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出生那天开始,我们就在学习该如何说话。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不会好好说话。

关键就在于很多人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说话习惯,尤其是在“揭短”这个问题上更是不懂得收敛。

不管我们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还是为了寻觅一位相伴一生的伴侣,在说话交流时,都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揭短的言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会让人难以接受,从而使得自己人际关系发展出现阻碍。

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缺点,甚至是污点等,所以在跟人沟通交流时,一定要尽量避开对方忌讳的短处。

否则,要是我们在交际场合随意揭人家的短,轻则遭人嫌弃、厌烦,重则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那么我们在跟人交流时,该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呢?这3个方面值得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要真正学会如何好好说话,需要能够从自身、人性、习惯等方面全面提升和了解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人的“丑陋之处”

人人都有爱美之心,但面对天生的或者后天的一些“遗憾”,很多人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权利。

但那些本身姿色不佳,甚至有残疾情况的人大多比较自卑。因此他们并不愿意听到跟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语。

即便是说话之人“无意间”触及到了相关的话题,他们也会敏感地认为这是在嘲讽自己。

所以,当我们在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在他人的相貌、身体等方面来找话题。

而由于很多人会有不同的“忌讳”点,我们不可能了解所有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在这时候最好的处理办法,其实是“闭嘴”。

当然了,那些本身就带着拿他人生理短处来取笑的人,自然就更加不可取了。

始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取笑他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人的“失意之处”

一帆风顺、有所成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人生中实现的,但毕竟世事无常,人难免会有失意之时,这些失意之处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

当我们失意之时,其实最不愿听到的就是他人有意或者无意提起让我们心灰意冷的失意之处。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愿意听到这样话,那么我们也应该不要去说类似的话。

尤其是当他人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场,想要东山再起时,如果听到别人给自己泼冷水,或者把此前的一些失意之事搬出来说,那么这个人就会对说话之人怨恨不已。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踌躇满志想要做一件事,被他人泼冷水时会心生不快的原因。

人际交往中,我们要懂得这些人性的微妙之处,要学会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否则自己连怎么得罪了人都不知道,岂不是自讨苦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人的“痛悔之事”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一生免不了要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这些错误既是自己人生路上的经历,同时总结反省之后也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而人在意识到错误,并认识到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之后就会产生“痛悔”的心理。

甚至于在之后一想起这些曾经犯过的错就会觉得脸红不已、面上无光。

所以在这个时候,人是很忌讳他人把自己曾经犯过的错搬出来说的。

换句话说就是:我可以主动把自己犯过的错拿出来当教训讲,但你不行。

一方面是自己本身就不愿意提及那些曾经不光彩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一些有心之士把这个当成了把柄。

所以,在跟人交际之时,切不可把他人的“痛悔之事”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会说话很重要,学会“闭嘴”更重要

其实当我们有过一些社会经历,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时碰过壁之后就会能深刻体会到那句话的真理所在:“言多必失。”

我们要学会并养成一种良好的说话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其实真正好的说话习惯,既不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不是沉默不语、守口如瓶。

而是要懂得该说的时候能讲出道理、说话有逻辑、言语精炼,该闭嘴的时候,懂得在适当的时机停止,给他人留下补充的机会。

归根结底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学会说话很重要,学会“闭嘴”更重要。

而想要真正理解并懂得该在什么时候“闭嘴”,需要我们对人性、对自控力、对习惯等都要有充分的认识才行。

所以推荐一本书给到大家,希望你可以从这套书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说话之道”。

—END—

文/知阳;图/网络

我是知阳,一个希望用文字传递正能量的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