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而已》完结了。

从最初让人惊艳的豆瓣8.2分,到最终评分跳水的7.0,里面是观众掩饰不住的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播以来,霸占微博热搜长达半个多月,《三十而已》火,是真的火。

但,它并没有如期望中那样,透析30+女性的事业家庭生活爱情。

一开始出圈因为顾佳的爱马仕,

紧接着大家都在讨论王漫妮的海王,

然后林有有上线了,全网沉浸在手撕小三的快乐中。

甚至大结局后,热心观众意难平的重新写了好几版本结局,脑补惩罚小三和渣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们对结局不满,不满的是顾佳没能痛痛快快手撕小三,反而给入狱的老公收拾烂摊子。

不满的是钟晓芹离婚又吃回头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真,在看结局之前,我不能理解网友为什么情绪如此强烈。

看完之后,我懂了。

不怪网友情绪化,是故事本身没讲好。

究竟哪没做好?

我们一点一点说。

1,先说顾佳这条线。

这是大结局时,让观众最意难平的一个人物。

不少网友说,顾佳人设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体面手撕小三的那个完美全职妈妈不在了,变成一个圣母心泛滥的窝囊女人。

那么顾佳窝囊吗?

平心而论,我觉得不。

她到最后,依旧没有违背最初父亲给她起名字的初心:

佳,把一切做到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普遍认为顾佳的“人设”,是从她着手替许幻山处理小三时逐步崩塌的。

发现丈夫出轨后,独立女性顾佳没有在第一时间选择强硬离婚,而是先帮着无能的丈夫解决了小三林有有。

然后才回来解决夫妻之间的问题。

结果没来得及离婚,烟花厂炸了,许幻山被抓了,她又帮着丈夫收拾烂摊子。

这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适。

不适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顾佳为什么不当机立断离婚”。 “都到这个时候了,顾佳为什么还要替许放炮收拾小三?” “顾佳竟然就这么轻易买机票把林有有送走了?这也太不解气了吧” “凭什么许放炮进去了,顾佳还要给他收拾烂摊子?”

观众期望看到的,是原配通过各种手段惩罚小三和许放炮,让他们痛不欲生。

期望值没达到,自然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们先刨除小三的恶性,聚焦顾佳的婚姻生活,就会发现,电视剧从第一集开始铺垫,铺垫顾佳是个非常理智,非常能干的女人。

到最后一集,她依旧理智,依旧能干,她只是没有期望中那么狠罢了。

家里大事小事她料理得头头是道,公司里许幻山看似大boss,实际真正谈业务拉客户化解危机的,还是顾佳。

这说明什么?

说明顾佳是许幻山的靠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他工作中遇到事情了,拉不到客户了,老婆会帮着解决。

现在,他出轨了,自己跟小三分不了手了,惯性的,还是会觉得老婆能帮着解决。

窝囊是真窝囊,但符合人家进行了十年的夫妻相处之道。

顾佳同意帮他解决,这不是人设塌了。

这做法更凸显十年来这个女人对这个男人方方面面的帮衬,更凸显许幻山的无能懦弱,更表现出这两个人之间根深蒂固的相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只觉得顾佳事事解决很厉害,遇到丈夫出轨还要帮打小三的事,才觉得原来事事帮丈夫解决,这么讽刺。

以至于最后许幻山进了监狱,收拾烂摊子的,还是顾佳。

这根本不是圣母心泛滥,而是从他们一开始在一起,就形成的感情方式。

但观众无暇顾及这两口子之间的感情模式。

观众已经被林有有和许放炮这俩无耻之徒气走了理智,转而对顾佳怒其不争。

观众气的只想看顾佳狂扇小三巴掌(只打了一个),抓破她的脸,搞得她身败名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顾佳不可以,她要真这么做了,才是人设崩塌。

顾佳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理智体面人,泼妇行为当然不符合她的作风。

而且,林有有是因为许幻山才来上海的,她在上海没朋友,也不怕丢工作。

说白了,她根本不怕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己留下什么名声。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是林有有的处境。

所以,顾佳怎么让林有有身败名裂?

