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系列访谈是省社科联成立60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访者们来自全省社科联系统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不同层面。他们中有省社科联成立初期担任党组书记的老领导,有获得首届突出贡献奖的老专家,有在各学科领域作出卓越贡献、长期关注支持省社科联工作的专家学者,有最年轻的社科奖一等奖获得者……还有市、县、高校社科联和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他们为省社科联的发展默默付出与奉献。在这一值得纪念的日子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声音。

徐艳玲教授一直是我省社科普及工作的“先锋力量”,也是齐鲁大讲坛颇受欢迎的主讲人,善于用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普及社科理论知识。谈及已经60岁的省社科联,她表示会用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初心”,继续和省社科联一同收获社科普及工作带来的充实与快乐。

山东省社科联成立60周年系列访谈之九

徐艳玲:社科普及事业永远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作为一名知名学者,您一直不遗余力、不计回报地投身社科普及事业,这其中的源动力是什么?

我想应该是“初心”。早在1992—1997年在山东大学硕、博连读期间,我便确立了自己的初心:“读读书,讲讲书,写写书”。此后多少年来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使我真正找到了一种情怀和担当,这就是要把自己的学术生命和民族命运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是追踪时代的脚步,做时代的人。在我看来,越是时代的,就越是历史的;越是时代的,就越是未来的。

对于今天的我来说,投身教学和社科普及事业,不仅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情怀。曾经有人问过我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学生”。我眼中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既要“顶天”,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使学术成果锦上添花;更要“立地”,让花香流淌民间,遍及大众,留香后人。我愿意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普及作为自己的事业。没有从事过这种事业,你不知道它的艰辛;没有体会过这种艰辛,你不知道它的快乐;没有享受过这种快乐,你不知道它的坎坷。马克思曾经说过,要“目标始终如一”。因而,不仅要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更要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和境界融入大学生以及社会大众的精神血脉之中,我想这也是一名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初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您在参与省社科联工作和活动的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感触最深的,一是人民大众对社科普及有很高的需求,二是新时代对社科普及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事实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人民大众对社科普及有很高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曾经说过一句震撼人心的话:“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新时代,人民大众对“理论”和“思想”的产出以及普及都有很高的需求。社科普及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走进时代的深处,遵循时代发展的逻辑,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因而,要站在新时代之巅,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以最大程度地凝心聚力,激发正能量。

另一方面,新时代对社科普及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在普及过程中的体会是“三个要”,即“站位要高”“情怀要深”和“话语要新”。所谓“站位要高”,主要是指政治站位要高、立意要高,体现鲜明的价值导向;所谓“情怀要深”,主要是指在普及中既要凸显“以理服人”的逻辑力量,也要凸显“以情育人”的情感力量;所谓“话语要新”,主要是指要有与时俱进的话语内容和贴近受众的话语表达方式,以深度激发“理论”和“思想”的魅力。

从本质上说,社科普及事业是育人育心、浇花浇根的事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或许就像歌词中所唱的“一句话一辈子”。齐鲁大讲坛开学第一讲结束后,我收到了一位听众发来的“感言”这样说:“以前觉得‘高大上’是说教,现在觉得那都是感召;以前觉得‘高大上’是空话,现在才知道那是承诺。”我想,这种效应其实就融在里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您对创新社科普及形式和方法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创新社科普及形式和方法,不仅要迎时代之需、应时代之变,更要创时代之需、引时代之变。当下的“互联网+”大背景为社科普及工作带来了创新性机遇,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广泛性等特点,实现“云普及”。

例如,通过充分发挥网络、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型媒体的作用,构建新型社科普及线上平台,研发线上“微咨询”“微展览”等功能,拓宽受众面;通过筛选素材并再创作,形成生动化、精品化的“微视频”和理论图文专栏,打造社科普及的线上链条,以提升理论深耕的吸引力和理论普及的效度。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视平台、移动直播等媒体融合的创新手段,以及各种现场互动和体验环节,促使人们乐于参与其中,增强受众者的兴趣度。另外,利用互联网模式也可以分成多级虚拟社区,通过“接地气”的方式方法,使“理论”和“思想”从象牙之塔飞入寻常百姓家。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坚持社科普及的规范性、理论宣传的人民性、理论解读的科学性,其最终目标指向是实现社科普及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从这一意义上说,社科普及事业永远在路上。

作者简介

徐艳玲,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获全国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山东省首届“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学术带头人”、山东省首届“名师工作室”、山东大学“十大优秀教师”“杰出中青年学者”等称号。

(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