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共产主义国家围追堵截。在冷战期间,美国议员还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所谓的和平演变就是通过经济战、文化渗透等措施,迫使对方改变国家制度、主义、信仰。苏联倒下后,美国把矛头指向我国,形形色色的专家学者大兴历史虚无主义,不断抹黑、诋毁烈士。英国的作家张戎就曾公开质疑“飞夺泸定桥”是红军虚构的战争,如此荒谬的言论还吸引了一部分网友的附和,对此卢毅在辩论中说台“国史馆”存有“铁证”,足以证明飞夺泸定桥是真实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戎虽然是英国国籍,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华裔。他宣称自己研究了国军所有电报,并没有发现任何一处电报指出泸定桥发生了战斗事件。同时他还说他采访了一个妇女,妇女说红军轻轻松松过了桥,并没有发生战斗。至于他所谓的证据,基本上都是自己观点,而他采访的是谁,他也说不出个一二三。这种一看就是瞎扯,但在中国还有部分网友随声附和。下图就是某网站质疑“飞夺泸定桥”,并且还象征性的指出了五条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五条疑点分别为:

1、 为何留13根铁索?

2、 红军真能渡过13根铁索吗?

3、 飞夺泸定桥有多个版本

4、 22位勇士没有一位留下名字

5、 “飞夺泸定桥”是出于宣传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针对这几条挨个反驳,先反驳质疑头子张戎。首先张戎的说法纯属胡扯,卢毅在《“飞夺泸定桥”是虚构的吗?》文章中就反驳了张戎,因为台“国史馆”存有铁证。“国史馆”收藏了“蒋xx总统文物”,当时蒋先生给刘文辉发电报,明文指出“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ps:卢毅是党史教研部教授。沿河之匪中的匪是国民政府对红军的蔑称。)“国史馆”中存放的电报总不能是虚构的吧,如此铁证就推翻了张戎的言论,泸定桥地区必定发生了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针对五条疑点,我们挨个反驳。

1:为何留13根铁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提出这个问题的作者对历史、战争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泸定桥原本是一座桥,这座桥的基础就是13根铁索。如果把这十三根铁索毁坏,那么日后如何重建大桥?把铁索断了,红军无法通过,同样川军和国军也无法通过,这种行为无异于“杀敌八百,自损八万”。很多人会说战争史上炸桥的例子很多,为什么泸定桥不能炸。这一点是基于泸定桥的特殊位置,泸定桥是川藏两地唯一通道,炸了泸定桥就无路通行,如此大的代价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并没有炸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红军真能渡过13根铁索吗?

这个问题真的是有点幼稚,红军为什么不能渡过13根铁索?只要有路,那就能通行。红军4团当时集中所有的轻重机枪、迫击炮,用密集的火力网压制住东岸的火力,策应22位英雄攀爬铁索桥。而且当时铁索上面的木板并没有全部拆除,敌军的拆除工作还在进行时,我军就已经赶到了。另外当时红军右路军已经攻破了大渡河东岸的据点,并且朝向大渡河东岸开进。大渡河东岸的敌军两面被围,很快就丧失了抵抗力,红军这才顺利过了大渡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飞夺泸定桥有多个版本

目前飞夺泸定桥的主要争议就是有多少名勇士。覃应机发表的《硝烟岁月》记载有12个勇士,但是彭佳伦发表的《飞夺泸定桥》上记载有22个勇士。根据军事家的考证,覃应机所著的《硝烟岁月》是发生于沙坝头铁索桥,并不是“飞夺泸定桥”。(出自新华网的《还原历史真相 飞夺泸定桥并非完全爬锁链过河》文章)

4:22名勇士没有一位留下名字

这一点太荒谬了,“飞夺泸定桥”的参与者有一位勇士叫刘梓华,油画、照片、雕刻头像都是根据他本人制成的,有很大的辨识度。这一点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第四个疑问,而且记者经过多年采访,最终确定了八位勇士,名字分别为: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刘梓华、赵长发、杨田铭、云贵川,其中有照片者4位:李友林、刘梓华、杨田铭、刘金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飞夺泸定桥”是出自宣传需要

这一点并没有任何依据,首先台“国史馆”中收藏的电报就已经证明了泸定桥区域发生了斗争,而且敌军是“奋战”,并不存在所谓的什么敌军放水一说。美国记者布热津斯发表的《沿着长征路线朝圣记》也记载“泸定桥战役是长征途中最重要的一仗。”中方资料、国民政府的资料、美国记者的资料,他们全都不看,只相信自己虚构的资料,这是严重的“历史虚无主义”。

2020年了,这种“历史虚无主义”还有市场,这是对烈士的侮辱。我们应该对历史存有敬畏之心,不能随意歪曲、曲解历史。而且不要忘了,之前美国的社交平台推特把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的照片“封杀”,同时封禁发表该照片的用户三天。这是严重歪曲历史,为了抬高美国在二战中的贡献,不留余力的抹黑盟军。警惕历史虚无主义,不忘烈士的贡献,这才是我们当下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