林有有也没啥名啊。

因此,文明体面人顾佳,施舍机票送林有有走,是最正确的做法。

这做法看似窝囊,实则狠狠扎了小三的心。她满怀期待奔着许幻山来,最后空手而归,不止感情是从别人那里偷的,连回家的机票也是别人老婆施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林有有而言,这就是莫大的失败了。

可惜,观众无法get这么处理的爽感。

这不怪观众,怪编剧。

编剧一味让林有有坏,却让她坏的不像个真人。

2,单薄的小三角色,是不爽的来源

林有有同学在北京游乐园第一次出现时,观众嗅到了绿茶的高级段位。

的确,林有有其人,搞暧昧厉害的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穿着并不舒服的高跟鞋陪着许幻山在乐园狂走一天,又假装不经意说出许幻山脸上的伤一看就是打架打的。

这一系列举动,不仅显示自己的坚强,还显示自己的高情商。

然后和他分享冰淇淋,又给他唱歌,不仅展示了才艺,还表现出自己的崇拜。

不止表现了崇拜,还表现出对老男人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在家里受优秀老婆碾压的老男人,顿时内心如老鹿乱撞。

但问题来了,我们挺能理解许幻山为啥对其貌不扬的林有有动心。

却无法理解林有有为啥对许幻山死心塌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理解为啥短短两次见面,一个年纪轻轻大好青春的姑娘,会对一个家庭美满的老男人动心后,没有一点道德挣扎的,就下定决心去拆散别人的家庭。

千万别说因为许幻山有钱。

林有有身份证上是北京市朝阳区,她自己说去游乐园工作,就因为喜欢看个烟花。

真穷的人,找工作绝对不会被兴趣完全支配。

所以,林有有原生家庭肯定穷不到哪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况且,就算真穷,许幻山这种中产阶级,也根本不是跨越阶级的攻坚对象。

说林有有为了钱,站不住脚。

那不是为了钱,为了爱吗?

电视剧只简单通过林有有的嘴,说过几次对许幻山的爱。

但当事人的话,能全信吗?

不能啊。况且是什么样狂热的爱,能激发人作出许多伤害他人的举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一切推锅给爱,就很迷幻了。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致使林有有毫无道德感的去破坏别人原本美满的家庭。

是什么样的遭遇,让她没皮没脸跑去上海赌一把,跑去许幻山家楼下做前台,去幼儿园找许幻山儿子。

我们只看到林有有的执念是得到许幻山,但动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不到林有有做这些事情的深层动机。只能看到这个人直白的坏。

这种缺少动机的坏,让林有有不像一个真人。

这种坏是不用动脑子的,是廉价的,是最容易煽动观众情绪的。

与其说林有有坏,不如说,这是编剧团队的偷懒和心机。

作为戏份仅次于三位女主的女性角色,编剧竟然没有交代林有有的过去,仅仅让她像一个制造话题煽动情绪的工具人一样,在剧里没理由又讨人厌的横冲直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都知道,但凡是个真人,好人也好,坏人也罢,总有多面性。

影视作品中,成功的坏人形象,一定是不仅让人咬牙切齿,也能够唤起观众同情的(参考一下前段时间《隐秘的角落》里的张东升)。

而林有有不是。

编剧们不知道林有有这个角色站不住脚吗?

