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风前脚刚走,高温立马卷土重来。

相信大多数人和新妹一样,热得只想待在空调房里。但不少人仍然干劲十足,甚至还能顶着烈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他们图的是……

三伏收稻,只为一口酒香

三伏天,是一个新轮回的起点。

绍兴人开始收稻了!为今年的绍兴黄酒准备酒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收割稻谷。吴兴刚 摄

三伏天制酒药、九月制麦曲、立冬开酿……绍兴黄酒有一套完整的酿造工艺,当下正处“三伏天”,绍兴多地已开始收割制酒所需的稻谷

一大早,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多位农民在稻田里忙着收割稻谷,为制作黄酒所需的酒药做原材料准备。这些稻谷收割后,酿酒师傅会把稻米磨成粉、稻穗磨碎,与其它配料按比例混合,最终制作形成酒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处理收割下的稻谷。吴兴刚 摄

没想到一坛坛醇香黄酒的“前世”,曾是稻田里绿油油的稻谷。今年的绍兴黄酒,有盼头了!

黑夜给了我白天尝鲜的力量

有人在烈日下为冬日的暖胃酒做准备,有人则在黑夜为着饭桌上的一口鲜嫩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塔底自然村高山蔬菜品质较好 衢江传媒集团提供

晚上12点到第二天早8点,是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黄泥岭村石塔底自然村村民缪荣仙一天中最为忙碌的时段。

每天这个点,她都会头戴电筒、手拿篮筐、下地干活。就为赶在清晨6点前,将高山蔬菜装车,运至衢州新农都进行销售。

高山蔬菜种植一般在7-10月,缪荣仙的一亩地在这4个月内可以带来约2万元的净收入。虽说辛苦,但她却觉得很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塔底自然村村民种植高山蔬菜 衢江传媒集团提供

石塔底自然村的高山蔬菜种植已发展了六七年,全村78户村民中已有50户从事,其中10多户为低收入农户。由于村民们种植的四季豆、辣椒、茄子、南瓜等高山蔬菜的品质好,拉货货车刚一进入衢州新农都市场就往往会一售而空,且售价比市场上普通蔬菜高出30%。

乘风破浪,他们以船为家

结束漫长的蛰伏期,有人又回到了熟悉的天地。东海开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经历了三个月的休渔期后,8月1日12时起,浙江10009艘桁杆拖虾、笼壶、刺网和围(敷)网作业渔船及786艘配套渔运船休渔结束,扬帆出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岱山渔民搬运物资。徐诗喆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民们忙着做足开捕准备。吴立高 摄

大部分渔船都是以捕捞梭子蟹为主。渔民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小时一个价,螃蟹运下船,立刻返航!回港就为了跟海鲜抢时间,也为了卖个好价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岱山渔民搬运物资。徐诗喆 摄

价格卖得好,背后的辛苦却让人心酸。

比如捕捞深水流网蟹要到深海下网,往往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渔民兄弟们需要抓紧时间休息,一到了捕捞区域,他们会不分白天黑夜工作,多的时候一晚上能睡3、4个小时,忙起来一整夜都不能合眼。

以船为家,渔民吃着简单的饭菜,睡着一张凉席,风水日晒,海里翻涌……这份来之不易的海鲜,鲜美极了!

夏天最惬意的事情,背后并不惬意

每年夏天,购买“西湖牌”荷叶莲蓬是老杭州人的习惯。上周,西湖荷叶莲蓬开售,引发一波抢购潮。

荷叶莲蓬都是鲜货,需要专人采摘。凌晨5点,西湖景区水域管理处的荷花养护人员出发前往断桥和北山街荷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文一君

8点,两艘手划船从湖心驶向岸边。远远望去,船上荷叶有序摆放着。这时,市民陆续开始排队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文一君

养护西湖荷花的也是同一群人,为了管好这块杭州人最看重的荷花,他们全年无休,整天围绕着这方湖转,“天热热死,天冷冷死”。但每当看到游客拿着手机拍荷花,听到大家夸赞荷花美,他们觉得值了。

剥着莲子、捧着荷叶,行走在荷花盛开的西湖边,是不少杭州人和外来游客最惬意的事情。这份惬意背后,是养荷人的热爱和坚守。

奔跑的外卖小哥、搬砖的建筑工人、暴晒的交警、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人并没有因高温而停下脚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三伏天,请大家多一份尊重,少一份浮躁,珍惜美食美景美好生活吧~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韩晨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