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釉人骑辟邪烛台】

西晋

烛台是西晋时期浙江地区越窑制品。骑辟邪人头戴高帽,目视前方,骑于伏卧的狮形辟邪背上。人脸上暗刻络腮胡须,人、辟邪身上均戳印圆圈纹。骑兽人所戴高帽中空,以供插蜡烛用。辟邪批牙咧嘴,怒目圆睁。通体施青釉。此烛台造型新颖,物像刻画生动。是西晋青瓷中较为少见的作品。

西晋时期中国南方制瓷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主要表现在瓷窑数量激增,瓷器造型更加丰富,质量也比以前有显著提高。此时青瓷造型常见有盘口壶、扁壶、鸡头壶、尊、罐、盆、洗、盒、灯、砚、水盂、薰炉、唾壶、虎子、烛台、谷仓、猪栏、狗圈等,基本都属于陪葬用冥器。西晋青瓷的式样在六朝各个时期中最为丰富。

西晋青瓷中的兽形插器,一般认为是插蜡烛用的烛台,见有羊形、狮形辟邪、人骑狮形辟邪等。迄今为止,见诸报道的人骑辟邪烛台,除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以外,还有三件。一是日本东京出光美术馆收藏的一件。二是2003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市区王羲之故居公园内西晋墓出土一件,伴出一件铜质人骑辟邪烛台。三是1990年安徽省舒城县出土一件。特别是山东临沂西晋墓出土的这一件,伴出的漆器上有清晰的朱书文字,文字中记载有明确的西晋年号,有“太康七年”、“太康八年”和“十年”等,为这种器物的断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带翼。《急就篇》曰:“射魃、辟邪除群凶。唐代颜师古注曰:“射魃、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可见辟邪之意是驱走邪秽,被除不祥。烛台做成辟邪形,倾注的就是古人此种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釉唾壶】

东晋

唾壶盘口,束颈,扁圆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釉面滋润,开有片纹。因在窑内烧成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积釉处釉层较厚,积聚欲滴。唾壶亦称唾器,属于洁具,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曾出土有署“女阴侯唾器六年女阴库诉工延造”铭的漆唾器。

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东晋时期以青釉唾壶较为多见,黑釉唾壶较少见。东晋时期烧造黑釉瓷的瓷窑以浙江德清窑最为著名,经科学化验其黑釉中三氧化二铁(Fe2O3)含量达8%左右,故烧成后,釉面产生色黑如漆的效果。从这件唾壶的胎釉特征看,亦应属于德清窑制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釉褐斑羊头壶】

东晋

壶盘口,细颈,溜肩,鼓腹,平底略内凹。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与之相对的一侧置连于口、肩的曲柄。肩部另外两侧对称置半环形横系。肩部暗划弦纹两道。通体施青釉,釉面匀净。壶口、羊头及双系上均涂点褐色斑点。

东晋青瓷执壶以鸡首壶最为多见,羊首壶较为少见,如此造型规整、釉层匀净、釉色美丽的羊头壶,更是罕见。以涂点褐色斑点装饰的青瓷,始见于西晋晚期,流行于东晋时期,成为东晋青瓷的显著特征之一。这种装饰打破了长期以来原始瓷和青瓷上只施青釉的单调局面,使釉面增加色彩变化,给人带来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在雕塑的动物上恰到好处地使用褐斑装饰,可使物像更具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