未必。

他们恐怕只是更知道,这样无脑坏的人,能挑动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致的坏人让电视剧出圈的例子,此前不是没有,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凌玲,比如《都挺好》里的苏大强。

这些角色的坏,给电视剧增加了不少话题度。

林有有存在的意义,对于《三十而已》也是如此。

她不立体不饱满,却坏的让人咬牙切齿。

骂得人多了,电视剧讨论度上去了,观众情绪就调动起来了。

片方在炒话题上走的这一步,不可谓不成功。

一个魔幻的事实是,我最初知道结局不是通过看剧,而是办公室里没有看过这剧的同事剧透给我的。

她每天刷微博看剧透,对剧情走向比我知道的清楚多了。

能让没有完整看剧的人知道剧情走向,《三十而已》在传播度上真成功。

但弊端是,电视剧价值却下降了。

所以,自从这个人物上线后,《三十而已》从现实主义电视剧,一个变脸,成了八点档脑残狗血电视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气是真的气了,也憋着一口气等着大解决解气。

谁成想,已经接受了八点档狗血爽剧的设定,到最后你告诉我这在讲现实主义?

观众肯定不爽啊,肯定觉得被骗了啊。

肯定对顾佳怒其不争啊。

但,锅不是顾佳的,也不是林有有的,是制作方的。

是制作方,一面打着现实主义的幌子,一面用爽剧桥段不假思索的偷懒,造成结局的四不像。

所以,评分跳水理所当然。

但评分跳水的锅,也不能简简单单推给一个单薄的小三角色。

仔细看,会发现《三十而已》在叙事上,还有很多问题。

3,来看钟晓芹这条线。

钟晓芹和陈屿离婚前,陈屿真的就该叫外号“陈养鱼”。

他对老婆漠不关心,对老岳母的三五不时的造访很是不满,对意外到来的孩子很不想要。

总而言之,不是个负责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重看前几集,带着放大镜,也很难看到陈屿对老婆有多上心。

这一段,太极端了。

它不像是一种全知视角里的场景,更像是钟晓芹的个人感受。

可电视剧很明显不是按照钟晓芹的视角在讲故事,因为观众不仅能看到钟晓芹的不如意,还能看到陈屿工作中的不顺心。

我们在用全知视角看这段关系,镜头却不公正,前期更偏向于对观众传达“陈屿不爱钟晓芹”的信息。

就拿钟晓芹孩子没了这个片段来说,画面一直在表现钟晓芹的痛不欲生,而陈屿的反应直接被忽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后来知道陈屿是个温情脉脉的人,都是离婚之后,通过她弟弟的嘴知道的。

作为女主,婚后忽然发现,自己从前忽略了前夫的好,这很正常。

但作为观众,跟着女主一起发觉,就会给人一种强行转变的不适感。

这也是为什么钟晓芹复婚,引起不少网友反感的一个原因。

因为观众前期没有看到这段婚姻中的爱,所以会想不通为啥陈养鱼离婚后,追妻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下性情大变,人也不闷了,也会搞浪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人设的反差,会让人觉得不真实。

如果当初在表现这段婚姻关系中,多一些陈屿感受的镜头,那反差感就不会这么大。

当然,这种问题,也不是孤例。

事实上,在处理顾佳和许幻山根深蒂固的婚姻矛盾中,电视剧叙事也出了这个问题。

4.许幻山婚姻生活中的郁郁不得志

女强男弱,这是我们看到许幻山婚姻生活会条件反射出的一个词。

放到现实生活中,如果双方平等自愿享受这种关系,那算天作之合。

但他们不是。

许幻山一面男性自尊心爆棚,一面却被妻子全方位碾压,他既有压力也有怨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喜欢穿什么袜子都要妻子决定,但为了和睦,他什么也没说。

他不想过不吃晚饭的生活,但妻子说他得了脂肪肝,要预防,为了和睦,他听话不吃晚饭。

他不是特别想过踮起脚才能够着的品质生活,但老婆说这是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他被说服了。

他不想在公司里,自己只是表面上的许总,真正的大boss是老婆,但他的设计能力很够,变现能力确实不足。

这些事情,本来都可以通过沟通,得到折中的解决方式,但他选择沉默。

美其名曰,为了家庭合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矛盾并不会因为沉默而消失,憋屈感却会随着沉默越放越大。

憋屈需要出口,才华要被崇拜,这是许幻山出轨的心理轨迹。

他在婚姻里生闷气,而事无巨细的顾佳,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强权”给丈夫造成了压力,只沉浸在婚姻美好丈夫体贴的虚假繁荣里,根本不知道婚姻已经出了问题。

顾佳是彻头彻尾的理智大人,能雷厉风行解决所有事。

许幻山还是理想主义的半大孩子,得到崇拜和认可,比获得真金白银更让他有成就。

电视剧前半段,小三正式登场前,许幻山留给大众的印象是:

一个不成熟且靠老婆的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一个成功的烟火公司老板,就算事业家庭顺风顺水,但每天运营一个大公司,压力能小吗?

