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

1955年,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出版。书中的中年男子亨伯特和未成年少女洛丽塔的故事,一直受到外界争议。此书在美国人尽皆知,是把它当做一本“黄书”来读的。从1955到1982年间,此书先后在法国、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遭禁。

纳博科夫曾经解释说,他的创作是受一则有关猴子的新闻启发的,并强调说这部作品没有道德说教。但是,外界的批评和争议使得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丽塔》一共两次改编成电影, 1962年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英国版本,黑白版本,片名为“洛丽塔”。1997年由亚德里安·林恩执导的美国版,片名“洛丽塔”(Lolita)也被称为“一树梨花压海棠”。

电影和原著都是以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的视角展开。单方面的独白必然是主观的且不完整的。这种缺位让我们很容易看到亨伯特的内心世界,却很难窥探到洛丽塔的真实心理活动。尤其是电影版的改编和美化,让人陷入一种错误的幻想:亨伯特的超乎伦理的欲望和残忍变态,看起来有点“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人”仅适用于Lolita,但即使如此,它也永远不会恰当。洛丽塔随奎迪而去,悲惨的结局是无法挽回的。亨伯特强烈的对洛丽塔的控制欲,占有欲与洛丽塔的叛逆,对自由的追求,是相互对立的。
这种对立并非此消彼长,亨伯特被压制的欲望在洛丽塔面前变得无所顾忌,为了与他眼中的性感少女接触,他毫不犹豫地同意和夏洛特结婚,在结婚这件事上也让我们看到亨伯特本质上的卑鄙和龌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夏洛特去世了,这可以说是亨伯特一手造成,但是造成这一切的亨伯特并没有陷入焦虑和自责,或者只有一刻悔悟的存在。亨伯特一直都知道与洛丽塔在一起是罪恶的,但是他强烈的欲望显然远凌驾于罪责之上,洛丽塔也只是满足他恋童癖的洛丽塔。

洪伯特极力想让她陪在自己身边,但监视和控制只能加速洛丽塔的离开,亨伯特没有从洛丽塔那里得到一丝幸福和内心的平静。相反,亨伯特从见洛丽塔的第一面陷入了无尽的不安和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丽塔,是亨伯特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光”是亨伯特生存的希望,“火”是走向烈狱的根源。亨伯特为自己的欲望而陷入绝望的境地,他的爱是真诚的,但是这种爱太疯狂了,伤害了夏洛特,伤害了洛丽塔,并且伤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