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项政策,就是把原来荒废的田地和荒山重新开垦为水田,这里还包括原先是田地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种上其他果树林木的田地,砍掉林木重新复耕。有别于执行几十年的退耕还林政策,这次有一个不太正式的名称——退林还耕。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退耕还林到退林还耕,就像一个轮回,反过来进行一次,致使很多人不解,这荒山野岭的开垦水田,有什么作用,后期谁来维护,谁来耕种?是不是又是一个骗补的工程。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土地政策以及这几十年的农业变化说起。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退林还耕,新开垦的水田)

在解放初期,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动荡了几十年,加上战争以及天灾人祸,人口数量是严重不足的。特别是农村地区,有部分村庄可以说是十室九空,如果不受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剩余的土地是足够当地人耕种的。另外一个在于我们的饮食结构,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你不太可能种植像水稻这样需要苛刻条件,并且生长周期长和加工复杂的主食,还有当初水稻的产量也并没有现在的高,反正各种原因吧,水稻种植面积和普及性是不高的。而另外一种农作物——番薯,自从进入中国之后就得到前所未有普及,短短几十年一跃成为主食,特别是南方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番薯都是主食。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有人说清朝的康乾盛世,人口飞速增加,其部分功劳就是因为番薯这种农作物的普及,解决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这种饮食结构一直到解放之后从未改变,人们除了直接煮食番薯之外,还发展出了长期保存的方法,把新鲜番薯刨丝晒干,制成番薯丝保存,如果保存条件好,不潮湿虫蛀的话,保存到来年新番薯收获绝对没问题。另外还衍生出了其他番薯食品,比如把番薯打磨取淀粉,制成番薯粉丝等等。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说一个题外话,以前的地主本人才吃米饭,下人甚至家人也还是吃番薯丝,这个从侧面反映了大米的稀少和珍贵,番薯丝就是普通百姓的标配。像我们所在地区,直到80年代还有很多人的主食是番薯丝,而真正让水稻也就是大米取代番薯丝,占据绝对的主食地位的也是从80年开始。为什么要讲这个主食问题,因为主食的变迁正是中国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变迁。

新中国的成立,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结束了中国社会的动荡,换回来的是难得平稳安定时期,这个其实是最大的功劳。无论农村和城市的百姓,进入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在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里,一旦进入安定的环境,农业生产肯定会立马恢复,毕竟吃饭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加上那时候人定胜天,于天斗其乐无穷的意志之下,更是激发了大家的生产热情,毫不夸张的说,全国上下开荒种地,热火朝天的现象比大妈排队领免费鸡蛋的场面还大。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查看历年全国耕地数据,实在难以确认真正的耕地面积,但有数据总比没数据好,再结合实际情况,可以看出,1949年为146822万亩,到1957年达到峰值为167745万亩,到1995年逐渐减少为142,461万亩。而在1996年因为采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计算机制图计算,耕地面积一下增加到195059万亩,这个数据应该是比较可靠的。

再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去验证数据是否反映出耕地的面积变化,无疑从49年到57年,正是农业学大寨,全国齐心协力搞生产的时代,其他不说,就拿我们周边的耕地来说,大部分耕地都是这时期开垦的,同时随着人口增长需要更多的耕地,以及在六七十年代大兴水利,水库以及灌溉设施的建立,使原先不适宜种水稻的旱地和荒山成为了水田,像什么填湖造田,悬崖凿渠之类的,都是这时期完成。另外一个时期就是包产到户之后的开荒热情,几乎把所有能开的荒地荒山变为田地,同时也改造完成了大部分有条件种水稻的旱田,这样的结果带来了一个主食改变的历史变革,老百姓的主食从番薯丝过渡到了一大米为主食的时代。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们习以为常大米饭,真正成为我们每日主食的年代只不过短短三四十年。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从实际情况上看,全国耕地面积从49年一直到改革开放绝对是一直增加的,毕竟经历过两次全国上下的开垦风潮。在耕地面积上,改革开放是一个转折点,从78年确立大方向以来,随着工业化,商业化的推进以来,特别是以发展城市的范围内,大片未利用荒地,滩涂被一栋栋高楼所取代,随着基础设施,厂房,住宅的需求不断扩大,原先的耕地也未能幸免,在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消失的只能是耕地。以深圳为例,原来的一个小渔村到如今一千多万的人口,城市化几乎100%,这种面貌的改变是多少沧海变桑田,更准确的说是多少桑田变高楼,由此可见一斑。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土地组成结构上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城镇为中心,延伸至周边郊区,乃至所有乡镇。大部分的城市周边的耕地正是这样消失的,在经济利益和土地财政驱动下,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耕地。为此国家在个别耕地上,设立了红线,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保护,并且提出了全国以18亿亩耕地为警戒的保护红线。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城市化占用耕地是耕地减少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退耕还林(草)政策。退耕还林政策从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到2003年正式在全国实施,到2020年预计退耕还林8000多万亩。这些耕地之所以要恢复本来的面目,重新种上林木和草皮的背后,是我国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特别是西北地区其本身缺乏植被和水源,加之乱砍乱伐,盲目开垦,水土流失预计触目惊心,有些地方已经到了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种植了。让原本脆弱的生态通过退耕还林的形式回归自然,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为子孙后代留着可逆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也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在此政策影响下,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耕地逐步被返归自然,但其中也不乏原本就贫瘠不适合耕种的田地也被抛弃。在其政策性补贴推动是一方面,另一方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没人了。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人类是地球环境改变的主要推动者,开荒种地是人类,弃地抛荒也是人类。在近40年时间里,农村人口或者说农村劳动力正前所未有的减少,大量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人口改变了生活方式。没人去种地了,在偏远农村,大面积的耕地抛荒已经是普遍现象,从一个粮食生产者变为粮食消费者,通过工作方式的转变,用工作赚到的钱购买粮食,而不是生产粮食。即便没有退耕还林政策,自然抛荒也不可避免,如果说退耕还林的对象是不适合各种以及影响生态的耕地,而这种因为人口流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则是抛荒了大部分良田。在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并且粮食便宜的时代,种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如打工一个月收入,离开土地在所难免。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直到去年疫情爆发,居家无处可去的时候,大家首先囤积的还是粮食,粮食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被再一次的摆在面前。同时也传来了多个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全世界因受疫情影响,经济停滞的情况下,对粮食的需求会日渐严重,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已经发出警告,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有可能发生。在疫情期间,当我们开玩笑的时候,说实在不行就回农村种地,至少饿不死,可回过头就会发现,老家的田地已经大部分荒废了,即便想种也不行了。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突然之间发现我们原来占用的耕地和抛荒的耕地有朝一日或许还需要它们。粮食安全依靠的是有足够的可耕种土地,并且它是一个周期性的东西,并非马上产出,未雨绸缪亡羊补牢或许为时不晚。然而,有些耕地已经永久性改变了用途,无法恢复了。为了填补空缺,“退林还耕”被当作政策性措施展开了。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所谓退林还耕,准确的来说是在去年就开始了,当时了解的情况是,国家出钱免费把农村荒山和抛荒土地以及城郊闲置和改变耕地用途的土地进行改造,然后免费还给原先的土地拥有者或者承包户,让其耕种。我还纳闷,这事能干吗,有意义吗?想不到今年回家已经部分开垦完毕,种上的水稻。先不说效果如何,后续如何,反正没人看好这种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没人了,谁来种啊!但从其思路来看,国家正在重视粮食问题,正在优化退林还耕政策,尽量增大耕地面积,以求未雨绸缪早做打算。