电视剧到尾声时,许幻山被抓,司机送顾佳回家,在路上跟顾佳说,许幻山从前因为压力大,经常在楼下玩游戏机调节情绪,直到开心了才回家面对老婆孩子。

这说明他工作也是真辛苦。

但电视剧一开始,对男人的着墨实在是太少了。

以至于在观众印象里,出轨前的许幻山,尚算听话懂事靠老婆,出轨后那就一无是处窝囊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洗白许幻山,我是觉得,《三十而已》既然在讨论30+女性的婚姻生活,那首先要客观一点。

而不是一直强调女人,一直在表现女人,一直把男人预设成女人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在搞两性对立

说出这个观点,并不是揣测臆想。

《三十而已》播出后,不少女性观众说,恐婚心理比以前更强烈了。

不是观众作,而是电视剧前期真表达着各种两性关系里的绝望。

你看,钟晓芹和陈屿的婚姻是一潭死水,男人没多少钱就算了,连孩子都不想要。

再看王漫妮,好不容易遇到个男人,结果对方是个打着不婚主义幌子四处留情的海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看顾佳,学历能力样子票子,什么都不缺,老公出轨的理由是:你太优秀了。

这让网友不失望才怪。

如果说这只是电视剧为了叙事,暴露各种矛盾,随着故事发展会一一解决。

那么我们来看尚算真善美的大结局:

没主见的钟晓芹意外写书成名了。

想在上海扎根的王漫妮鼓起勇气去英国读书了。

独立自强的顾佳处理完一切烂摊子带着孩子去茶山创业了。

乍一看是三十岁的女人们,有了比20岁更多的选择和选择的底气,30岁依旧有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剧之所以要安排这么个结局,也是想让大家通过《三十而已》感到来自世界来自30+女性的真善美和无限可能。

只可惜,这结局太假了,故事没讲好,最后观众只感受到了假大空的伪善,就像吃了一颗巧克力包裹的屎。

而且仔细想想,这像送给三十岁左右女性的一锅毒鸡汤。

看似很爽,其实绝望。

看似女人独立自强,却都是通过男人的无能对比出来的。

顾佳的强,是许幻山的弱对比出来的。

看起来迷迷糊糊的钟晓芹写书养家了,给了她那文字功底很强的编导老公狠狠一个巴掌。

王漫妮要出国了,整个人变得自信开朗,餐厅再遇梁正贤,对方成了回头浪子。

《三十而已》的世界中,怎么女人一直在进步,男人止步不前甚至还在退步?

这种价值观,真的对当今社会整体提倡的平权有利吗?

我看未必。

有个观点,我之前不止一次说过,今天想借着《三十而已》再说一次。

提倡女权,不是搞两性对立。

女权的本质,是追求平权。

是给每个年龄段的女性和男性同等的机会。

她的本质不是打压男性。

不是将男性嘲讽或者放在对立面。

《三十而已》讲30+的女性,对熟龄女性关怀的立意当然值得肯定。

但剧中有意无意透露出的,基于性别的相互打压,那是本末倒置。

希望再有讲女性的作品时,不再是空洞的用大数据搜集出一堆典型的生存状况,用鸡汤和争议包装。

希望关于30+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不再只是网民情绪狂欢。

希望未来影视剧作品再谈女权,别只拿噱头隔靴搔痒。

不然,只能像《三十而已》,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