经蔓延,从而形成典型的丛状结构而得名。

PNF多出现在皮下,罕见于小肠系膜,复习解剖学知识,肠系膜神经丛正是沿着SMA分布生长(图6A-B)。

因此,这也解释了EUS的发现——肿瘤仅包绕SMA生长而SMV则豁免(图6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6 A:肠系膜神经丛分布;B:CT重建肿瘤分布容积;C:小肠系膜PNF生长模式图

患者考虑为NF-1,查阅文献发现NF-1除内脏丛状神经纤维瘤外,其他特异的临床表现有皮下结节和牛奶斑样皮损,带着疑问再次查体得到证实(图7)。

追问家族史发现其姐姐也有类似疾病并手术,故综合所有资料可以确诊为遗传学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 A:皮下多发结节;B:牛奶咖啡斑

虽然EUS-FNA未最终确诊该病例,但可以看出,高辨别率的EUS能清晰显示解剖细节,有助于肠系膜的疾病诊断。

下面系统介绍一下小肠系膜及血管的探查策略。

小肠系膜及血管的探查策略

小肠系膜是悬吊和固定小肠的膜状结构,超声内镜下难以显示,但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在系膜内通行(图8),故EUS影像里,两根血管分布的区域即小肠系膜,下面介绍EUS如何在胃内、球部和降部探查SMA和SM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 小肠系膜(SMA和SMV)

(一)胃内探查

SMA发至腹主动脉,位于腹腔干(Celiac Trunk,CT)下方,故线阵超声内镜通过贲门后,右旋约180°后探查腹主动脉,略松大钮后沿腹主动脉进镜,依次可见CT和SMA,进一步沿着SMA进镜观察可见相应横结肠和空肠分支。

此时,通常于SMA上方可见脾动脉(Splenic Artery)和脾静脉(Splenic Vein),左旋跟踪SV至其和SMV汇合形成门静脉(Portal Vein PV),跟随SMV进镜可见分支。(图9,视频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 胃内探查SMA和SMV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D

(二)十二指肠球部探查

线阵超声进入十二指肠球部,抵住球降交界顶端并寻找门静脉,随后调整大钮并右旋寻找汇入门脉的脾静脉(SV),SV的头侧(屏幕左侧)为PV,而尾侧(屏幕右侧)为肠系膜上静脉(SMV),继续右旋并松大钮可见发至腹主动脉的肠系膜上动脉(SMA)及其分支(图10,视频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0 球部探查SMA和SMV

视频E

(三)十二指肠降部探查

线阵超声拉直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后会见到诸多长轴管腔样结构,分别是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胆总管、胰管、肠系膜上动脉(SMA)和肠系膜上静脉(SMV)。大部分情况下、胆总管和主胰管是我们观察的目标,找到胆胰管后右旋可见肠系膜血管,虽然通常SMV比SMA更接近探头,但二者的分支交错前行。(图11,视频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1 球部探查SMA和SMV

视频F

其实肠系膜内还有一根动脉——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但其从腹主动脉的发出部位较低,故只能在十二指肠降部探查是偶见,我们很少主动去找寻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 十二指肠降部探查IMA

 肠道间的隐秘角落,超声内镜用于探查肠系膜占位 | 经典EUS病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肠道间的隐秘角落,超声内镜用于探查肠系膜占位 | 经典EUS病例

视频G

临床工作中,我们对肝胆胰,胃肠等实质器官比较熟悉,但小肠系膜夹于肠道之间,且发病率低,大家重视度不够,是认知里隐秘的角落。

笔者认为,EUS技术应用广泛,从胸腔到盆腔,几乎可到达体内所有深在腔隙,探查传统目标时,应有意识地解读所有的EUS影像特征,只有这样,当遇到一些非常规部位病灶,一些非消化系统疾病才能游刃有余。

本文来源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本文作者丨苏大附二院消化科 胡端敏 吴伟 程桂莲 徐丽明;苏大附二院影像诊断科 陈光强

责任编辑丨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