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涂漆吞碳为智伯报仇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赵无恤不仅杀了智伯,还将智伯的头颅涂上漆做成饮具,听到自己主公死后还被侮辱,豫让忍无可忍,才开始了疯狂的报仇之路。

一般来说,仇人死了,什么仇恨也可以化解了,为何赵无恤对智伯的恨那么深,以至于智伯死了还不解恨?只单单因为智伯对他的辱骂,有点说不过去,其实这跟很多因素有关,从心理方面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是日积月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恤对于智伯的怨恨之深,第一个因素跟赵无恤的潜意识有关。

赵无恤的出生并不好,生母是个婢女,在当时的春秋战国,婢女是完全没地位的,可以在不同诸侯国之间买卖和相送,也有公开的价格,如《战国策》就记载了秦国从韩国购买婢女的事。《睡虎地秦简》也有谈到,婢女所生的孩子也是奴,这也是当时奴的一大来源,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

而赵无恤是婢女跟主人所生的儿子,处境也只不过比奴好一点点,地位仍然很低下。在子凭母贵的战国,赵无恤作为婢女之子,在赵氏家族也几乎没人看重他,因为大家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都觉得婢女之子也是低贱的,没有什么作为的,就连其父亲赵简子都说“此其母贱,翟婢也,奚道贵哉”(《史记·赵世家》),因此当姑布子卿来的时候,赵简子把孩子们都叫出来让他看相,却压根忘了还有赵无恤这个儿子。

不只其他人这样认为,生活在尊卑明显的家庭环境中和战国局势下,在从众效应的影响下,小小年纪的赵无恤也受到他人的影响而看低自己,自卑不自信,甚至从卑微的庶子逆袭到赵家的继承人后,赵无恤还是不够自信,觉得自己身份不够高贵,所以深受嫡庶和尊卑观念影响的赵无恤,最后没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把位子还给了嫡大哥伯鲁的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不自信又不被重视的赵无恤,在被其他人看轻和排斥时,只能通过隐忍来换取他人的亲近和赞扬,其隐忍的性格也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形成的。

因此后来无论是被智伯当众大骂“恶而无勇,何以为子”(《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还是被智伯“以酒灌击”(《史记·赵世家》),赵无恤都能够隐忍不发。被人当众侮辱和辱骂,一般人肯定会受不了而反抗,而赵无恤受家庭环境影响养成的性格,使得他比常人更能隐忍几分。

但是也就是因为对智伯的隐忍,加深了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这跟赵无恤的潜意识有关。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中谈到,被遗忘了的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心理创伤等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在某种相似场合又会迸发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不得不隐忍智伯的侮辱时,这个相似的场合的刺激下,赵无恤的潜意识又迸发了童年那些不愉快的经历,想起了童年不得不隐忍他人的排斥和轻视的痛苦回忆,因此此时的赵无恤将智伯跟以前那些轻侮自己的人视为同一种人,也将对以前那些人的怨气都加在智伯身上,特别智伯还质疑他“赵简子为何会让你当继承人”,过后又叫赵简子废掉他的继承人之位,这都让本来就不自信的赵无恤想起了他卑微的出生,做继承人的不合理。

智伯的所作所为总是能引起赵无恤不好的回忆,让赵无恤感到很痛苦,因此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越来越深。

在《东周列国》中也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点,赵无恤对智伯说,“我赵无恤的母亲当年也是一个奴隶,我赵无恤幼年受尽你们这些公侯子弟的欺辱。”这里,赵无恤就是在潜意识的影响下,把对以前侮辱他的人的怨气,都加在同为公侯子弟的智伯身上。

因此,赵无恤对智伯的复仇,对智伯的侮辱,本质来看,其实是赵无恤对以前欺侮他的所有人的报复,赵无恤对智伯的侮辱,让自己长期被欺侮的心理得到了平衡,觉得欺侮他的人终于也被他踩在脚下,此时的智伯其实在赵无恤心里代表的是那些所有欺侮赵无恤的人。

因此,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其中夹杂着很多对以前欺侮他的人的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恤对于智伯的怨恨之深,第二个因素跟赵无恤的利益失衡心理和妒忌心理有关。

  • 先说利益失衡

当时的春秋战国,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随着各国相互争霸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大家都有着强烈的功利心,人民纷纷追逐利益则是春秋战国之际的真实写照。

梁惠王见到孟子就问“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而苏秦、张仪等人纷纷辗转多国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追逐利益,可见在当时无论诸侯国君,还是普通平民,大多都将追逐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这样利益至上的战国局势下,赵无恤同样将追逐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他的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为了谋取代国,赵无恤不惜利用亲姐的关系,约姐夫代王来相聚,最后却在酒席上谋害了代王,然后趁机攻占了代国,他姐姐知道后伤心地“泣而呼天,摩笄自杀”(《史记·赵世家》),可以看出赵无恤完全是利益为上,为了利益,亲情都可以不顾。

