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热·亚马多是巴西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风行全国,印数达百万册,被称为“百万书翁”;在世界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61年当选巴西文学院院士,1995年获卡蒙斯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热·亚马多1912年8月10日出生在巴伊亚州的伊塔布纳市,两岁时随父母搬到临近的伊列乌斯市。巴伊亚州位于巴西东北部,是葡萄牙航海家在巴西的初次登陆点,也是传统的可可种植区。作家的父亲就是一名种植可可的庄园主。年少的亚马多目睹了庄园主开辟、争夺土地的血腥械斗,对种植工人和农民恶劣的生活条件也有深刻的了解,这奠定了他日后作品的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可,“黄金果实”

文学与政治

若热·亚马多最初的文学创作与政治息息相关。他在中学时期便为报纸撰写政治文章,19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狂欢节之国》,同年进入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学习法律。21岁发表成名作《可可》,这本小说描述了巴伊亚州可可种植工人的悲惨生活,一反前人“田园牧歌”式的农村题材,成为巴西三十年代“东北部小说派”的代表作之一。

此后二十年间,若热·亚马多一边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与政治活动,一边进行文学创作。这一阶段他的作品具有很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无边的土地》(1943)、《黄金果的土地》(1944)和《饥饿的道路》(1946)分别讲述了巴伊亚州所经历的“封建时期、帝国主义势力入侵时期和人民觉醒时期”三个阶段。“自由在地下”三部曲则描绘了巴西共产党在圣保罗领导的无产阶级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期的若热·亚马多

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布里埃拉

1958年若热·亚马多出版《加布里埃拉》(也被译为《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布里埃拉》),并由此进入了新的创作阶段。这是他最受好评的小说,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多项大奖,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舞蹈,在巴西家喻户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布里埃拉》 原书封面

作家将小说背景设定在1925年的伊列乌斯市,这是他的家乡巴伊亚州重要的可可种植区。小说开端是一场连绵的大雨,居民忧心忡忡,担心雨会影响可可的收成。近几年来,随着可可出口生意的兴盛,这座传统的农业小城里涌进了许多新鲜的现代元素——火车、公交车、电梯、高档酒店,“进步”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词。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下酝酿着一场汹涌的政治斗争。可可出口商蒙迪尼奥是里约热内卢来的外乡人,他代表着革新的进步势力,推动学校公立化和港口改建。拉米罗上校则是保守势力的代表,他的家族长期控制着市政府,不愿推行切实的革新政策。若热·亚马多笔下的政治斗争总是幽默而不失紧张,两派先是通过各自的“喉舌”《伊列乌斯日报》和《南方周报》宣战,接着拉拢拥趸,争夺市政府和州政府席位,这中间也少不了暴力冲突和暗杀。斗争最终以拉米罗上校逝世两派和解告终,这体现了若热·亚马多小说一贯的乐观色彩——进步终将取代落后传统。

除了政治斗争,本书的另一条主线是酒店老板纳西布和混血女子加布里埃拉的爱情纠葛。加布里埃拉是从巴西腹地逃到伊列乌斯市谋生的流浪者,被纳西布雇到家里做厨娘。这位女子性感美丽,天真热情,有旺盛的生命力,让纳西布为之着迷并决定娶她为妻。但结婚之后,加布里埃拉如同从枝头剪下插到精致花瓶里的玫瑰花,逐渐失去了自由自在的快乐,最终红杏出墙。偷情也是若热·亚马多小说经常涉及的主题,在这座小城里,男性可以豢养情妇,但如果自己的妻子和别人有染,便有权杀死偷情的二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并且不受惩罚。得知真相的纳西布并没有延续这一残忍和虚伪的陋习,两人释然分开之后,他甚至又为加布里埃拉提供了厨娘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布里埃拉》电影海报,1983

轻盈的短篇小说

若热·亚马多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作品以长篇小说为主。但他的短篇也具有很高的可读性。比如《三个彩色故事》,正如题目所言,包含了三个极具想象力的小故事。《群鸟的奇迹》中被鸟儿衔起的诗人,《混血儿波尔西翁库拉如何放下死者》中沉迷婚纱的妓女,《罗萨琳娜的死亡与胜利》中支离破碎的喃喃自语,作家以轻盈的风格描绘着深刻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彩色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家与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若热·亚马多是最早被译介到我国的拉美作家之一,也是中文译本最丰富的葡语作家之一。他曾三次受邀来华,与中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8月6日晚,若热·亚马多于巴伊亚州医院逝世。这位作家关注边缘弱势群体,作品主人公常常是流浪汉、妓女、凶手、落魄诗人等边缘人物。此外,他悉心描绘的混血女郎、慵懒居民、美食美酒等元素,让我们得以一窥巴西的异域风情,获得极高的审美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段

烈日当头,庄园里的农民工人们把镰刀绑在长长的木杆上,光着脊梁采摘着可可果。黄色的可可果噗噗地掉在地上,妇女和孩子们把它们集中起来,再用砍刀头把外壳敲碎。成堆的蜜一般的白色可可软果被装进大篮子,然后放到毛驴背上驮着的大桶里。天一放亮他们就开始干活,中午匆匆忙忙地吃上一点干腌肉、一块面包和一个熟透了的菠萝蜜,然后就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

《味似丁香、色如肉桂的加布里埃拉》,孙成敖 译

她只有外表像女人,内心仍是小孩儿,每天都拿着女巫玩耍。那个女巫是她在集市上花二百雷斯买来的。她找到一些破布头,将女巫打扮成新娘,面纱、花冠应有尽有。在那世界的尽头,当教堂举办婚礼时,玛丽亚在一旁观看,她的眼睛仿佛黏在了婚纱上。她只想着穿上婚纱该有多好:全身洁白,拖着面纱,额头上还有花朵。她给女巫做婚纱,跟她说话,每天都为她举行一场婚礼,只是为了看看她戴上面纱和花冠的样子。地上所有的动物都跟女巫结过婚,尤其是那只又老又瞎的老母鸡。它是新郎的最佳人选,因为它不会逃跑。

《混血儿波尔西翁库拉如何放下死者》,樊星 译

撰稿人:Emma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