当然智伯也是一样,从智伯贪婪地向赵魏韩三家讨要封地,和联合韩魏想要瓜分赵家的土地,都可以看出智伯对利益的追求之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为利益至上的赵无恤跟智伯,又同为晋国卿大夫,自然有很多利益冲突,如张仪所说“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史记》),更何况是互有嫌隙又邻近的他们?而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智伯经常是占了上风。当一起合力攻灭了范氏、中行氏后,最后却是“知伯遂有范、中行地,最强”(《史记·晋世家》),而赵家却没追逐到多大的利益。

培根曾说过,如果这些追逐利益的人的欲望受了阻挠,他们就会心怀怨愤,看人看事都用一付凶眼。赵襄子本来应该瓜分到的土地,最后却被智伯占有,因此赵无恤心理觉得是智伯的存在阻挡了他追逐利益,因此赵无恤内心产生了一种利益失衡心理,也引起对智伯的怨恨。

这跟战国大多数互相战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样,他们之间并没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是为利益而战,为利益而相互怨恨。就拿关系貌似很好的赵魏韩三家来说,他们联合干掉智家,共分其地,最后因为赵家多分了十座城,韩魏两家心里有怨,几年后背弃盟约,联合齐楚进攻赵国。可以看出,连关系好的赵魏韩之间都如此,更何况本来就不合的赵家和智家,在利益分摊不平衡时,利益失衡心理常常会让人产生怨恨。

而且,智伯还联合韩魏两家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不断进攻赵无恤的基地晋阳,这可是直接侵犯到了赵无恤的利益,对赵家的损害很多。在心理学上来说,当别人直接侵犯到自己的利益之时,自己难免心生怨恨,因此赵无恤被智伯围攻一年多,心理对智伯的怨恨又增加了几分。

因此,智伯的存在常常阻挡到赵无恤追逐利益,又直接侵犯到赵无恤的利益,这都让赵无恤产生了利益失衡心理,从而引起了对智伯的怨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妒忌心理

从心理学上来说,妒忌是一种世人皆有的情绪,当我们输给别人并眼睁睁地看着他正在大肆享用我们求之不得的东西时,妒忌是最自然不过的反应。而且,一个社会中最富有的人,往往要成为其他社会成员共同嫉妒的目标。

而智伯在晋国,就是那个足以引起其他人共同妒忌的目标,他在四卿中权势最大,土地最多,而且同为卿相,智伯又经常居高临下指使赵无恤,又想骂就骂,这都让赵无恤内心产生不平衡和妒忌。

而这种妒忌其实本质也是怨恨的一种方式,如叔本华所说,“妒忌总是和仇恨相伴”,像我们现在常常说的羡慕嫉妒恨也是来源于妒忌跟怨恨的关系,就像庞涓就是因为妒忌孙膑比他聪明,掌握的知识比他丰富,才怨恨他,陷害他。而且,那些自卑的人更加容易妒忌别人,产生的怨恨和复仇理念也更加大,而赵无恤就是那个并不太自信的人,因此他对智伯的妒忌和怨恨也是不少的。

因此赵无恤的妒忌心理,也是加深对智伯怨恨的一大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无恤对于智伯的怨恨之深,第三个因素跟赵无恤的自尊受辱和家族荣辱观有关。

在春秋战国,人民的自尊心都很强,因此因为自尊受辱而怀恨报仇的事例比比皆是,像范睢复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如《左传》所说,一个匹夫都不能轻侮,何况一国之君呢?赵无恤虽然那时还不是一国之君,可是也是赵家的接班人,在外代表着赵家的形象,智伯对赵无恤的辱骂,其实相当于智家对赵家的辱骂。

从赵无恤最后为了团结赵家内部,而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可以看出赵无恤的家族荣辱观是很强的,而智伯对于赵家的侮辱,赵无恤自然是记恨的,加上本来赵家跟智家就有旧怨,智家处处针对赵家,当初赵家的重臣董安于也是被智家施加压力逼死的。

因此新仇旧恨,使得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越来越深。

所以,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是日积月累的,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

当智伯侮辱赵无恤时,在潜意识的影响下,赵无恤想起了童年被排斥的经历,于是赵无恤将所有轻侮他的人的怨气都加在了同样轻侮他的智伯身上。而当同为卿大夫的智伯总是分到更多利益、得到更多权势时,因为利益失衡和妒忌心理,赵无恤又产生了怨恨心理。当智伯辱骂作为赵家代表的赵无恤,本质也在辱骂赵家,加上赵家智家本来也是有旧恨,因此加深了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

因此新仇旧恨加起来,造成了赵无恤对智伯的怨恨之深,所以才会有“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史记·刺客列传》)的结果。

其实赵无恤的复仇行为,在春秋战国是很常见的,在当时有仇必报已经成为了根深蒂固的思想,像豫让为智伯报仇,张仪范睢等人因为受辱最后复仇,人民并不会觉得复仇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